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葵 金芳
摘 要: 中職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既有知識技能也有實踐能力的技術型人才,是我國教育事業中的重要支柱。在中職教學中,數學是中職學生的必修課,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不僅能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還能夠學會更多應用工具的使用。但是,在現代化教育中,中職數學的教學依然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本文將結合中職數學的發展情況研究和總結提高其教學策略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現狀;教學策略研究
伴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進入高中的門檻也越來越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職學校的學生數量和質量。同時,傳統的中職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教學內容也不具有創新性,這導致中職教學的效率越來越低。而且,中職數學課程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需要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和探究。所以,想要徹底改變現狀,促進中職數學教育現代化發展,教師就要認真履行職責,努力鉆研出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探究阻礙中職數學發展的因素,全面了解分析其教育現狀
1.高中門檻的降低,中職學生數量和質量的下降。目前,我國高中學校在不斷地擴大招生,高中學校的錄取分數又遠遠高于中職學校,這不僅導致中職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少,還大大降低了中職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據研究表明,中職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不夠活躍,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公式的使用也不熟練,甚至有些學生連公式都寫不出來,這些都成了數學教學實施的阻礙。除此之外,由于很多中職學生在小學、初中時的學習能力不夠強,這導致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課程產生排斥情緒。
2.中職數學教師忽視了學生的自尊心,沒有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據研究表明,很多中職教師對這門課的重視度不高,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合作 P系,沒有發現激勵教學的重要性。這就導致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斷受挫,對數學課程的學習探究欲望也不斷減少。
3.中職數學教學模式傳統保守,沒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在傳統的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習慣于知識性教學,沒有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和主動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的效率。除此之外,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沒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也沒有構建一個師生、生生交流的平臺,這大大降低了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二、解決中職數學教學現存問題,明確其教學目標,全面促進中職數學教育現代化發展
1.挖掘中職數學教學特色,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實現課程的整合。在現代化教育中,中職數學教學要結合新課程標準和生源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要不斷注入新的時代因素,增強學科的理論性和工具性。同時,中職數學教學要注重學科的整合性,要將數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專業課的教學中,增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這樣,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才能獲得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才能開發自身的潛能,中職數學的教學時代性和特色性才能得以凸顯,才能促進中職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2.運用啟發式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習習慣為教學的根本依據,根據學生個性特點設計教學內容,不斷拓寬學生思考的范圍和學習的角度。例如,在學習“函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要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函數問題,理解相關知識。
3.實施全面、多樣的評價策略,發揮評價體系的積極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教師要注重學生各方面技能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要從多方面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測評。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構建科學、系統、全面的評價體系,讓評價涉及學生的各個方面。例如,在學習“集合”知識點時,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態度進行輔助評價,實現定量和定性評價的同時發展。
4.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實踐,利用項目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為了培養符合時代發展的現代化專業型人才,中職數學教師要堅持以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為教學根本目的,實現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有機結合。例如,教師可以運用項目教學法為學生設計更多合作實踐活動,針對學生的服務能力、經營能力等進行培養和提高。這樣,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工作能力都會獲得大幅度提升。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化教育進程的不斷加快,中職數學教學面臨著很多阻礙。因此,為了培養社會需求型人才,實現中職數學教育的健康發展,教師首先要明確中職教育的根本目的,堅持以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根本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將知識滲透入生活實踐中,為學生創造更多體驗生活、鍛煉自己的機會,使中職學生成為更符合時代發展、更適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實現中職教育的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譚平.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年03期
[2]湯娟.關于職業中學數學課程改革幾點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3]龔箭.談中職數學教學的現實期望及實施策略[J].教育與職業,2006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