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世紀80年代以來,學者們將目光逐漸焦距到句法啟動的研究上來。本文在梳理了近幾年的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之上,詳細闡述了近幾年漢語當中的句法啟動研究類型,最后展望漢語中的句法啟動在未來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句法啟動;漢語;研究類型
作者簡介:王婉如(1990-),女,河南鄭州人,助理講師,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9--01
近二十年來,關于句法啟動的研究如雨后春筍般繁榮,但是多集中為以印歐語系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我國學者對漢語中的句法啟動效應也做出了一些研究,以下將近幾年漢語句法啟動研究的視角和內容作以下梳理。
1、言語產生方面的研究
在言語產生方面,漢語句法啟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上:是否存在純粹的句法啟動;啟動句與目標句動詞一致對句法啟動的影響;概念因素對句法啟動的影響;雙語研究等。
曹賢文,牟利(2013)中,采用圖片描述范式,用漢語“被”字句,“把”字句做材料進行了三個系列實驗,研究二語漢語中的句法啟動效應。選取二十名留學生,其中十名初中級水平,十名中高級水平。20張包含施事,受事,事件的圖片由主試和被試輪流描述。實驗結果表明,二語漢語的啟動效應顯著,其中“把”字句的啟動效應比“被”字句高。后來,研究者又進行了兩個系列實驗,實驗表明二語漢語中,在漢語第二語言產出中,當啟動句和目標句動詞相同時,啟動效果顯著增強。啟動句和目標句的受事名詞一致對“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啟動效應具有一定的增強作用,但其程度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另外,張金橋,王明月(2013)中選取圖片描述范式,以“給”字句“把”字句材料,也研究了二語漢語中的句法啟動現象。將“把”字句和“給”字句的啟動效應進行對比。二語漢語中存在啟動效應,這一結果與國際上研究結果一致。那么,實驗當中,母語為漢語的被試是否也會產生啟動效應呢?查蕓蕓,吳思娜(2014)的實驗用圖片描述范式,以主動句,“被”字句和“把”字句為材料,對比了漢語學習者和母語為漢語的被試之間的啟動效應。實驗結果顯示,以漢語為母語的成年被試存在漢語句法啟動效應,其中“把”字句啟動效應非常顯著。留學生在主動句中的啟動效應明顯高于母語者,而“被”字句中,二者沒有明顯差異。比較結果還發現盡管留學生中存在“把”字句啟動效應,但與漢語母語者相比這種啟動效應非常微弱。由此可以看出“對于語言水平較低的群體,兒童及較少使用該語言的人(如二語學習者)由于相應的語言表征正在形成之中,表征較弱,因此啟動效應會更加明顯。反之,語言水平高的說話者(如成人或母語者),由于相應的語言表征已經比較穩定,反而不易受到啟動效應的影響。”(查蕓蕓,吳思娜2014)
2、言語理解方面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當中,關于言語產生的句法啟動的研究數量遠大于言語理解上的句法啟動研究。原因有二,“一是許多研究者認為言語產生和理解的機制相同,人們對正常句子的加工較快,因此很難進行研究;二是言語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言語處理的時間進程、語義處理對句法加工的影響以及歧義消除過程等方面的問題?!保n靜,2013)句子理解方面的啟動效應研究存在著幾個爭議焦點:句子理解當中的句法啟動是句法效應,還是策略或者語義效應,是詞匯驅動還是詞匯獨立的?
對此,南京師范大學的陳慶榮等,利用眼動,ERP技術設計實驗分別從不同角度考查漢語句子理解中句法啟動效應的特點和加工機制,以期解決上述問題。實驗在閱讀漢語偏正/述賓暫時歧義句以及漢語 DeP 結構暫時歧義句時,分別考察被試的眼動和腦電情況。該實驗目前僅完成實驗設計部分,暫未公布具體實驗進程和結果。而同為南京師范大學的研究生韓靜同學在其碩士畢業論文中設計進行了試驗,探討在局部歧義句的理解中是否存在句法結構的啟動效應,這種啟動效應是否取決于具體的詞匯。該實驗選取南京師范大學和河海大學28名碩士為被試,以局部歧義句為材料(經理引導企業的改革)共選取48對啟動-目標對,96個填充句,并隨機插入36個問題考察被試是否認真閱讀句子。接著,要求被試仔細閱讀每個語句,并對這些語句語義的合理性做出1-5級評定(1為非常不合理5為非常合理)。實驗分為兩組,第一組歧義句動詞相同,第二組采用不同動詞。最終,實驗結果顯示,被試閱讀理解漢語關系從句時出現了句法啟動效應,而且這種句法啟動效應并不依賴于動詞重復,是詞匯獨立的。
相較于國外的研究,我國對于漢語的句法啟動研究起步較晚,在今后的研究當中,實驗范式有待豐富;可以擴大被試對象,使用中小學生被試。希望本文能夠就未來的句法啟動研究,為其他學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曹賢文,牟蕾,漢語二語處理中句法啟動效應的實驗研究,漢語學習,2013年8月第4期。
[2]查蕓蕓,吳思娜,漢語句法啟動效應實驗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1期。
[3]張金橋,王明月,中級水平留學生漢語句子產生中的句法啟動效應,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