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桓
摘要:防范資金支付風險,保障資金安全是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首要任務。本文通過剖析國有企業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國有企業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的建議。
關鍵詞:支付風險;授權審批;防控體系
資金支付風險是指企業因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不完善而發生的不合法、不合規支付的風險。構建有效的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防范資金支付風險,保障資金安全是企業資金管理的首要任務。
一、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的主要內容
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是企業為防范資金支付風險而構建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業務流程及控制程序的總和。在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中,規章制度是基礎,是資金支付必須遵循的準則和規范;業務流程是保證,是資金支付必須履行的步驟和過程;控制程序是關鍵,是確保資金支付遵守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的控制措施。規章制度、業務流程和控制程序三者環環相扣,共同防范資金支付風險。
二、國有企業現有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的不足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在資金支付管理方面的內部控制得到普遍加強,資金支付的授權審批制度、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等制度基本確立,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初具雛形。但從媒體最近披露的多起貨幣資金違法違紀案例來看,國有企業的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仍然存在明顯不足。
(一)資金支付授權審批制度存在缺陷
雖然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按要求制定了有關的資金支付授權審批制度,但制度設計不合理,與業務流程整合不到位等問題仍然突出。
1.分級授權審批制度設計不合理
資金支付分級授權審批制度要求企業將所有支付業務劃分成不同的級別,并將不同級別的支付審批權限授予不同級別的人員。國有企業在設定具體的分級授權標準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為了貪圖方便,不考慮不同業務的性質和風險特征,簡單地按支付金額大小劃分成兩至三個等級進行授權;二是對業務性質和風險特征判斷不準確,未能對業務進行合理的歸類和分級;三是分級標準不統一,分級金額設置不合理,未能實現分級授權審批的效果;四是分級未能囊括所有業務類型,導致部分業務的審批權限缺失。
2.授權審批制度缺少對大額資金運作事項的特別要求
《關于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意見》(中辦發[2010]17號)明確指出,大額資金運作事項需要堅持集體決策原則,防止個人或少數人專斷。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的資金支付授權審批制度都缺少對大額資金支付的特別要求。
3.授權審批制度與業務流程脫節
資金支付授權審批制度要與企業的資金支付流程相匹配。大部分國有企業的資金支付授權審批制度僅對不同業務類型設定了不同的審批權限級別,沒有對整個資金支付流程進行設定和規范,也沒有對不同類型的資金支付需提供的原始票據做出規定,更沒有對預算前置要求做出規定。
(二)支付流程設置不合理、不規范
完整的資金支付流程包括資金支付申請的提出、業務部門負責人的審核、財務人員的審核、財務部門負責人審核和審批、公司領導層的審核和審批、出納按單付款等環節,并且每一環節都有明確的標準和要求。目前,部分國有企業的資金支付流程仍過于松散,各環節間銜接不夠緊密順暢,存在審核和審批環節缺失或重復的問題。
(三)控制程序缺失或不完善
制定和完善資金支付相關的規章制度,規范支付流程,只是控制資金支付風險的第一步,采取必要的控制程序,保障每一筆資金支付都按制度規定的要求和程序執行才是關鍵。部分國有企業因重視不足,未采取有效的控制程序,致使規章制度被束之高閣,業務流程形同虛設,資金支付風險隱患重重。另外,還有部分國有企業雖建立了相應的控制程序,但因控制手段落后,全憑人工判斷,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錯。
(四)制度、流程和控制程序未能形成完整閉環
部分國有企業在制定資金支付的相關規章制度、業務流程和控制程序時缺乏統一的規劃和考慮,制度、流程和控制程序未能形成完整的閉環,沖突和不兼容的情況時有發生,無法有效防范資金支付風險。
三、完善國有企業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的建議
為防范資金支付風險,國有企業應當以內部控制要求為引領,以資金支付授權審批制度為核心,以資金支付流程為主線,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內部控制,構建全面的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
(一)構建科學、合理的資金支付授權審批體系
構建科學、合理的資金支付授權審批體系是構建全面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的核心和關鍵。建議國有企業以合法、合規和風險可控為立足點,按步驟構建資金支付授權審批體系。
1.以企業實際出發,科學設計資金支付授權審批體系的層級結構和業務流程。層級結構一般以兩級或三級為宜,其中由財務部門負責人、企業分管負責人和企業總負責人組成的三級結構最為常用。業務流程設計方面,應以滿足內部控制要求為前提,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2.合理劃分支付類型。根據各類業務的性質、重要性、發生頻率、風險特征等屬性進行分析和歸納,最終將所有涉及資金支付的業務歸并為若干一級支付類型和二級支付類型。需要強調的是,最終確定的支付類型需要囊括所有可能涉及資金支付的業務類別,不得遺漏。
3.合理確定各支付類型的授權審批限額。企業應根據內控要求、各支付類型特征及最近3年實際的支付情況等確定各審批層級對應的授權審批限額。授權審批限額的設置應該在集權與分權中找到平衡,既要能平衡各審批層級的工作量,減輕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工作負荷,又要能避免權力過度集中,防范資金支付風險。
4.合理確定大額資金運作事項的標準和支付要求。資金支付授權審批制度應該對大額資金運作事項的具體類型和金額標準做出規定,并應明確大額資金運作事項應在取得企業黨組或管理層集體決策批準文件后方可申請支付。
5.明確資金支付的預算要求和原始票據要求,規定對無預算、超預算和原始票據資料不齊全的支付申請一律不得審批和支付。
(二)優化資金支付流程
企業應對現行的資金支付流程進行全面梳理,以授權審批制度為核心,識別并把握關鍵控制節點,對不必要的流程進行兼并,對缺失的流程進行補充,確保支付流程既能滿足內控要求和風險防控要求,又能減輕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
(三)完善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
企業應識別資金支付業務中所有的關鍵控制節點和控制要求,制定對應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確保每一筆資金支付業務都遵循制度規定和流程要求。如果條件允許,建議企業通過信息化系統將資金授權審批制度的控制要求和審批權限固化在資金支付審批流程中,實現系統自動判斷,減少人工判斷,提高資金支付審批流程的運行效率,降低資金支付風險。如果條件不允許,則建議企業將對應的審批節點和審批層級固化在審批表格上,提高各級經辦人員和審批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支付風險防控能力。
(四)風險評估與持續改進
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構建后,企業應定期或不定期地評估有關資金支付的制度規定和業務流程是否得到有效的執行,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是否適當有效,并適時采取改進措施。
四、結語
國有企業現有的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未能有效防范資金支付風險。建議國有企業通過完善資金支付授權審批體系,優化資金支付流程,強化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等方式,完善資金支付風險防控體系,提高資金支付風險防控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向坤.談企業資金分級授權體系建設[J].中國總會計師,2017 (11):130-131.
[2]符群力.論企業資金管理與資金支付風險控制與防范[J].新西部,2013 (21):88-101.
[3]徐有情.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財政監督,2017 (10):104-108.
[4]劉清國.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7 (6):2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