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新
摘要:小學中高段學生習作時,經常是無從下筆,即使寫了,也是毫無邏輯,條理不清。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在作文教學時,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為輔助工具,使抽象的思維以一定的形式固化。在學生習作時,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方便學生迅速構建文章的整體框架,梳理思路。
關鍵詞:思維導圖;作文;指導
人的思維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資源導向式,另外一種是目標導向式。思維的形式也是各式各樣的,就像人的神經細胞一樣有一個點向外發散。思維導圖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一、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的創始人東尼·巴贊在他的《思維導圖》一書提到它是開啟人類大腦潛能的萬能鑰匙。他認為思維導圖是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呈現出放射性立體結構,而這些關節的連結可以視為您的記憶,也就是您的個人數據庫。
二、思維導圖在作文教學中運用
思維導圖的發射性思維符合語文習作教學中知識面廣、跳躍性大的特征。同時又可以將知識點結合梳理成一張關聯有層次的知識網,幫助學生記憶和思考。所以,將思維導圖引入語文作文教學中,利用它的發射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用文字將習作的內容“畫下來”,通過對作文的層層解剖,幫助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關于這一點,趙國慶在《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寫議論》案例研究一文中選取新加坡三所中學開展實驗——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寫議論文。實驗結果顯示,用思維導圖來教學生寫議論文能提高學生作文素質和作文態度;尤其是有利于中下等的學生,越是非重點學校的學生實驗效果越明顯。寫作前的分組討論、老師的引導、完成思維導圖、課堂報告和學生之間的辯論都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的素質。
(一)確定“中心點”
每一篇文章都有獨特的中心思想。這就要求學生在看習作要求后,要確定寫的是什么內容,也就是思維導圖的由中心點,從中心點開始,每個詞語或者圖像自身都成為一個子中心的或者聯想,整個合起來以一種無窮無盡的分支。圍繞中心點,自由想象,并以關鍵詞的形式記錄要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充分利用思維導圖,記錄思考的過程,讓作文構思的過程可視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例如: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習作內容是“田園生活”在教學過程中,先引導學生確定“中心點”在鄉村,你可能覺得它的山景、農田、廣闊的天空、果園很難得、很特別。盡可能多的羅列出學生所想到的內容,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感興趣的內容定為中心點,用為思維導圖的“中心點”向外發射出去。學生的習作個性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彰顯。有了中心點的思維導圖,思路就能清晰展現。
(二)巧妙構思突出“關鍵詞”
寫好一篇習作,有了思路,才能使作文條理清晰,主題突出。因此,在審題立意時一定要明確主題,確定好的中心點之后,就要琢磨怎么寫,就需要巧妙構思、提綱挈領,也是學生寫作文時的整體思路的提煉。一篇文章的結構也就有了雛形。文章的條理清晰了,學生的寫作時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引入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思作文,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一個分支上,標注上提示的關鍵詞語,這樣有利于學生在習作時,更加直觀的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到一個詞語,起到提示的作用。
例如: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要求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寫我們的校園。于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思維導圖整體構思,羅列出學校的每一處有什么景物,選擇哪幾處寫,重點寫什么,按什么順序寫。用關鍵詞標注在分支的枝干上,這樣既能顧全習作的整體表達效果,又能使整篇文章有序。教師運用思維導圖,以氣泡圖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進行可視化學習,把抽象的文字以圖文結合具體化顯現。在寫作時,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上清晰的思路、關鍵詞語的提示,在寫作時就不至于脫離主題。
(三)“頭腦風暴”用句子
新課標中指出“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頭腦風暴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個難題,就是學生使用句子的時候,詞語很僵硬、不生動。這時思維導圖就可以微妙的完善我們該如何寫好句子。
例如:學生在習作時,運用思維導圖,寫句子時,引導學生頭腦風暴,可能用到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想象等在原有的思維導圖的關鍵詞的基礎上合理調配,這樣文章就顯得更為生動。同時,還可能用到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古詩佳句,以及平時學生課外積累的句子,在旁用關鍵詞語批注。羅列出這些寫作資源,可以是文章的主題突出,更具說服力。
總之,將思維導圖運用到作文教學中,有助于學生拓寬習作中心思想的確定,選取材面,能幫助學生巧妙構思、提綱挈領,幫助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找到真正有意義的寫作材料,擴散學生寫作時的思路,讓學生習作時,不再出現無話可說,無從下筆,沒有東西可以寫的情況,特別是其分支的無窮發散性促進學生發散思考進行細節構思,使習作更具體、生動”。
參考文獻:
[1]劉麗《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實用性初探》[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謝素彬《思維導圖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