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巖
【摘要】當前中職校的定位為“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辦學宗旨”,故如何在機械專業教學中提高技能已成為當前首要的任務。本文主要從提高專業技能舉措方面提出幾點建議,切實有效地將中職機械專業技能訓練工作推向新高度提供依據。
【關鍵詞】中職 專業技能 舉措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011-01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特別是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明確將職業教育擺在了新的高度。眾所周知,中職校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當前社會處于知識經濟形態、競爭日益激烈,讓學生具備機械專業方面的技能是學校深化教學改革面臨的首要問題。這就要注意抓好實習課程教學的以下幾個環節。
一、在思想上充分認識機械專業技能實習的重要性
中職校教學任務決定了教學要以生產實際為導向、著重操作技能培訓。2016年以來,中職對口升學本科考試實行技能成績為250分,充分體現操作技能在教學中的位置。專業技能教學應作為職業學校教學的重中之重,要求學校確立以服務于學生就業為向導。專業基礎課程如機械制圖、機械基礎、工程材料,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好,為后續學習操作技能打下基礎。
二、多管齊下,努力提高機械專業技能實習的質量
機械專業技能訓練課的教學是經過學生循環漸進的反復訓練,教會學生扎扎實實的操作技能。從以下幾點考慮,會產生好的效果。
1.分析市場,確定技能訓練課程體系
中職的機械專業課程緊跟經濟社會發展“節拍”,才能不斷煥發活力。課程的實施與開發,需以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本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為參考,合理設置所需的課程。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將專業內容滲透在各個環節。
2.專業技能實習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的教學原則三部曲
中職校在教學上的特點是:定向性、實用性和實踐性。要特別注意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少而精的教學原則、啟發式教學原則[1]。例如,教授工程力學課,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理清它的知識脈絡和結構體系,再對其與相關課程的外部聯系展開研究,明確其與數學、物理、機械制圖等先修專業基礎課的關系;厘清它與機械基礎、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等相關專業課程的關系,在教學中做到“內容精選,課堂精講,習題精練”。通過大國工匠焊工高鳳林、鉗工胡雙錢等人物事跡介紹,感染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欲望,腳踏實地地參與到實習訓練中。
3.以行動為導向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實習實訓中,我們可以通過分組讓學生相互合作,參與到具體過程中。如茶罐的數控加工,將內容“變臉”。把知識點拓展為7個學習情境,而每一個教學情境都通過分組完成。通過這一過程,學生掌握了簡單的設計理念,營銷場景,鞏固UG三維軟件繪圖與裝配,熟練了數控操作,并且對項目完成全過程進行評價,總結優點解決缺點,為其他項目積累經驗。對學生正確的評價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今后的發展。學到的不光是以往單純的數控加工茶罐,而是圍繞這一核心的綜合能力。
三、重拳出擊,確保專業技能實習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1.讓實習指導教師的師資力量再上新臺階
培養“雙師型”教師,從企業招聘具備一定技能的師傅參與到實習實訓教學中[2]。海南省“雙師型”教師比例、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逐年增加,滲透到具體的實習實訓中,帶動市縣職業學校發揚光大等,被教育部作為職業教育創新經驗向全國推行。連續多年來,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通過參加省級、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切實提高了專業教師的能力,有效地促進了中等職業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打好實習經費的投入和合理配置的“組合拳”
學校實習費用要進行統籌使用,專款專用、專項審計,確保實訓工作正常進行。對有突出教學業績的人予以獎勵,促進專業技能教學工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學校應以建設重點專業為契機,繼續加大投入實實訓設備,為職業實訓基地“強筋骨”。校外實習要更加注重質量,通過企業里的操作能手帶領學生學習,學習一技之長。比如學生在知名公司的機械崗位上實習,精密的三坐標測量儀,靈敏的數控五軸聯動,開拓學生的視野。
3.職業技能鑒定與考評反饋機制兩手都要硬
職業教育是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學校要積極推行“雙證制”,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風,促進學生在校期間注重專業技能的學習。對實習過程采取密切跟蹤,實訓教學中要熱愛學生,對他們嚴而不粗暴,方法靈活而不放任,態度誠懇熱情而不失原則。讓學生撰寫實習報告,發現實訓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于進一步總結。
中職校機械專業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學生持之以恒地鞏固,教師要結合實習實訓教學的特點,尋求合適的方法。精心設計實訓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根本目標,造就出一大批適應崗位的一線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秉德.《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孫秀延.以就業為導向加強中職學校專業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