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玲
作為教師都希望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是完美的,能夠成為學生最喜歡的好老師是每個教育者的理想追求,所以教師都會盡可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但我認為有時候在學生面前暴露自己的一些小缺點,在學生面前適當地“示弱”一下,會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班級里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斯斯文文,有的膽小怯懦……小峻是班級里一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兒,別看他平時挺活潑的,但是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打針。記得一年級,學校對各班學生進行體檢,其中一項就是接種乙肝疫苗。體檢的前一天,小峻的家長對我說:“劉老師,我兒子最害怕打針了,打針的時候需要好幾個人按著,要不明天我和他爸陪他一起打針吧。”我笑了笑說:“有時候,孩子越是在父母面前越是撒嬌,你們不來或許會好些。”
第二天要去醫務室了,我在班級對學生講:“一會兒咱們就去打針了,你們害不害怕,會不會哭鼻子呢?”我把目光掃向每一個學生,學生大聲地回答:“不怕!”我悄悄地看了一眼小峻,他看見了我的目光一下子就躲閃開了,口型好像也在說“不怕”。我說:“老師小時候最害怕打針了,每次都得爸爸、媽媽使勁按著我,可我還是又踢又撓,哭得震天響。”學生一聽哈哈大笑,有的說:“老師,原來你小時候那么膽小,我就一點也不害怕打針。”我說:“你不怕疼嗎?”學生說:“一點兒也不疼,就像蚊子叮了一下,癢癢的。”我趕忙說:“你可真了不起,比老師勇敢多了!一會兒,我們排隊去,看看誰最勇敢誰就站在最前面。”學生爭先恐后地搶著舉手。我發現小峻也在想舉手,卻又不敢舉,看得出來他在做思想斗爭呢。我說:“只能選一個人,機會難得呀,看看誰能給咱班同學做個榜樣,他可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聽我這么一說,小峻把手舉了起來,我高興地說:“小峻,你來吧!”他先是一驚,但還是站在了我的前面。我拉著他的小手,心里真擔心他會臨陣脫逃。沒想到,在醫生面前,他勇敢地伸出胳膊,我按著他的胳膊,一直鼓勵他:“咱不看針,把眼睛閉上,看看咱班的學生多勇敢。”沒想到,疫苗接種得非常順利,他一聲也沒吭。打完針后,他還故作輕松地對后面的同學說:“一點兒也不疼。”我笑著撫摸著他的頭,夸他真是個了不起的男子漢。就這樣小峻勇敢地戰勝了自己。
教師要注重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多動腦,多思考。語文識字課上,我經常會在學生面前“示弱”。比如學習形近字“辯”“辨”“辮”時,為了區分好這三個字故意對學生說:“這幾個字實在是太難區分了,把我搞糊涂了,誰能幫幫老師?”這時,學生會搶著告訴我:“老師,這三個字中間不一樣,‘辯中間是言字旁,和說話有關,比如‘辯論;‘辨是‘分辨的‘辨;‘辮是絞絲旁,是‘辮子的‘辮。”教學中我經常像這樣把問題拋給學生,向學生求助。“我怎樣才能把這個字寫好呢?”“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呢?”“這個問題該怎么解決呢?”“誰能給老師提點兒建議呢?” ……當他們的辦法得到我的認可和夸獎時,學生喜笑顏開,遇到困難也更加樂于動腦筋。
關愛他人是一種高尚的品質,要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給予理解和幫助。班級是個大家庭,要讓每個學生學會互相團結友愛,互相關心。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嗓子特別疼。課堂上我告訴學生:“老師昨天穿少了凍著了,今天嗓子不舒服,說話聲音有點小,大家要認真聽。”學生一聽說我生病了,一下子都坐直了,上課特別安靜而且聽得非常認真。下課出去跑操的時候,學生還互相提醒戴好帽子手套,千萬別凍感冒了,還叮囑我也要把圍巾圍好,儼然是一幅小大人的模樣。下午我驚喜地發現辦公桌上竟然多了2塊含片,我被學生的關愛與溫暖所打動。
合作可以彌補個人能力的不足,使一些困難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合作可以使集體更具凝聚力。我的班級在三樓,每次更換班級的飲水都要去一樓搬運,一桶水足足有40斤。一年級的時候都是我去幫學生取水,現在他們已經上三年級了,我得想辦法讓他們自己鍛煉去取水。那天體育課后,學生們汗流浹背地的回到班級,剛要喝水發現飲水機里的水空了,就對我說:“老師,咱班沒水了。”我對他們說:“哦,該取水了,老師今天腰不舒服,不敢抬重物,這可怎么辦?”幾個小男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說:“咱們自己去取水吧!”我不放心地說:“你們抬不動。”學生說:“老師,你就放心吧,我們能行!”過了一會,三個人氣喘吁吁地進來了,只見他們一個抬一端,另兩個人抬另一端。我趕忙起身幫他們安裝,還沒等我站穩,班級里其他學生都主動過來幫忙,有的揭掉封口,有的托住底部使勁往上抬舉,嘴里還大聲喊著“一、二”,沒幾分鐘水桶就安放好了,真沒想到學生的動作竟然如此嫻熟,看來真不能小瞧了他們。我高興地走過去稱贊道:“你們通過合作竟然把這么重的一桶水運到班級,真是太了不起了。”
教育的過程是和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示弱”是一種智慧,教師在學生面前適當地“示弱”,就是適當地給他們鍛煉體驗的機會。在學生面前適當地“示弱”會讓他們變得更堅強、勇敢、自立,我幸福地見證著他們這種悄然成長的過程,因為我深信播下的是“柔軟”,收獲的是堅強!
(作者單位:蘿北縣第二小學)
編輯∕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