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陳師鎮位于漣水縣城城西,是距離漣水縣城最近的鄉鎮之一,淮安機場及空港產業園就坐落在陳師鎮,江蘇省最大的中草藥種植及加工基地——“百藥園”也位于陳師鎮境內,這些資源為學生的科普教育提供了便利。另外,全鎮河網密布,魚蝦及水生植物種類繁多,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也使得這里成為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的活動基地。
關鍵詞:科普教育;特色資源;活動基地
科普教育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代農村,如何開展科普教育已經成為每一名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那么應該如何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更好地開展科普教育呢?本文結合我們學校的做法進行了闡述。
一、充分利用工業資源優勢,開展科普教育
陳師鎮位于漣水縣城西部,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鎮內有江蘇宏興化學有限公司、江蘇今世緣糖果食品有限公司、江蘇今世緣食品工業園、淮安市藥用玻璃有限公司和淮安市宏泰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陳師鎮中心小學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在這些企業內設立科普實踐基地,定期到基地內開展科普實踐活動。
“百藥園”是一項集中草藥種植加工、倉儲交易等業態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項目,在園區內有大約20個左右的中草藥種植項目,種植芍藥、葛根、金銀花、丹參、玄參、白術等10多個品種的中草藥。陳師鎮中心小學充分利用“百藥園”獨特的教育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到園區內開展科普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對學生普及中草藥的種植及加工知識,并樹立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
淮安機場是一座現代化的民用機場,距離陳師小學5千米左右,是陳師鎮中心小學科普實踐基地之一。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徒步到基地參觀學習,在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的同時,更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增強了他們的體質。
二、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開展科普教育
陳師鎮不僅工業資源豐富,自然資源也很豐富,鹽河支流二干河、劉洪河和西張河穿鎮而過,在陳師鎮境內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排灌水系,成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水資源網。水系景色秀麗,水源充足,河水清澈,水中野生魚蝦成群,種類繁多。每逢春夏交替,到處是藍天碧水、青青蘆葦,讓人不禁想置身其中。家鄉的藍天碧水是陳師人的不竭資源,用好家鄉的水、保護家鄉的水是每一個陳師未來主人的責任和義務。因此,陳師小學成立了環保科技社團,定期開展環保教育系列活動。具體做法如下:
1.賞美水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環保社團都會組織隊員開展踏青、秋游等活動,主要去水域較寬闊的地方,例如“梁河”“劉洪”“張莊”等地,讓隊員們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家鄉的美,并在活動中形成保護美麗家鄉的思想。
2.找污水
近年來,陳師鎮境內水系污染情況日益嚴重,境內經常出現魚蝦和水生植物大面積死亡的現象。為了查清污染源頭,從2013年起,陳小環保社團就在社團輔導老師的指導下開展陳師鎮河水污染巡查實踐活動,組織隊員查找并收集鎮內水污染的圖片等資料,并通過走訪活動,查找污染源,定期舉行匯報交流活動,收獲很大。在調查中隊員們發現:工業園區內有個別企業違規向河內排放污水,導致河水嚴重污染;農村秸稈隨意堆放在河邊,無人問津,腐爛后的污水流入河流中,導致魚蝦大面積死亡;農藥瓶、袋隨意拋入河中,嚴重污染水資源。
3.治污水
找到了水污染的源頭,隊員們又積極和鎮政府聯系,建議鎮政府成立陳師鎮水系環境治理小組,在對水系污染進行治理的同時,加強對全鎮人民的環保意識教育。環保社團還通過在農民中發放宣傳材料、舉辦講座等形式宣傳亂堆、亂拋秸稈和亂扔農藥瓶、袋對水質的危害,增強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近年來,陳小環保社團的科技實踐活動報告“廢棄農藥瓶(袋)對農村水資源污染的科技考察”“劉洪河水系野生小雜魚的認識和保護科技實踐活動報告”和“秸稈堆放對農村水資源污染的科技考察”獲得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二等獎,學校連續3年獲評“我是美麗江蘇小主人”生態環保優秀組織獎。
三、抓牢學校科技特色資源,開展科普教育
漣水縣陳師鎮中心小學雖然是一所農村小學,但辦學理念十分先進,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學校就邁出了科學教育的腳步。依靠得天獨厚的農村科教資源,經過30余年的發展與積淀,陳師小學現已發展成為漣水縣乃至淮安市首屈一指的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學校先后榮獲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省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市科學教育示范學校、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少兒科學工作室也榮獲“江蘇省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命名;師生科技創新成果100多項獲各級獎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獲獎項目有4項……
依靠學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豐富積淀,我們主要以下面幾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
1.普及型:主要以班級為主體開展科技教育活動。例如,開展科普圖片展、科普閱讀和科普影視觀賞等。
2.提高型:以“少年科學院”為主體的研究所科普活動。
3.重大活動:以全國重點節日為主體的科普活動。例如,在全國科普周開展科普展、科普征文競賽活動;學校科技節,開展文藝、科技連展活動;在植樹節、世界水日、世界氣象日、世界環境日等開展相應的主題科普活動。
4.組織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在競賽活動中進行科普教育。
總之,農村科普教育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的,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的路也是無盡的。只要我們懷著一顆勇于探索的心,在農村學校開展科普教育的路也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