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菊

摘要:新興服務型企業是多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提供滿足社會高層次、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服務的企業。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有力支撐。建立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可從財務部門的定位、崗位職責的明確和優化、規范的財務核算、加強服務成本管控的角度進行說明。
關鍵詞:新興服務型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合理;有效
新興服務型企業是提供高附加值,能滿足社會高層次、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企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經濟的出現、消費結構的升級,許多傳統服務企業逐步提升為新興服務型企業。新營銷模式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必然逐步合二為一,而傳統服務企業轉型過程中,普遍存在財務部門定位不清,崗位職責不明確,遇到新事物新問題崗位之間或部門之間互相推諉,財務核算體系不完善,核算方法不科學或不規范,缺少有效監管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建立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本文分別從:財務部門的定位、明確并優化崗位職責、規范財務核算;加強服務成本管控的角度出發,說明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
一、明確財務部門的定位、明確并優化崗位職能、規范的財務核算是建立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的基礎
實際工作中,企業財務管理應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經營管理水平相匹配或略微超前,如果太超前或滯后反而會影響各項工作的開展和公司的發展。同時,根據企業的發展和經營需要,應及時調整優化財務管理體系。
(一)財務部門的定位:服務的部門、監管的部門、建議的部門、發展中的部門
服務的部門:從企業經營角度出發,財務部門應首先明確自身是為公司管理服務,為項目經營服務、與各部門溝通協調的部門。
從財務自身管理出發,財務信息真實準確、信息及時、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礎。
監管的部門:應建立健全公司各項財務規章制度。財務人員根據各項財務制度以及控制指標,對資金、存貨、往來、成本、收入、費用、利潤等財務指標進行事前預算、日常控制、事后考核,通過財務分析,與其他部門的溝通、落實并糾正指標執行偏差,達成經營目標。
建議的部門:財務部門通過分析、收集行業信息、國家的各項產業和財稅政策,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內控實施、發展戰略及時提出專業化建議。
發展中的部門:財務部門應根據國家各項法規政策及時更新業務知識,根據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及時優化調整財務管理體系。
(二)明確財務崗位的職責,逐步優化崗位設置
首先,根據公司現有情況設置財務基礎崗位,明確各崗位的相應職責、工作實效,盡可能將財務工作內容具體化量化。其次,根據公司發展戰略,保證內控制度的有效實施,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逐步優化崗位設置。
以某A公司為例說明,某A公司原有經營范圍是:經紀中介公司,以提供中介服務為主業,公司成立初期目標: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做到收支持平略有盈余。通過幾年的發展,公司業務范圍逐步發展為:依托互聯網平臺,開展物業托管,提供物業長短租服務、提供旅游產品+住宿預訂服務,所有交易基本在線上完成。現在,企業正引進計算機人才,希望通過開發企業自有的營銷平臺,自有的軟件技術,轉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原有財務崗位的設定:財務主管、財務助理、出納。財務工作僅限定在財務日常核算范圍。
公司業務提升后,財務部門優化了崗位設置及職責:
1.財務經理1名,主要職責:各項財務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制度的執行情況;預算指標及報表的編報,成本考核指標的確定與管控,公司整體運營情況的分析。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及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
2.往來會計1名,主要職責:負責物業托管方、各大網絡平臺賬務結算及核對,每日平臺產品預定單審核并結算工作。按規定時間提供往來結算報表。
3.成本控制會計1名,主要職責:審核各類報銷付款單據,并編制憑證和報表,負責各項稅務資料的領用報送工作。核算每月各類收入,根據配比原則編制各類收入成本核算表以及分析報表,各類合同、資料的歸檔管理。
4.出納1名。主要職責:除傳統出納的職責外,新增職責:每日與網絡平臺核對線上預定服務費,并編制相關日報表。
(三)規范財務核算工作
服務性企業經營范圍比較廣泛,業務流程和財務核算存在脫節,突出反映在:數據缺乏共享,部門之間溝通不到位,信息鏈斷裂。財務人員對業務流程不了解,科目設置缺乏統一性,導致后期數據統計分析難度大。
規范的財務核算,從信息共享,充分利用財務軟件開始。首先,公司設定各業務崗位的權責和統一的業務流程,并要求業務部門嚴格執行,保證業務處理流程與財務核算流程高度協同。其次,財務部門所有崗位應充分了解各科目核算范圍和內容,各項業務范圍和流程,保證核算口徑前后期統一。實際工作中,將公司經營業務劃分成項目大類,分別核算項目收入,并配比成本費用進行核算管理,保證各項目經營成果清晰明了,同時,也為公司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二、服務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控的方法
新興服務企業經營多以市場為導向,將個性化服務與經營效益相結合,尤其對市場價格變化、顧客需求反映敏感。同時,因經營模式靈活多變,往往衍生出各種附加增值服務收入。因此,建議以有競爭優勢的價格和企業預期的目標利潤倒推出目標成本。其中關鍵步驟是:(1)全面收集行業競爭對手的價格和顧客可接受的價格,并逐步建立相關資料數據庫或建立趨勢變動表。(2)確定各項目目標利潤。(3)將倒推出的目標總成本按比例、按成本細項,逐步確定出各項成本費用指標數,并下達執行部門按相關指標執行,并實時考核。
以某A公司的“物業托管”項目具體說明,其經營特點是,公司通過大量收集的物業托管資源,為業主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取得了物業托管收入,同時,拓展出物業長短租附加增值服務。根據目標成本控制法,先行確定企業預期利潤大約占該項目收入的12%,再扣除預留5%作為不可預測成本支出,該項服務成本預計83%,具體各項成本占收入比率如表1:
執行說明:本表各項成本支出均含附加增值業務發生的成本,業務人員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需要將主業收入及附加增值收入分別報價,各項配比成本支出對照上表比例執行。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節約成本的按公司考核標準給予獎勵。執行過程中,出現為拓展客戶預計成本超標,但后期業務可形成規模的情況,需具體負責人出具項目測算表,報公司相關領導審批同意后,方可執行。
(二)實時控制各項成本費用,并及時糾正偏差
服務型企業的成本費用主要有人工成本(含外聘勞務費),物料采購和能源動力消耗,辦公物業租賃費,資產折舊攤銷,后勤管理費用等。
(1)人工成本及外聘勞務費用的控制。服務業產品生產與消耗基本同時發生且不能存儲,如果發生無效生產則出現損失。外聘勞務費用大致可理解為公司臨時人工短缺而支付的人工費用,而服務業的利潤空間很大部分來自于工作效率提高,人工成本降低。因此,提升公司利潤空間,必須加強人工成本及外聘勞務費用的管控。首先,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對公司崗位進行測評,定出基本人員編制。業務部門制定崗位工作量,建議工作量定為:基本飽和。其次,人力資源部門編制出全年人工預算,并將預算細分到每個月。財務部門每月根據人工預算、工作定額、項目人工成本預算,與實際發生額對比,分析節約或超支的原因,業務部門采取相應措施改進,提高工作效率。
(2)物料和能源動力消耗控制。新興服務企業多依托互聯網平臺完成營銷過程,因此,物料和能源動力消耗部分較少。日常管控應多注意物料保管、存儲、回收及再利用,能源動力消耗應事先制定消耗定額,將費用歸口到具體管理部門,對比消耗定額分析偏差原因,做好節能提效的工作。
(3)物業租賃費及資產折舊費。這兩項費用支出可視同公司的固定成本進行管理,在項目管控中分配進入項目成本。
(4)后期管理成本一般占總收入10%較合適,該部分主要是管理服務部門的日常支出,應年前編制好費用預算,歸口到相關部門管理。
總之,新興服務業的迅猛發展,對財務部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財務管理職能應根據行業發展,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逐步完善和優化,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