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穎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廣東韶關 512100)
我國于70年代末為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一些大學試行中國式的學年學分制(如北京大學)。現今,高職院校也積極引入“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該文以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學分制綜合教學管理制度人才培養路經進行研究、探索,這一教學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因材施教、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時代性教學要求。
學分制源于美國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學分”是用來計算學生學習份量的一種單位。學分量代表著學生某一課程所研習的量即學分制,學生修習達到某一專業最低學分總和來衡量學生某種職業能力學習完成情況作為畢業標準的一種新型高校綜合教學管理制度。它主要區別于學年制的教學管理制度,學分制綜合教學管理制度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因材施教、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時代性教學要求。現今,高職院校也積極引入“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如何規劃出適合我國國情化的“中國式全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
路徑(path)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含義。路徑指的是從起點到重點的全程路由。簡而言之,路徑即完成某一項目或事項的全過程。由此,人才培養路徑可理解為將對某種能力通過培養、訓練達到擁有這種能力的過程,即掌握擁有某一能力的培養過程。在學分制綜合教學管理制度下培養學生掌握市場營銷專業能力的全過程,即人才培養路徑。
我國的高職教育中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滿足,且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中區域性企業所需的工商企業市場營銷類人才需求特點,按相關調研表明:市場營銷專業就業崗位群一般有四大類:其一市場類崗位群包括市場調查員、策劃專員、市場促銷員、市場拓展員、市場督導等;其二銷售類崗位群包括銷售顧問、營業員、業務員等;其三客服類崗位群包括客戶專員、客戶代表、售后服務員、業務咨詢員等 ;其四其他專業類崗位群包括網絡營銷員、銷售物流員、銷售培訓專員、會展服務員等。其主要工作任務如表1所示。
表1顯示,針對市場營銷崗位群各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高職院校在對各專業人才培養規范和相關課程設計、人才培養規范、人才培養路徑應遵循人才市場、經濟發展和企事業單位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需求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一致。
該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培養方向主要是市場類和客服類的營銷人才。由以上分析得出人才培養路徑上應在充分分析人才需求、崗位能力需求以及院校本身人才培養條件等方面考慮。筆者研究學院的實際教學管理環境下,對高職院校在學分制體系下人才培養路徑進行探索。
高職院校基于國家教育體系中定位培養技能型人才,經過近20來年的不斷探索,結合實踐教學和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現高職院校普遍推行校、企合作模式,讓學校、企業優勢資源共享產、教、學,但這個過程總有學生的工學矛盾、企業制度與院校教學管理問題等摩擦不斷。那么,在學分制的體系下,學校修習理論課和基礎課獲得基礎學分。專業課和實操實操課則在企業工作實踐中,完成具體的相關工作任務來達到修研專業學分。兩者相加達到專業畢業最低學分標準,則準予畢業。如此更科學合理地處理了學年制體系下的校企合作摩擦問題,這即是校、企聯合培養路徑。
擁有教學條件(教師結構、實訓設施、實習環境、創業環境等)較優良的高職院校,憑自身教學條件即可培養出適應企業事業單位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那么,學生在學校即可修習基礎理論和職業崗位能力的各種實操能力。而教學條件相對欠缺的高職院校要培養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在學分制體系下,可與社會公益實踐活動相結合起來(如高校的體育素質課、思政課等與社會體育、志愿者公益活動)的修習,學生即可利用寒暑假參與或組織社會公益活動來獲取相應學分。由此校、社結合培養路徑,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還可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和培養人才社會責任感。
在我國幾十年的高等教育建設中,高校的理論教學、研究教學、教學硬件、師資力量等教學資源較為成熟和穩定,但短板也是較為突出,例如:高校重科研、重理論研究,輕實踐操作、社會接軌等,對于培養技能型的高職院校著實處于尷尬困境。由此,各院校在發展中修建實訓室場地、購買實訓設備、模擬實操軟件等。硬件易補師資短版難齊。而企業培養人才實訓場地、實訓設備、實操師資等優質資源。如此,在學分制體系下,這幾方面的資源亦可互相優化,形成資源優化式的“校、企、社”資源優化培養路徑。對于專業人才職業技能需要,理論教學的在學校修習,需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的可在企業工作研習,需要體現人才政治素養的可參加社會公益來實現。這樣在學分制體系下的學生在研修學位期間,可脫產修學分、兼職修學分、全職兼修學分等多種研修學位的方式,可為社會優化更多資源,減輕學生研修學位成本。

表1 市場營銷專業崗位工作
高職院校在引進“學分制”綜合教學管理制度時,應該考慮學校自身的各方面資源、地理環境、畢業生流向等實際情況合理化的研究、設計、制定出適合學院、學生、企業、社會等多方面,全角度的人才培養模式,而人才培養路徑也是重中之重,該文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路徑做了淺顯探索,提出的三條人才培養路徑供大家參考,不足之處給予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