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一個定點、兩個動點”型折線段長的最小值問題一直是全國各地中考命題的熱點.此類問題因難度較大,常常讓答題者望而生畏.實際解題時,若能靈活地運用軸對稱法,通過等線段代換,化“同”為“異”、化“折”為“垂”、化“折”為“定點與曲線上最近點連線”,則可化難為易,順利解題.
關鍵詞:折線段;軸對稱;化同為異;化折為垂
作者簡介:馬先龍(1966-),男,江蘇淮陰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淮安市骨干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學.
綜上,用軸對稱法求“一定兩動”型折線段長的最小值,當兩個動點都在線段上運動時,采用構造軸對稱點,化同為異,化折為垂的方法求解;當兩個動點一個在線段上運動,另一個在曲線上運動時,采用構造軸對稱點,化同為異,化折為“定點與曲線上最近點連線”的方法求解.“模式只是提供了一種相對穩定的樣本,遇到一個新的問題時,還需要轉化或分解問題,創新出更多的模式[2]”.更多的運用,留給讀者.
參考文獻:
[1] 馬先龍因題而異 按需取法[J].中學數學雜志,2015(2):58–60.
[2] 羅增儒數學解題學引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