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高等學校基本科研項目“遼寧省外宣翻譯形象構建過程中的主體間性研究(WQN201713)”。
摘 要:外事翻譯要求很高的準確性,不能任意發揮、意譯。本文從法語外事翻譯的選詞入手,闡述了口語化語言、縮略詞、成語、中國特色詞語等幾方面的法語外事詞語翻譯技巧,希冀有助于提高法語外事翻譯質量。
關鍵詞:法語;外事翻譯;譯詞技巧
作者簡介:夏波(197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法國文學、法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9--02
法語外事翻譯對準確性有很高的要求,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有助于提高法語外事翻譯質量。句子是由詞組成的,要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就必須正確理解每個詞的意思。在法語里一詞多義的現象很普遍,有的法語高頻詞在字典里的詞義多達近百種,這給理解和翻譯帶來許多困難。一個外事譯員理解能力的高低,表現之一,在于是否了解一個詞的多種含義和能否在多種意思和解釋中選擇合適正確的詞義,即使是一個普通的代詞,也要弄清它在上下文中的意義。對一些熟悉常見的詞,也不能想當然的認定某種詞義,要勤于查字典。要建立在對文本的正確充分的理解基礎之上,而且還要充分考慮到所選之詞它的內涵意義,感情色彩、語義的強弱、語級等。做到自己真正明白句子的意思是自己所理解的意思,合乎邏輯,合乎情理,合乎實際。
1.正確的選詞是保證譯文質量的重要前提
詞的選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注意詞語的搭配
漢語和法語兩種語言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固定詞組和搭配用法,所以不能把漢語詞匯的搭配用法生搬硬套到法語譯文中去。漢、法語的動賓搭配也有不同。同一個漢語詞匯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被譯成不同的法語詞匯。例如:看書(lire ),看電影(voir un film),看電視(regarder la télé)等;同樣,同一個法語詞,可以對應多個漢語詞。如:prendre un repas (吃飯),prendre du thé (喝茶),prendre des lunettes (戴眼鏡),prendre un parapluie pour sortir (帶把傘出門),prendre froid (著涼)prendre la parole (發言),prendre part (參加),prendre son parti (打定主意)等。
2)根據上下文正確理解原文的詞義
詞的正確選擇首先取決于對原文詞義的確切理解,而這又取決于對原文上下文的推敲。在具體運用中,詞義往往隨著語言情境發生改變,因此,必須熟悉詞在運用中的靈活變化,才能夠選擇準確的詞。法語詞匯在翻譯成漢語時也需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選擇適當的詞義,因為漢語也有豐富的同義表達法。有些漢語詞匯一詞多義,具體翻譯時應視具體語境而定。
例: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句中的“懂”不是“知道”的意思,而是指在農業方面勝任;“愛農村” 的真正含義是指樂于為農村奉獻;而“愛農民”的確切涵義為關心農民的命運。因此,可譯為:Nous formerons des équipes de travail compétentes en agriculture, dévouées aux régions rurales et attachées au sort des paysans.
例: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首先漢語“抓住問題”,不能直譯成法語。這里面真正的意思是把我們的力量集中到解決這些問題上來;其次,“問題”選擇哪個法語詞?“Question”n.f.問題、提問”。普通用詞,指須要探討,解釋的問題,也指提出要別人回答的問題,著重于疑問(poser une question à qn, repondre à une question,débattre une question, questions économiques, questions sociales向某人提一個問題,回答一個問題,辯論一個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problème n.m. 問題,難題”。指理論問題、學術問題、技術問題,也指其它復雜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著重于困難。顯然,“problème”更符合句意。
例: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
原文中“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有三個“大”字。這三個“大”字不能都簡單的譯成一個詞,因為它們的內涵意義不一樣,第一個“大發展”可以譯成“大”字,第二個“大變革”,實質意義是指發生深刻的變革,第三個“大調整”,內涵意義是指調整的范圍廣。因此,可譯為:Le monde traverse actuellement une période de grands développements, de profondes transformations et de vastes réajustements, mais la paix et le développement demeurent les deux thèmes majeurs de notre époque.
2.口語化語言的翻譯技巧
有些漢語口語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是人民群眾在勞動過程中創造并日常使用的語言,具有感染力。但是一般不能直譯。外賓因為自然、人文生活環境與我們迥然不同,有時并不能理解這些口語詞匯的意義,所以,我們要領會這些口語的確切含義,然后選用合適的詞,把意思表達出來。
例: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
原文中“牛鼻子”如果直譯,法語讀者難以理解。我們首先要了解它的內涵意義,“牛鼻”是牛身上最脆弱、最怕疼的地方,牛有野性,當牛野性發作時,牽住牛鼻它就不會反抗。比喻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響全局的關鍵。所以,“牛鼻子”就是指關鍵性的任務,與法語“la t?che clé”對應。
例: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原文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一句非常形象的口語表達,綠水青山分別被用來比喻干凈的水源,清澈的水質和生態環保的大自然環境。金山銀山是無價的,形象的表明了潔凈的生態環境是無價的。按照這個思路,可譯成“la nature vaut son pesant d'or”(自然環保貴如金)。
3.縮略詞的翻譯技巧
中國人善于歸納總結,生活中經常把一些使用頻率高的一個或多個長句用縮略語代替,方便記憶和使用。但是在譯成法語時,我們需要譯出被縮略的全部內容或附以解釋說明,否則外賓無法理解其內涵。
例: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
如果直譯成“trois droits 三權”,內涵意義不清楚。“三權”是指“土地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和土地經營權”。在清楚縮略詞的內涵意義后,就可以清楚明了的翻譯了。因此,可譯為:perfectionnerons le régime de séparation entre le droit de propriété, le droit de prise en charge forfaitaire et le droit d'exploitation des terres agricoles.
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原文中“五位一體”與“四個全面”的內涵意義很多,我們可以先將其直譯為法語,然后再詳細的闡釋其具體內容,這樣就更便于理解。因此,可譯為:Faire progresser de fa?on synergique les dispositions densemble dites “Plan global en cinq axes” et les dispositions stratégiques des “Quatre Intégralités”
五位一體:l'édification sur les plans économique, politique, culturel, social et écologique
四個全面:édification intégral de la société de moyenne aisance, approfondissement intégral de la réforme, promotion intégrale de la gouvernance de l'Etat en vertu de la loi, application intégrale d'une discipline rigoureuse dans les rangs du Parti.
4.成語的翻譯技巧
漢語的成語和法語的成語,有些是意義是相對應的,如:“棋逢對手”與“Bon chat, bon rat.好貓對好鼠。”對應,“說曹操曹操到”與“Quand on parle du loup, on en vois la queue.剛一談到狼,就看到了狼尾巴。”對應。這樣的成語,可以直接找到相對應的法語成語進行翻譯。但有些成語,在法語中沒有對應的成語,那么我們就要將其內涵意義解釋清楚,譯成法語。
例: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同舟共濟”是一個成語,本意是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譯成“dans un esprit de solidarité本著團結互助精神”是貼切的。
5.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
各國的政治、經濟制度、文化、歷史、宗教、風俗、習慣等各有特色,這就使得各國都有一些具有特色的語言,中國也有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詞語。譯好這類詞語對正確對外介紹中國的內外政策及國內情況非常重要,外事議員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工夫。
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
“公德”似可譯為“la morale sociale 社會道德”,但原文中更多的是指“文明禮貌”,譯為“civilité n.f.禮貌,禮儀”較好;“家庭美德”的內涵意義是家庭價值觀;“個人品德”的實質意義為“個人品質”;“向上”的意思是“進步”。因此,可譯為:faire progresser l'éducation en matière de civilité, de déontologie professionnelle, de valeurs familiales et de qualités individuelles, et encourager dans la société les comportements qui incarnent la bonté et le progrès, ainsi que la piété filiale et la loyauté envers la patrie et le peuple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法,中非之間的交流合作日益成為一種常態。外事譯員是外交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應具備過硬的翻譯能力和技巧,為外事翻譯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架起中外思想交流和溝通的橋梁。
參考文獻:
[1]程依榮.法語同義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
[2]徐亞南.李建英.外事翻譯:口譯和筆譯技巧[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1998.
[3]范仲英.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