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愛萍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228-01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電算化在企業財務會計的處理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目前,我國企業會計電算化還存在認識不清晰、功能不齊全、人才素質較低、軟件系統安全性較差、覆蓋范圍不寬廣等問題。我國應加強對企業會計電算化的深刻認識,完善企業會計電算化的相關功能,提高企業會計電算化的人才素質和軟件系統的安全性,拓寬企業會計電算化的覆蓋范圍,以促進我國企業會計電算化事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 企業 會計電算化 存在問題 對策研究
會計電算化是一個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報賬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對會計信息的處理分析和判斷的過程。會計電算化的不斷推廣,不但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水平和質量;同時也增強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但是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推廣也給企業帶來了與傳統手工會計不同的風險,因此,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尋找適當的方法加以解決是會計電算化進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
一、會計電算化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財務軟件固有的風險可能會使會計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受到威脅
人工會計系統的核算工作依靠職責分離、互相牽制、證帳表的鉤稽關系等控制手段,從原始憑證、記帳憑證、明細帳、總帳到報表每一步都有記錄并且有制單人、復核人、出納簽字、主管簽章以示負責,步驟清晰,條理分明。
而計算機證帳表信息來源于以人機交互方式輸入的記帳憑證,網絡管理員和操作員常常被賦予一定的訪問權限,由于內部控制制度薄弱,操作人員可能超越權限或未經授權的人員有可能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瀏覽、篡改、復制、偽造、銷毀企業重要的會計信息。另外,在整個系統中,各個環節的數據高度共享,相互聯系。在輸入環節出現的錯誤可能會被不斷放大,最終引起連鎖反應,造成的危害無論在范圍上還是影響力上都要遠遠超過人工會計系統。此外,會計電算化“省略了會計過程的信息重組和分類等諸多繁瑣細節,并且使程序之間的技術性核對化為烏有”。
(二)給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難題
在手工會計系統中,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由過賬到財務報表的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都有經手人簽字,審計線索十分清楚。但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傳統的賬簿沒有了,絕大部分的文字記錄消失了。導致審tt#L員在對人工記賬階段采用的審計方法受到極大的制約甚至報廢。在復核,審核等環節,財務人員采用電子簽名形式。即使發現重大舞弊,也不能像人工記賬那樣憑借墨跡和筆記,恰當的明確責任,落實到個人,做到權責分明。
(三)給檔案管理帶來了新的困擾
實行會計電算化后原手工制作的會計憑證、會計賬薄和會計報表等傳統意義上的會計檔案,陽光體育論文則由計算機會計系統通過打印機規范打印保存或采用磁盤、光盤等磁質來保存。磁性存儲介質具有的易損、易刪、易改、易磁化,修改不留痕跡的特性。計算機硬件缺陷、軟件設計錯誤、運行沖突、電腦病毒、黑客攻擊、存放環境的不合格等,任何意外的發生都有可能造成磁盤中信息的丟失,丟失后又極難還原。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會計電算化模式下的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
1.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即對會計電算化權限嚴格控,凡上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授權,并且只能在授權范圍內進行操作。在進入系統時應當加一些諸如用戶口令、聲音監測、指紋辨認等檢測手段和用戶權限設置等限制手段,另外還可以考慮硬件加密、軟件加密或把系統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機器保密措施和專門的管理制度,如專機專用、專室專用等。
2.相互制約原則。在記賬過程中,保證制單人和審核人不能為同一人。管理員和維護人員對系統的操作時間,方式,內容等也應當詳細記錄在系統的“操作日志”中。
3.安全、保密原則。安全主要是對軟硬件、文檔的安全檢查保障控制以及網絡安全控制。保密主要是建立設備設施安全措施、檔案保管安全控制、聯機接觸控制等;使用偵測裝置、防偽措施、數據加密和系統監控等。此外,系統還應有拒絕錯誤操作的功能。
(二)加快審計軟件的開發,加大事先審計和事中審計的力度
在會計電算化普及的同時,審計軟件的開發與推廣應當與之保持同步,以適應其變化,同時又可以達到提高審計效率、擴大審計范圍,強化審計質量的目標。另外軟件開發公司在設計開發過程中應當加強審計軟件的分析功能,利用先進的數據庫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對大型企業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等;利用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嵌入式技術、網絡安全技術等加快聯網審計軟件的研發等。
三、結語
會計電算化的普及也要求注冊會計師更加注重事先審計和事中審計。通過對系統是否建立了安全可靠用于防止有意或無意差錯的程序控制;系統是否充分保留了方便今后進行審計工作的審計線索;系統是否建立了用于保障系統安全運行的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等問題的審查,注冊會計師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系統的運行情況,找出系統內部的薄弱環節,提請企業相關部門及時加以調整和改進,為年終審計的實施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