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萍
近年來,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育才小學立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前行初心,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探索出一條“打造詩慧教育,奠基雅慧人生”的育人之路。
一、詩慧教育的內涵
意大利哲學家、語文學家維柯認為,人生而具有一種本能的、獨特的詩性智慧——旺盛的感受力和生動的想象力;詩性智慧是原創性思維,突出地表現在直覺、頓悟和靈感上。劉士林教授在《中國的詩性文化 我們民族最真實的生活方式》一文中講到:從源頭上講,詩性智慧類似于人類學的原始思維;從現代意義上講,它又近乎美學的藝術思維。
“詩慧”的內涵,即詩性文化的智慧——純真,靈動,簡約,優雅。由此,確立詩慧教育的內涵: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推進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重點,分層設計、系統推進,通過建設詩意文化、培植詩慧教師、開發詩品課程、實施詩情德育、打造詩化課堂,引導學生用審美眼光觀察世界,用詩意情懷體驗生活,用藝術思維創生智慧,從而涵養人文情懷,形成詩性思維,積淀高雅品德,增強文化自信,為可持續發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二、詩慧教育的實施意義
中國文化的源頭和核心是詩性文化。所以,實施詩慧教育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需求與崇高使命,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文件精神的實際行動。
小學生純真、質樸,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對內涵豐富、朗朗上口的詩歌具有先天的敏感和喜愛。所以,實施詩慧教育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青島西海岸新區育才小學向來重視“大閱讀”活動和詩歌教育,有良好的文化傳統和深厚的發展基礎。所以,實施詩慧教育是秉承學校文化傳統的必然要求。
三、詩慧教育的實施路徑
1.建設詩意文化
一是精神文化引領。學校確立了“尚雅養慧,育才報國”的辦學理念,致力于達成“辦詩慧學校,育高雅人才”的辦學目標。二是制度文化保障。學校建立并實施了“詩慧教師、詩化課堂、詩品課程、詩情德育、詩意文化”五個板塊的管理、評價、獎勵制度。三是環境文化熏陶。學校打造詩慧教室,設立育才詩社、詩慧展室等特色活動室,設置詩歌游廊、詩慧人生文化墻等校園景觀,在師生入校或放學時播放古詩詞樂曲,努力營造詩慧氛圍,彰顯高雅情韻。
2.培植詩慧教師
學校以“涵養詩慧,德藝雙馨”為理念,努力培植底蘊豐厚、智慧靈動、情趣高雅的詩慧教師。
(1)多途徑培訓。一是廣泛閱讀。學校積極實施“涵養詩慧”閱讀工程,開展了“王宜振《現代詩歌教育》讀后感”評選、演講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引導教師豐厚底蘊。二是外出考察。學校適時分期分批選派干部、教師到成都草堂小學等詩教名校參觀考察,幫助干部、教師開闊視野。三是專題培訓。學校定期邀請著名詩人和詩教專家來校開展詩慧教育專題培訓;組織骨干教師赴名校參加“做一名詩慧教師”系列培訓活動,豐富教師的思想內涵。四是技能練兵。學校通過開展系列主題演講比賽、讀書沙龍、書法比賽和課堂教學比武活動,促進教師創生智慧。
(2)深層次研究。一是依托課題深入研究;二是依托敘事推進研究;三是依托名師進行引領;四是依托詩歌進行反思。學校重視引導教師深化對教育教學實踐的體驗、感悟和認識,生成人文情懷和教育智慧。
3.開發詩品課程
學校以“崇賢尚雅,涵養詩性”為目標導向,開發了三類課程。即:必選拓展課程,如詩歌誦讀課、詩歌鑒賞課、詩歌創作課、詩慧操團體課等;任選探究課程,如詩詞佳話、詩歌與舞蹈、詩歌與剪紙、詩歌與書法、詩歌與戲劇、詩歌與年畫等;自主活動課程,包括社團課程、節慶課程等。
4.實施詩情德育
學校以“求真向善,立德樹人”為目標,實施詩情德育。詩情德育的內涵:通過生活化、情境化的德育形式,實施家國情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引領學生掌握道德知識,培養道德情感,磨煉道德意志,改善道德行為。
學校實施詩情德育的基本途徑有四條。一是課堂滲透,滲透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教育;二是班會宣講,按系列講習傳統美德和中國智慧;三是活動激發,通過主題演講等特色活動激發道德情感;四是實踐體驗,通過參觀、游覽等實踐強化情境體驗,涵養傳統美德,汲取中國智慧。
5.打造詩化課堂
學校以“激發興趣,放飛性靈”為理念,打造詩化課堂。主要采取三種方法打造特色詩化課堂,即:立足語用,打造誦讀課堂;情景交融,打造情趣課堂;基于學情,打造創作課堂。學校先后打造了以“詩意語文”“數有思想”“詩情英語”“實驗探究”為特色的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四大學科課堂,以及“善達詩意,妙顯詩情”的其他學科課堂。學校還成立了校級育才少兒詩社、班級詩社,組織詩歌節系列活動,拓展詩化課堂。
四、詩慧教育的實施成效
1.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十四屆世界腦力錦標賽總決賽上,學校六年級學生丁文萱一舉打破三項世界紀錄,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學校男子足球隊連續多年蟬聯青島市“市長杯”足球賽甲組丙級冠軍。詩慧文化原創舞蹈和合唱節目在新區教育年會上進行了精彩展示。兩年來,學校先后有36名學生的詩歌作品在《延河》《少年詩刊》《青島文學》《新黃島》等刊物上發表;有28名學生在區教體局組織的童詩大賽中分獲一、二等獎;在2017年中國詩教委員會組織的“童詩大賽”中,三年級學生李越的詩歌《小魚》入選全國前38名。
2.提升了學校辦學水平
學校的辦學經驗受到多家媒體的報道,教學經驗在青島市小學課程與教學工作會議上進行書面交流。當代著名詩人王宜振編著的《現代詩歌教育普及讀本》校本教材已在學校成功使用,并向全國詩教學校推廣應用。
學校先后獲得了全國NOC信息化教育創新實驗學校、全國書法教育實驗學校、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山東省經典詩文誦讀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2017年11月,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學校代表,學校迎接了山東省考察組對新區創建“齊魯詩詞之鄉”工作的評估驗收。
優雅靈動,詩慧教育盡顯清新風景;詩徑通幽,發展道路定會風光無限。青島西海岸新區育才小學且歌且行,推動詩慧教育卓越前行……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