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胤
當繁忙的街道上打掃落葉的“沙沙”聲響不絕于耳時,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園中卻是落英繽紛。“碧云天,黃葉地”,落葉堆積不但沒有阻礙城市的清潔,相反,其營造的新美景使無數游人盡賞秋意,流連忘返,曾令人苦惱的落葉此時卻綻放著獨特的美麗。
這次落葉美景的成功,使人不由得佩服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大膽而合理的舉措。這一逆向思維的成功運用使得落葉與城市間聯系的另一面展現——它可以成為城市間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
是啊,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在充斥著鋼筋混凝土以及噪聲的城市中,一片或余黃或火紅的落葉既可蕩漾起那質樸天然的情愫徜徉小徑中,偶見滿地黃花堆積,你也許會蕩漾秋日的神思,你也許會吟誦著歐陽修或李清照的詩句,你也許會拾起一片黃葉,體味著它曾經的青春,你也許會撥弄著滿地落葉,效法黛玉,誦起《葬花吟》。當純凈的美有意或無意地鑒諸我們喧囂的內心,那番洗禮將無比震撼而美妙。
當城市悉心地為市民保留美的時候,我們在享受自然饋贈的同時,也感嘆著城市的那份用心與溫情。在現代化浪潮中主導的以實用性及科學性為基礎的價值體系之下,城市別出心裁地開辟出一份美,保留住點滴的美,這不僅僅使市民們獲得享受,更重要的是,城市用它的做法引導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亦能發現美、感受美,不喪失對生活的熱情及對美的情愫。這也充分說明,城市在不斷關注GDP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它的市民,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了人本身。
這次對自然與城市發展間新的聯系的開拓充滿無限的積極因素,也是人們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次成功實踐。然而,這是不是意味著,清掃落葉失去了它的意義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對落葉的守護只是在特定的區域和環境中方能獲得收益,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馬克思說:“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在創建美景,提供市民休憩場所的職能承擔者公園中,保留落葉的舉措別出心裁地深化發展了這一職能,而占城市更廣大區域的街角路口處,保留落葉非但不能帶來美的收益,還會影響城市交通,市民出行,甚至會影響城市整體的安全和秩序。因而,在公園中保留落葉當然是值得稱贊的,但這個舉措應在特定的條件和環境下實行,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體現其價值。
朱光潛先生曾認為,我們對一客觀事物具有科學、實用(工具)、美學三種不同態度,在注重科學性與實用性的城市生活中,保留美的感知與情愫當然尤為重要,但是我們也一定要在具體條件下對美加以發展。正像落葉一樣,我們應把它的美送到它應在的地方。
守住落葉的美,也要因勢而為。
(指導老師:黃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