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林
摘要:本文以汨羅市職業中專學校為例,結合學校實際及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分析了“后示范”內涵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后示范;內涵
汨羅市職業中專學校是第二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通過示范校的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辦學成就。“后示范”如何進一步推進內涵發展,筆者結合學校實際策略分析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南,全面貫徹落落實《湖南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等文件精神,圍繞建設湖南經濟強省的戰略目標,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改革為根本動力,以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為主線,以特色專業群、教師隊伍、治理能力建設為重點,以打造特色和品牌為目標,促進學校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教育質量,提升管理水平,增強服務能力,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辦學理念
抓住長株潭兩型城市的建設機遇,走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轉變之路。緊緊圍繞市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服務汨羅“四化兩型”社會建設的戰略部署,深度融入區域經濟產業鏈,形成緊密對接區域優勢產業的品牌專業及其專業群,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大大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市場針對性、貢獻率和社會吸引力,進一步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三、辦學定位
立足汨羅,面向湖南,輻射全國,大力推行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移民實用技術培訓、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形成中等職業教育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并重的辦學格局;以現代農業、加工制造業專業群為龍頭,以電子信息等相關專業為支撐,形成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特色鮮明的專業結構布局。
四、發展戰略
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建立理事會的管理模式,與企業形成合作辦學、合作培養、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
充分利用市職業教育集團、市職業教育中心兩個平臺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發揮政府的職能、行業的優勢,形成合力,把學校建成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職業學校。
五、發展目標
進一步完善學校的辦學條件,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在政府的主導下,校企深度融入,深化“現代學徒制”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成以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輻射相關專業的3個優勢特色專業群;強化雙師型教師、專業帶頭人培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數量足額、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師德高尚的教師團隊。優化學校的管理,依法治校,確保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發揮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的引領、示范作用,促推當地區域經濟和職業教育的發展。
六、具體措施
(一)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提升治理能力
在構建學校科學發展長效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治理結構,發揮政府職能部門、行業、企業咨詢、協商、議事與監督作用,健全學校內部管理制度,依法治校;進一步樹立發展意識,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增強未雨綢繆的決策能力,增強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能力。
(二)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增強辦學實力
進一步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和實訓設備、裝備建設,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將學校建設成自然環境、校園文化、綠化美化渾然一體的生態化、數字化的現代化中等職業學校。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優秀雙師團隊
加快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聘請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家作為專業帶頭人,一批企業專業人才作為兼職教師,使專業建設緊跟產業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符合職業崗位發展。加大教師下企業鍛煉、提高實踐能力的力度,完善專業教師培養的相關制度,全面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升雙師素質。
(四)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強化專業建設
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和設置專業,構建現代農業、加工制造、電子信息三個特色專業群;建成融教學、生產、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研發功能于一體的技術先進的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引入行業標準和企業崗位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大力培植服務社會的能力,建設行業性、區域性的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術開發與服務基地,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五)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創新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進一步明確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觀念,關心每個學生,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合格的技術技能,。
(六)加強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學校文化建設,通過“物化于形、內化于心,固化于制”,最終形成以“愛國敬業、團結拼搏、敢為人先”為核心理念的特色校園文化,營造良好校風、教風、學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道德和職業素養。
(七)統籌培養、培訓,增強服務能力。
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并重,形成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雙元并舉的辦學新格局。依托產業發展,大力開發各類技能培訓項目,擴大培訓規模。積極開展新型農民、進城務工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預備勞動力培訓,增強職業教育服務“三農”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偉.總結經驗深化改革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8—14.
[2] 張春平, ZHANGChun-ping. 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后示范"建設的策略分析[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1(6):75-77.
[3]欒永斌.“后示范”時期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路徑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5):19—23.
課題項目: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中職學校后示范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XJK015BJD0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