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芳
摘 要:小說《紫色》是美國著名黑人女作家艾麗斯·沃克的經典代表作,小說通過曲折情節展現了主人公茜麗作為一名黑人女性從飽受折磨蛻變成長為一位優秀的黑人女性商人的故事。小說通過茜麗從飽受壓迫、深受種族歧視與區別對待到自我奮斗,不斷擺脫社會的固有觀念,形成獨立身份與人格的過程,展現了一位黑人女性不斷追求自我價值、反抗種族歧視的精神。這種精神對當今社會也有著重要意義,人作為社會主體受到各種因素困擾,要不斷尋求自身價值。
關鍵詞:小說《紫色》;黑人婦女;成長小說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9--01
《紫色》小說是美國著名黑人女性作家艾麗斯·沃克經典代表作,憑借這部小說獲得了普利策獎項與全國圖書獎。小說描述了主人公茜麗成長過程的中經受的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等社會問題。小說展示了茜麗作為一位黑人女性不斷尋求自我價值的過程。《紫色》中主人公的成長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童真的幻滅階段—主人公的成長階段—追求自我價值階段。本文主要結合小說以及主人公成長的三個階段進行分析。
一、童真的幻滅階段
小說《紫色》是一部書信體小說,文中的主要情節通過書信語言的方式展現在讀者眼前。整部小說共包括92封信件。92封信件中70封為主人公茜麗自己撰寫,22封信件由主人公妹妹聶蒂所寫[1]。在茜麗所寫的70封信件中,通過前20封信件可以看出當時茜麗是一個沒有自主人格,天真懵懂、任人欺凌的黑人小女孩,喜歡紫色、與其他孩子一樣喜歡打鬧。好景不長,茜麗的繼父奸污了她,并且威脅她說如果將這件事告訴其他人,他則會殺了他的母親。缺乏社會經驗的茜麗生下一兒一女后,母親因為承受不住打擊撒手人寰,缺少庇護的茜麗被迫嫁給帶有四個兒女的鰥夫,并忍受凌辱。
在此階段中,茜麗自我意識尚未覺醒,沒有形成獨立人格,也并未意識到自己受迫害的根源所在,對傷害過自己的人心存怨恨,但無力改變眼前的現實。在當今社會中這樣問題也屢見不鮮,多數人沒有找到自身的價值,不能主動尋求自身價值,對生活迷茫。
二、主人公的成長階段
在主人公成長階段,無論是小說或現實都需要在成長道路上有一位引路人,指導主人公走向正確的方向。莎格是茜麗人生中的指路人,莎格是茜麗丈夫的情人,因生病流落街頭被茜麗丈夫帶回家中,茜麗對莎格無微不至的照顧感動了莎格。莎格帶茜麗去小酒館觀看自己的演唱、為茜麗創作一首《茜麗小姐之歌》送給茜麗,帶茜麗參加社交活動。此時的茜麗感覺到自己是作為一名人真真正正的人存在社會中,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身份、第一次直面自己作為女性的特征。標志了茜麗逐漸出現獨立意識、并勇于與自己成長的環境斗爭。
這種意識覺醒,使茜麗意識到自己是作為一位女性存在社會中的。所以,茜麗選擇離家出走,遠離生活環境逐漸改變自我,擺脫男權思想的荼毒,茜麗逐漸追尋自身作為黑人女性的價值所在。在現實生活中,生活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人生中的引路人,并且需要敢于改變現狀,用自己的方式與不公平的現象作斗爭,努力追求自身的社會價值與社會身份。
三、主人公追求自我價值階段
莎格對茜麗的引導促使茜麗自我意識的覺醒,并積極主動的尋找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根據莎格的引導,茜麗學會了使用新的眼光看待目前的問題,并進行思考。當莎格發現茜麗丈夫私藏茜麗妹妹的來信時,將這件事告訴茜麗,茜麗不再是以往的忍氣吞聲,而是選擇離婚與莎格奔赴孟菲斯尋找親身妹妹。茜麗逐漸走出家庭,學習縫紉技術,并且憑借高超的縫紉技巧成為著名的裁縫,開起了裁縫鋪,并在當地成立了“大眾褲業有限公司”[2],為自己以及她的女性朋友做襯褲。最后與妹妹、兒子女兒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當茜麗走出家門的那一刻,標志了黑人女性的自主意識徹底覺醒。當她為自己以及她的女性朋友做襯褲的時候,標志了茜麗的女性意識覺醒,并勇于和社會不公平的現象做斗爭。在茜麗公司發展的鼎盛時刻,發出第一封有自己署名以及地址的信件時,代表著茜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構建了自己的社會身份,表示了黑人女性只有不斷地增加自己的閱歷,不斷地尋求自身的社會價值,在經濟上獨立,才能有真正的話語權。無論作為黑人女性或是正常女性,都需要在社會中尋找自己的社會位置,實現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對現實社會也有著一定的意義。
總結:
小說《紫色》中并沒有讓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肆意的放縱自己的天性,也并沒有將茜麗當做傳統的黑人女性代表與典范。作者以美國當時的大背景為小說的背景,描述了一個黑人女性由天真懵懂、迷茫逐漸尋求自身社會身份的艱辛經歷,為黑人女性樹立了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對當今社會女性尋求自身社會身份有著相應的啟發,是成長小說的代表作。
參考文獻:
[1]馬紅霞.《紫色》:一部黑人女性的成長小說[J].語文建設,2014(21):55+57.
[2]張煜.成為自己的救星——為自我實現吶喊對小說《紫色》中語言的思考[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5):219+221.
[3]徐洪靖.以《紫色》為例淺析艾麗斯·沃克及其筆下的黑人女性形象[J].科技風》, 2014 (8) :189-190.
[4]武海平.百衲被、襯褲和布魯斯——小說《紫色》中黑人婦女的身份尋求[J].短篇小說:原創版, 2016 (26) :57-58.
[5]余玲.點亮黑人女性的自我復歸之路——解讀小說《紫色》中的姐妹情誼和婦女聯[J].語文學刊(教育版)》, 2014 (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