陳許生 李玨
摘 要:為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完善選修課對學生的培育功能,優化學校對選修課的管理,文章結合湖南省長沙市第六中學近兩年選修課的開設、實施情況,對選修課程的設置、選修課程的教材開發、選修課程的教師授課安排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并探討了如何對選修課程進行有效管理。
關鍵詞:選修課程;新課標;教育管理
一、選修課程的含義
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指出:選修課程是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統籌規劃開設,學生可以按照一定規則自由地選擇學習的課程種類,可以學而不考或學而備考,為學生就業和高校自主招生錄取提供參考。選修課程是為了適應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勞動就業的需要而開設的,可供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選擇的課程。
二、選修課程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
“我們現在已經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了,與過去高中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不一樣,學生有多樣化的需求,也有不同的基礎。因此,這次修訂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既要強化共同基礎,同時也要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選擇需求、多樣化發展需求。”2018年1月16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有關情況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湛這樣介紹說。
回顧湖南省長沙市第六中學(以下簡稱“我校”)兩年來選修課程的開設,2017年上學期開設22門選修課,2018年上學期準備開設32門選修課。從課程內容來看,主要分布在語言能力、音樂素養、運動技能、交際能力等方面。學校在保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增強課程的選擇性,這更體現了我們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高中課程的設計沒有完全跟著考試走,而是跟著育人走,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關注了學生個性發展。
我校根據學生的自身需求而設置的選修課程,既能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又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如“中國古典文學欣賞”“責任在我心中”“生活中的地理”“楷書書法(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書寫技法”“傳媒專業生定向培養”“鋼琴音樂演奏”“我是歌手”“我是指揮家”聲樂的歌唱技巧及音樂素養講座、播音主持興趣班、兌澤輝煌等。同時,選修課程的設置注重豐富和拓展學生的技能,如產品設計與制作、攝影、校園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籃球、女子舞蹈、男子舞蹈等。
我校選修課程的開設對必修課進行了有效的補充,不但對必修課的內容進行了拓展和深化,而且可以發展學生的技能、特長。它擴展了學校課程的種類與范圍,使學校課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強化了學校課程與知識世界的動態聯系。選修課賦予了每個學生選擇性發展的權利,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提供了參考,引導和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也為其以后的發展提供了助力,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
當然,我們的課程還不夠豐富,我們還需要按照新課程標準開設更多更好的選修課程,如關注學生提高文化修養、課題探究與應用、拓展學生視野和思維空間、興趣和特長、發展潛能等具有價值的選修課程元素,更有待我們去開發和運用。
三、學校選修課程的設置與安排管理
1.選修課程的設置
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適當增強了課程的選擇性。課程類別調整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在保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課程設置的宗旨是滿足學生多樣化選擇要求和發展要求,不只是為升學做準備,還要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做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選修課力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挖掘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我們在開設選修課、選擇課程內容時,應注重知識與興趣的平衡、知識獲得的難易平衡、面對新高考的能力培養與同樣重要的個性發展之間的平衡。
2.選修課程的教材
教材是課程內容的重要載體,是課程實施的基本依據,一本高質量的教材是上好課的重要因素和有效保障。關于選修課程,我們可以從新課程中自主選擇,也可以學校自己自編教材。選修課的教材要難易適度,既要包含廣博的知識,體現時代發展的最新前沿,又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當地特色,還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對選修課程的教研既要做到高標準、高要求,又能結合實際情況給教師們留以充分的開發空間,可以把某一個主題做深做精,循序漸進,在前一年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更新、完善,從而形成一本名副其實的選修教材。
3.選修課程的教師授課安排
我校鼓勵各教研組的成員參與選修課的教授,因課程內容與日常教學內容不一樣,從而使備課量、備課難度和上課疲勞度增加,那么組內教師相互配合,既可以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又可以讓學生會領略到不同教師的上課風采,消除審美疲勞。比如,每組可選擇3~4位教師共同承擔12~16次課,圍繞一個核心主題,每一位教師準備其中的一個板塊,做到教案、PPT的制作要求統一,內容豐富,核心主題體現明確。經過3~4年,該主題的所有授課資源逐步得以完善,現成的資源經過多年的積淀,內容豐富、可操作性強,大大減少了接班者的工作量。接班者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對該主題進行深挖,或者開拓更新、更廣的領域。
我校鼓勵年輕教師參與選修課的教授。年輕教師精力充沛、視野開闊、創新意識強、求新求變,深受學生的喜愛。有經驗的老教師可為年輕教師提供指導意見,幫助年輕教師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比如,教研組長根據本組學科特點、新課程標準、新高考要求,對課程開設提出想法,請1~2位年輕教師進行授課,授課內容由教研組長審核,授課方式由年輕教師自己設想,做到可操作性強、學生接受度高。
我校鼓勵信息技術能力強的教研組,組織全組教師進行微課視頻的錄制,在選修課中加入視頻、音頻等信息技術元素,讓學生更直觀、更靈活、更廣泛地接受各類知識與信息。微課視頻的內容既可以關聯高考,有高考知識點的滲透,也可以關聯生活,有日常趣味知識的發掘,學生學習就收獲滿滿而樂在其中。
4.規范并加強對選修課程的管理
學校應有專門人員對選修課進行管理,建立好選修課程指導手冊,專人負責檢查、督導和評估,并進行導向、指導;定期組織教研活動,研討選修課開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協助解決選修課實施中的困難,促進選修課的完善與提升。
綜上所述,合理確定各類選修課程學分比例,在畢業總學分不變的情況下,對原必修課程學分進行重構,由必修課程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學分組成,適當增加選修課程學分,既保證基礎性又兼顧選擇性和發展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通知[Z].教材〔2017〕7號.2017-12-29.
[2]康 麗.回歸高中育人功能 關注學生個性發展——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新課標[N].中國教師報,2018-01-24(1).
[3]潘洪建,曹漢斌.關于高中選修課幾個問題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5(7):3-9.
[4]方青稚.試論新課標下高中選修課程的三大系列開發建設[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5(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