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然
【摘要】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可見光照射下所產生的生物學反應,植物可以通過光反應和暗反應,在光合色素的作用下完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機物轉化,并釋放氧氣的生物學反應。植物光合作用是經典的生物學理論,在高中生物學所有題型中也是最為常見的基礎類型題。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其分為文字表述題、實驗探究題、以及圖表類型題。本文主要針對此三種題型的解題技巧予以辨析,提供相應的解題技巧。
【關鍵詞】高中生物 植物光合作用 解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54-01
一、高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類型題分類
(一)文字表述題
文字表述題是通過對植物光合作用的現象進行描述,通過已知條件求解。此類題型多為填空題或選擇題,雖然理論性較強,但是也能夠針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狀態、反應條件等信息予以描述,從而驗證答題者是否掌握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二)實驗探究題
實驗探究題是以提供相關實驗流程為題干,由此引出求解問題。需要在結合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反應條件的情況下,充分理解實驗類型的研究方向,同時梳理實驗流程所可能產生的相應結果,在實驗細節和實驗步驟相對清晰之后予以作答。實驗探究類題型更加契合真實研究環境,是考查答題者理論聯系實踐的基礎能力。
(三)圖表類型題
圖表類型題是通過圖文信息或者相關數據表述題干,答題者通過題干已知信息總結和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在其中的本質作用,以便為構建解題思路提供思考方向。相對于文字表述題和實驗探究題而言,圖表類型題對于答題者的綜合素質要求更為全面,也是評估物植物光合作用理解效果和掌握程度的重要考核模式。
二、高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類型題的解題誤區
(一)審題思維固化的誤區
審題是解析植物光合作用類型題的必要環節,如果審題本身存在理解偏差,其后期答題的針對性與時效性都會有所降低。而以往學習環節中由于練習題的同屬特征過于明顯,往往在遇到類似問題時會產生思維定勢,并不容易充分理解題干部分所提供的已知信息。因此,審題思維固化的誤區是高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類型題的主要障礙。其題干中的迷惑性條件、生物學概念的混淆、以及已知條件中關鍵詞的隱含性,都是影響解題思維快速構建的主要限制。
(二)解題原理表述不清晰
解題原理表述不清晰的現象多見于實驗探究題和圖表類型題之中,即便在審題過程中較為全面的掌握了已知信息,也容易在答題階段產生解題偏差。一方面,實驗探究題型中對于實驗原理的描述必須精準無誤,關于實驗步驟和實驗器材的描述,以及實驗結果和實驗現象的總結,都必須以實際的實驗狀態為參考。但是在答題過程中由于思維定勢或觀察能力不足而導致的嚴謹性弱化,反而成為解題原理表述不清晰的弊端。另一方面,圖表類型題中對于數據信息的結果統計,以及解釋植物光合作用的結果,都需要在精準計算的前提下完成。但是由于曲線圖或表格數據中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完全,此時分析圖表和數據必須構建完整的思維路徑,一旦植物光合作用的分析角度存在偏差,也會造成最終答案中表述不清晰的情況。
三、針對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解題技巧實踐策略
(一)文字表述題的充分理解
文字表述題是以題干信息的閱讀理解為依托的解題策略,在本質上針對每一細節的信息總結是提高解題正確率的主要策略。例題1:為證實葉綠體是釋放氧氣的場所,可利用含有水綿與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進行實驗,裝片需要給予一定的條件,其基本條件包括什么?從本題的描述來看,已知信息較少但題干部分的關鍵信息非常充分,能夠從中分析出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方式等具體信息。因此,在作答時只需要充分理解題干信息所提供的主要思路,便可以最終解出所需條件,包括:黑暗、無空氣、臨時裝片中需要含有NaHCO3稀溶液等重要條件。因此,在審題階段客觀掌握題干已知信息,并分析其求解方向,才能在充分理解文字表述內容的基礎上,增強解題針對性與正確率。
(二)實驗探究題的科學嚴謹
實驗探究題必須秉承科學實驗的嚴謹性,在答題過程中盡量以以往實驗流程中所總結的相關結果作為答題參考。進而在植物光合作用理論知識充分的情況下,提高解題技巧的實用性與靈活性。例題2:在某次檢驗中發現,外部室溫環境5℃,綠色植物在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達到了1mg/h,光照情況下綠色植物CO2吸收量達到了0.5mg/h。而溫度上升至10℃時,綠色植物在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上升至1.8mg/h,光照情況下綠色植物CO2吸收量為0.76mg/h??偨Y相應實驗結論是否正確:1.10℃溫度環境下綠色植物生長速度增加。2.保持光照12h/d,其綠色植物有機物累積最高。此類題型主要是針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結果總結,在答題過程中應當針對有機物的累積特征,以及溫度差的變化值予以分析,在保持科學的實驗原理嚴謹性時才能有利于總結植物光合作用規律,并求得相應答案保證答案本身的嚴謹性與正確性。
(三)圖表類型題的思路拓展
圖表類型題是否能夠快速判定其已知信息是影響最終計算結果的直接因素,必須在聯系實際情況之后,觀察圖表信息所提供的數據內容,從而明確相應的解題思路。如果對于解題思路并不清晰,則需要在原圖基礎上進行數據總結與挖掘,并充分調集以往解題經驗,提高解題效率。例題3:圖1為大豆科種子萌發成幼苗時干重與鮮重的變化曲線,選出其中的光合作用時間節點,以及鮮重的曲線。從大豆萌發過程中能夠發現必不可少的水分支持,而植物光合作用在種子萌發階段才能夠記做鮮重。同時由于大豆幼苗并未在真葉生長前產生植物光合作用,因此并不能直接作為有機物選取。因此,從M點到N點的時間發展中其有機物本身也是隨之減少的過程。即干重下降且鮮重上升的階段,因此大豆幼苗長出真葉時才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初始階段。此后,種子萌發需要通過呼吸作用配合,才能形成良好的生長條件,并且增加了干重,因此從O點之后的植物光合作用才更為明顯。所以a為鮮重的變化曲線,O為植物光合作用的時間節點。因此,圖表類型題的思路拓展往往是突破問題思考空間局限性的主要路徑,也是提高圖表類型題技巧性的主要方式。
參考文獻:
[1]李鈺峰.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解題技巧綜合分析[J].中華少年,2017(04):166-167.
[2]徐美娜.例析凈光合作用相關題型解題中的信息提取錯誤與矯正[J].考試周刊,2016(06):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