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抗美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要求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和閱讀量明顯增加,這就要求低年級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語文學習上。但是目前小學語文教育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學生自我學習熱情不高,只是機械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依然盛行,這樣就要求教師應對這種教學弊端,積極提出改進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新課改 閱讀 識字 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058-02
一、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總結出許多目前小學生識字的不足和劣勢,以下列舉幾點。
1.教學模式陳舊,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卻很難激發出小學生的興趣。相對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激發出來,更多的課堂互動和情境模式的觸發,會讓年齡較小的很多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師講課的內容上面。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課堂的形勢來看,教師的教課流程太過于機械化,都是一套流水線教學“教師出示全文的生字——學生朗讀——旁邊的學生對其進行友情提示,提醒她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指導書寫”,每天上課都是這一套模式,學生學得疲乏,老師講課的積極性也不高。這樣就很難在課堂上抓住時間,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教學。教師應該更多的采用變換的教學方法,多設立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境互動,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積極主動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
2.鞏固過程枯燥單一
在課老師將知識點教授完成后,課后的復習鞏固也是至關重要的,課后作業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但是目前國內教育體系中,課后作業反而成為了學生的拖累。在我身邊的教育實例中,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都選擇在課后留有大量的抄寫作業,作業的內容單一,只是對課堂內容進行幾十甚至上百遍的抄寫。“熟能生巧”是有道理,但是將學生變成“抄寫工具”就很背離教育目的。學生在抄寫過程中會產生厭煩情緒,不停地重復同一行為,會讓學生將作業當成一項負擔,寫字時不再在意字怎么寫,更多的是想完成任務,這種教育方法是目前小學語文教育體系中的重大弊端。
3.膚淺教學而忽略了教育意義
當教師開始把教學當成一項任務,教育體系必定會開始崩塌。許多低年級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把重點放在漢字識記上,這本無可厚非,但只是教學生字的形態,而關于字的結構、意義、由來和詞組造句的引申卻少之又少,這樣就是將中國淵源文化浮于表面。教育在于傳承,從小學的耳濡目染到中學的言傳身教,中國語文的教育要時刻聯系其背后淵源,有博大的文化內涵。目前膚淺的教學模式使小學生不了解文化背后真正的含義,這是我們國家教育的弊病。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進方法
語文可以說是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用到的知識,聯系實際就不用過分強調,但是語文不光要會說漢語,而且要會識漢字,生活中處處可以學習,教師可以教導學生每天將自己看見的陌生的漢字記下來進行整理,日積月累中進行學習。
在識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許多趣味的方法來吸引學生,例如采用動作教學,舉例聯系實際教學,形象教學等生動有趣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形成深刻的記憶。
1.課外讀物拓展視野
學習語文要多多結合課外閱讀,思維的拓展和語言的積累。小學正是知識積累的最佳時期,學生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對外界建立聯系,產生興趣,同時通過閱讀有益書籍可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之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基礎。
作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需求,為學生推薦不同的文學讀物,對讀物的品質和內容教師要嚴格把控,積極推薦對身心有益讀物,避免有害讀物進入學生視線。如今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魚龍混雜的書籍一齊涌入學生視線,教師和家長都要做好監管工作,為學生創造高質量的閱讀環境。
2.寫作能力要在積累中穩步提升
寫作能力的提升和閱讀量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頭腦中會不自覺的進行記憶,在這種潛意識的記憶中會形成學生自己寫作模式,學生通過這種模式會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方法,在進行作文時,學生會將自己頭腦中存儲的文字片段加以提取和整合,從而應用到自己寫作的文章之中。但是這種能力也許需要重點培養。有的學生會具有寫作天分,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真正需要的還是長期的積累和重點的寫作練習。
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些日記類的課后作業,主要要求學生對日常生活進行記錄,同時,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作文和文章也十分重要。日記和積累本就是很不錯的積累方法。積累本可以由老師指導完成。總體來說,學習語文重點就是從生活中,日積月累的進行學習,這將是我們一生的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江蘭珠.微信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芻議[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8)
[2]蔡妹煙.走進文本,讓朗讀有聲有色——淺談對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朗讀的有效指導[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3)
[3]周亢,楊曉惠.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信息化[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10)
[4]鄧東莉.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