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雷
摘 要:結合我校開展假期體育作業的實踐活動,對假期體育作業缺失的原因、作業的設計與評價進行了闡述。通過實踐發現體育假期作業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假期;體育;作業
一個假期結束后我們常常發現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明顯,很多學生在假期里忙于形形色色的“班”,缺少了正常的體育鍛煉。作為一線的體育教師我們在立足課堂的同時,也應該將體育延伸到學生的假期,保障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連續性。
一、假期體育作業缺失的原因
目前假期體育作業之所以缺失,有其客觀性也有主觀性。主要原因有:(1)學科受重視程度不一致。在以文化成績論成敗的應試教育制度下,考核類學科往往被邊緣化。(2)假期作業設計缺乏理論指導。從教材中我們發現涉及假期體育作業的內容很少,大部分以“課外體育鍛煉”這樣的文字出現,沒有真正意義上對假期體育作業的要求、設計、評價等做明確的表述。(3)作業環境差異大。假期體育作業往往需要器材和場地,每個學生的家庭條件和環境有差異,所以給進行假期體育作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4)作業的評價難。假期體育作業不像其他書面作業,完成的質量一目了然。假期體育作業的本身是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身體素質,提升健康水平,對過程的監管和評價是個難點。
二、假期體育作業的設計
1.合理設計,可操作性強
在假期體育作業的設計上首先考慮的是可操作性,在內容的安排上分為必做和選做兩項。必做類的作業內容是長跑和廣播操,之所以選擇這兩個項目這兩項體育運動,是一種徒手操,不用器械,只要有限的場地就可以開展,同時它的健身價值也非常大。另外根據學生的體育愛好設置了選做類項目,主要有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跆拳道等學生興趣較濃的一些體育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自主選做。必做和選做的有機搭配保證了假期體育作業的可操作性。
2.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假期體育作業不能一刀切,應當注重學生之間的身體差異和興趣差異。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不可能滿足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而假期沒有所謂課堂的束縛,學生有機會在學校體育課堂之外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體育活動。在假期體育作業中設置選做部分就是給予學生選擇的空間。學生在從事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時,他們愿學、樂學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當中。孩子在活動中親身感受到運動所帶來的快樂感與滿足感,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參與的熱情,逐漸形成對體育的熱愛以及經常參加運動的習慣,從而逐步建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3.帶動父母健身,構建和諧家庭
孩子是家庭的紐帶,孩子的行為可以改變家長的行為習慣,在每年學校舉辦的親子比賽上就可見一斑。在布置寒假作業時,我們也充分認識到孩子對于家庭健身的帶動作用,利用學生來帶動家庭的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陪同鍛煉,一方面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另一方面也是給家長與孩子一起體育鍛煉提供了機會。相信通過孩子的長期帶動,最終會形成家庭健身的良好氛圍和習慣。
三、假期體育作業評價的方法
既然是作業必然要涉及檢查與評價,與其他學科的書面作業相比,假期體育作業沒有物質載體,是不可見的。在作業的評價上也沒有現成的參照,學校只能自己根據實情進行操作。
1.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相結合
假期體育作業的目的并不是體育項目的達標,更重要的是進行假期體育作業的過程。所以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著眼于學生的學習進步與動態發展。在開學假期體育作業的檢查與評價氛圍兩塊。第一看學生的寒假作業日志,檢查學生在假期中進行體育活動具體情況,了解學生假期進行假期體育作業的全過程,為過程性評價提供依據。第二對學生進行必選項目測試,以上學期放假前的測試數據作為參照,檢查學生作業的質量和成果。通過兩部分的檢查來參照標準對學生的假期體育作業進行情況評價。
2.展示性評價
對于選做類的項目我們采用展示性的評價,在體育課上我們以組為單位進行展示評價。通過展示性評價,一方面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同學在假期里開展了哪些體育活動,進一步增進對體育的了解,拓展自己的體育視野。另一方面也給每個同學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在展示中感受體育所帶來的滿足感和自豪感,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激情。
假期體育作業的設置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在提高運動技能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健康水平,影響著家庭的生活習慣。假期體育作業的設計與評價是一個大學問,我們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和反思。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科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士坤.體育家庭作業對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的研究[J].體育教育,2013(9).
[2]張云碧.體育有效作業[J].科技資訊,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