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瓊芳,沈曉玲,李春梅
(玉溪市人民醫院泌尿科,云南玉溪653100)
泌尿系結石又稱尿石癥,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泌尿科的常見病之一。2014年的一項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18歲以上人群中腎結石的患病率高達5.8%,其中,西南地區更高,患病率為10.9%〔1〕。除腎結石外,泌尿系結石還包括輸尿管上、中、下段結石,膀胱結石以及尿道結石。針對泌尿系結石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經皮腎鏡取石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經尿道激光碎石術等,不同的治療方法有各自的適應癥。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利用高壓放電產生沖擊波聚焦后擊碎結石,使之隨尿液排出。那彥群等〔2〕主編的《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關于尿石癥推薦使用ESWL的適應癥包括直徑≤20 mm或表面積≤300 mm2的腎結石、絕大部分的輸尿管結石、兒童原發膀胱結石。孫西釗等〔3〕認為ESWL作為唯一的非侵入性外科結石治療方式,是治療上尿路結石的首選方法。羅松濤等〔4〕研究中,ESWL治療腎下盞結石也有61.8%的成功率。此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28年間收治的42例馬蹄腎結石采用ESWL治療后結石均完全排出〔5〕。ESWL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無需麻醉等優點。本文將2001年11月至2016年12月玉溪市人民醫院泌尿科采用ESWL治療泌尿系結石的患者部分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共有患者7 779例,其中男性5 211例,女性2 568例,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為2.03:1。最大年齡89歲,最小年齡1歲零10個月。共有3種結石類型,分別是腎結石(725例)、輸尿管結石(6 680例)、膀胱結石(374例)。見表1。

表1 玉溪市人民醫院2001至2016年7 779例ESWL治療患者結石類型及性別分布
1.2 ESWL相關資料 我科使用的沖擊波碎石機型號為深圳惠康HK.ESWL-Ⅵ,是第三代沖擊波碎石機,包含沖擊波源和影像定位兩大核心系統,其中沖擊波源為電磁式,影像定位采用B超定位。
1.3 治療經過及結局指標 輸尿管結石及膀胱結石患者治療后1周復查B超,B超提示未發現結石者視為結石排凈。未排凈者間隔1周再行1次ESWL治療,腎結石未排凈者間隔10 d再行ESWL治療。對于結石未排凈患者,若前2次ESWL治療無效則不再行第3次治療,建議采用其他治療方法,如經皮腎鏡取石術。此外,若治療過程中發生相關并發癥,則及時記錄并處理。
上述7 779例患者均至少行1次ESWL治療,最終89.50%(6 962∕7 779)的患者結石排凈。37.00%(2 878∕7 779)的患者治療1次后結石排凈,51.78%(4 028∕7 779)的患者治療2次后結石排凈,經3次治療排凈結石的患者占0.72%(56∕7 779),此外,仍有10.50%(817∕7 779)的患者因療效不佳(結石未排出或未排凈)而轉用其他療法。見表2。

表2 玉溪市人民醫院2001至2016年7 779例ESWL治療患者的治療結局
全部病例中,僅6例在治療后發生腎周膿腫,發生率0.08%,且其中5例經保守治療痊愈,1例轉往外院進一步治療。該6例腎周膿腫并發癥患者男女各3例,結石類型為3例腎結石,3例輸尿管上段結石。
虞曉勇等〔6〕對深圳市1 086例ESWL治療患者的研究顯示結石排凈率為85.7%;程鳴等〔7〕的研究采用的沖擊波碎石機與我院相同,其上尿路結石碎石成功率為92%。上述結果與本研究基本相近。來自俄羅斯的Kogan M I等〔8〕報道了40例ESWL治療患者,其結石排凈率為70.0%,低于國內文獻的報道,可能是樣本量較小的緣故。
萬禮均等〔9〕的研究中,ESWL治療后并發癥整體發生率為5.5%,包括嚴重血尿、腎絞痛、石街形成、腎包膜血腫等,遠高于本研究的0.08%,原因可能是該研究中全部為腎結石患者。本研究中,腎結石患者占比僅為9.32%,故而并發癥發生率較低,這也從側面說明ESWL更適用于治療腎結石以外的泌尿系結石。在我省另一家醫院對1 604例未選擇EWSL而接受腔內碎石的結石患者研究中,共14例患者出現感染性休克,發生率0.87%〔10〕。
綜上所述,ESWL具有結石排凈率高、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是治療泌尿系結石安全有效的臨床方案。
本研究受限于臨床資料,未細分不同部位及不同大小結石的治療效果,因此無法得出結石部位、大小對治療結果的影響。此外,結石成分以及治療中所用的藥物等也未能收集資料加以分析。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