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敦軍 文超 張一卓
摘要:分析了春播玉米在江漢平原生長發育期的氣候特點、適宜種植密度、病蟲草害發生特點及相關防控措施,探討了江漢平原春播玉米種植簡化栽培技術,減少勞力、物力投入,節本增效,增加農戶春播玉米種植收益。
關鍵詞:江漢平原;春播玉米;簡化栽培;節本增效
中圖分類號:S435.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8)18-003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8.00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pring-sowing Maize in Jianghan Plain
OUYANG Dun-jun,WEN Chao,ZHANG Yi-zhuo,GENG Bo
(Jing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gzhou 434000,Hubei,China)
Abstract: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evant 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pests and weeds of spring-sowing maize a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iod in Jianghan plain were analyzed,and a simplified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planting spring-sowing maize of Jianghan plain was discussed,some cultivation practices such as reducing inputs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saving cost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to increase farmers' profits from spring-sowing planting.
Key words: Jianghan Plain; spring-sowing maize; simplified cultivation; saving cost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近年來,由于市場的發展,江漢平原農業種植模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大量棉田轉化種植其他旱地作物,其中春玉米種植面積較大。湖北是玉米消費大省,玉米生產發展仍然滯后于畜牧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1]。隨著農村勞動力逐步轉移,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大量減少,農業生產方式需要不斷輕簡化。江漢平原春播玉米如何簡化栽培,如何獲得高產,值得探討。
荊州農業科學院近年來承擔了湖北省春播玉米區試工作,據區試相關栽培試驗數據表明,江漢平原春播玉米苗期溫光資源隨和,雨水資源豐富,花期散粉、結實、灌槳氣候適宜。土壤為長江和漢江及其支流沖積物堆積而成潮土[2],病害發生輕,幾乎不會對產量造成重大損失,有利于玉米簡化栽培技術推廣。
1 播前準備
1.1 地塊選擇與整地要求
前茬為旱作,搶晴整地,可旋耕或深翻耕后再旋耕,確保土質疏松,利于玉米苗期發根生長。
前茬為水稻,由于作物收獲后的土壤緊實、土壤通氣性差,不利于玉米根系下扎生長。在入冬前進行深翻耕,將土壤冬凌發泡,改善土壤通氣性,有利于種子出苗,減少玉米根系生長的阻力,增強根系活力。
2018年荊州農業科學院春播玉米播種試驗表明,整地方式相同,同一品種、同一天播種在相鄰的兩塊前茬為棉田與水稻田的不同田塊,出苗期相同,但出苗后23 d調查,棉田玉米苗已有8片完全展開葉,生長勢旺,而稻田玉米苗僅6片完全展開葉,且第一片已開始枯萎凋零,生長勢偏弱。
1.2 播期與出苗天數
江漢平原春玉米以冬閑田空茬為主,播期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此時地溫在10~13 ℃,適時搶晴整地播種,出苗天數8~13 d(表1)。由表1可知,3月29-31日播種,齊苗天數為11~13 d;4月1-22日播種,齊苗天數8~12 d。
1.3 品種選擇與播種密度
荊州農業科學院2012—2017年承擔湖北省春播玉米區試產量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種植密度60 000株/hm2,產量區間表現為7 300.5~12 492.0 kg/hm2。品種間產量表現差異較大;年度間產量差異表現也較大,2012年產量表現最低,2014年是豐產年,產量表現最高;近年來,區試通過品種產量水平在9 000 kg/hm2以上。
2014年荊州農業科學院玉米課題組設計春播玉米密度試驗,試驗地安排于荊州市沙市農場荊農分場,3個品種分別為鄭單958、宜單629、登海9號;設置密度3個,即67 500、75 000、82 500株/hm2。見表3。
由表3可知,鄭單958在江漢平原春播種植,表現為中小穗品種,密度67 500株/hm2,株行距60 cm×25 cm,單株種植,產量9 893.64 kg/hm2;密度75 000株/hm2,株行距90 cm×30 cm,雙株種植,產量9 803.10 kg/hm2;密度82 500株/hm2,2個模式,株行距80 cm×15 cm單株種植和株行距80 cm×30 cm雙株種植,產量分別為10 254.22、10 273.80 kg/hm2。
宜單629、登海9號在此試驗中密度75 000 株/hm2,株行距90 cm×30 cm雙株種植,實測產量分別為11 193.11、11 220.33 kg/hm2。
試驗結果表明,江漢平原春播玉米,中小穗型耐密品種,密度75 000株/hm2以上;大穗型品種密度為60 000株/hm2左右,適度管理,均能達到目標單產9 000 kg/hm2以上產量。
2 簡化種植管理
2.1 播種方式與定苗管理
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法入市的玉米種子芽率基本在90%以上,為節省種植投入成本,提倡單粒播種不補苗或一穴雙株不間苗,種植密度在60 000株/hm2以上,缺苗不嚴重對產量影響不大。
2014、2015年兩年的一穴雙株密度試驗結果表明,江漢平原可根據不同耕作需求,不同品種、密度要求,或者說是播種了雙粒,不想間苗,可選擇不同種植模式,均可達到理想的高產水平。不同的整地機械作業,開溝廂面幅寬不同,有以下幾種模式可靈活選擇,67 cm×24 cm單株(60 000株/hm2),60 cm×25 cm雙株(67 500株/hm2),90 cm×30 cm雙株(75 000株/hm2),80 cm×15 cm單株(82 500株/hm2),80 cm×30 cm雙株(82 500株/hm2)。
2.2 常年氣候與墑情管理
江漢平原地處中緯度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氣候溫和,降水豐富[2]。春播玉米在江漢平原整個生育周期,溫、光、水、土資源相當適宜,有獲得高產得天獨厚的氣候區域優勢。
據近年春播玉米區試觀測記載,春播玉米苗期階段的4~5月,江漢平原晴雨交替,雨水適宜,無需任何灌溉管理措施;4月下旬至5月中旬,常伴有季節性風力5~7級陣風氣候,此時玉米苗期尚未拔節抽雄,可能出現連片根倒,但根莖未折斷,2~3 d后,玉米苗自行恢復正常生長。
玉米花粒期,隨著江漢平原梅雨季節的到來,雨水充沛,也無需任何灌溉措施。6月底至7月初,偶爾出現5~7級陣風氣候,此時春播玉米正值子粒灌漿結實期,選擇中小穗,抗倒折能力強的品種,而非株高、穗位高大的大穗型品種,一般可避免倒折發生。
2.3 土壤肥力與施肥管理
江漢平原土壤為長江和漢江及其支流沖積物堆積而成潮土,土壤肥力較肥沃,保水提墑、保肥性能好。據荊州農業科學院常年區試肥水管理表明,春播玉米將前茬作物秸稈全量還田處理,播種時一次性施足底肥,每公頃施750 kg復合肥,基本可以滿足全季玉米生長的肥力水平。不追肥,減少化肥使用量,簡化施肥管理。
2.4 草害發生與化學防控
江漢平原春玉米前茬旱地,據調查雜草主要有狗尾草、回頭青,棒頭草、刺兒菜、馬齒莧等;前茬為水稻,雜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香附子等。
春播玉米化學除草處理可作苗前封閉除草和苗后5~7葉時莖葉處理。出苗前采取化學封閉除草,藥劑選用乙草胺,效果較好;苗后5~7葉時,在無風的日子,藥劑選用50%硝·乙·莠去津懸乳劑作莖葉處理。該藥劑主要成分為硝磺草酮,主要防治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是一種有效的HPPD抑制劑[3]。乙草胺屬酰胺類播種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除草劑,可防除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莧科、藜科、莎草科和菊科等小粒種子闊葉雜草,是主要的旱地苗前土壤除草劑之一[4]。莠去津是一種內吸選擇性苗前、苗后封閉除草劑,主要用于防除旱地多種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其對玉米有較好的選擇性,因此廣泛用于玉米地雜草的防治[5]。50%硝·乙·莠去津懸乳劑結合3種除草劑的特點,增加了殺草譜,在玉米地田間雜草防除中防除效果顯著,已成為玉米地除草劑的主要品種之一[6]。
經過上述兩次化學處理,草害基本上能得到較好防控,后期玉米拔節封行后,玉米自身溫、光、肥、水競爭優勢變強,草害得到抑制。
2.5 蟲害發生與化學防治
江漢平原春播玉米蟲害發生主要有以下幾種,玉米苗期主要有地老虎,花粒期主要有玉米螟、棉鈴蟲、蚜蟲為害。
春播玉米蟲害化學防治一般可進行2~3次。第一次于播種時,用50%辛硫磷拌肥或拌土撒施于播種田防治地老虎,或出苗(2~4葉)時防治地老虎,藥劑選用50%辛硫磷對水噴霧;第二次于玉米小喇叭口期(9~12葉)防治玉米螟,藥劑選用杜邦康寬。杜邦康寬又名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為酰胺類新型內吸型殺蟲劑,具有獨特的作用機理,胃毒為主,兼具觸殺[7]。用于防治棉鈴蟲、玉米螟等害蟲,取食后數分鐘內即停止進食;第三次于玉米抽雄吐絲后,防治玉米螟、棉鈴蟲及蚜蟲,藥劑選用有機磷類殺蟲劑+吡蟲啉。
據近幾年區試田防治情況觀察,江漢平原春播玉米花粒期蟲害一般為害較輕,所以蟲害防治一般進行前2次就可以。第三次防治時,玉米植株已較高大,人工防治難度系數加大,可以根據當年蟲害實際發生情況進行防治或省去,減少勞力、物力投入。
江漢平原春播玉米在特有的氣候條件與土壤肥力優勢的基礎上,采取適度栽培管理方式,簡化栽培,減少勞力、物力的投入,而達到理想的高產水平(9 000 kg/hm2),節本增效,提高農民的玉米種植收入。
參考文獻:
[1] 高廣金.低產棉田改種玉米增效技術[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 張宏洲.荊州市耕地地力評價與資源利用[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3] MITCHELL G,BARTLETT D W,FRASER T E,et al. Mesotrbne:a new selectiye herbickle for use in maize[J].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01,57(2):120-128.
[4] 方 越,沈雪峰,陳 輿,等.90%乙草胺乳油防除花生田雜草藥效試驗初報[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9):200-204.
[5] 楊 梅,林忠勝,姚子偉,等.三嗪類除草劑莠去津的研究進展[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6,25(11):31-37.
[6] 葉照春,王 楠,陸德清,等.不同除草劑對玉米地雜草防除效果[J].農藥,2013,52(5):371-373.
[7] 李世新.杜邦康寬防治辣椒棉鈴蟲藥效試驗[J].農村科技,2015(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