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治欣
【摘要】新課程理念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各個年齡階段和各門學科的教學中都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且從效果上看也是比較明顯的。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筆者創新性地實施了三人制互助合作小組,并且就分組的過程以教學開展的過程進行了探索和思考。本文主要基于三人互助合作學習小組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進行實踐探究。
【關鍵詞】三人互助合作學習小組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085-01
在學習過程中根據一定的原則,教師將學生們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改變學生學習過程中“各自為戰”的弊端,讓學生們在相互協作中實現互助提高,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討論式、交際化,在學習的實質上培養學生們探究化、合作化的學習模式,增強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參與環境,讓學生們在小組目標導向的指引下做好內部成員的分工、明確各自的職責并能夠實現補充與促進,實現達成學習目標與感受快樂學習的雙贏。
一、探究合理分組,實現學習的有效互助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按照“2-5”人為一組的小組分組策略,筆者通過長時間的探索與實踐,嘗試過2人、3人、4人一組、5人一組等,人數太少難以實現多種優勢的有效整合發揮,而人數過多則會造成部門同學的“閑置”,最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內部討論與交流合作的表現及其取得的實際效果,最終發現3人為一組最為合適,在三人中,一人為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一人為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習,而另外一人學習基礎相對較差。筆者綜合學生們前兩個學期的學習成績及學生們平時的學習表現,按照蛇形分組的標準進行分組,并且結合學生們各自的性別、性格、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交流能力等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就有效地保證了每一個小組內部的異質化,同時也保證了每一個學習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同質化和均衡化,便于教師針對每一小組進行科學化的評價,也能夠讓學生們沒有異議。
二、明確小組分工,實現學習的合作交流
“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問題有時也會一定程度上存在,但三人制合作學習小組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習中等和學習較差的學生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存在依賴性,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布置的任務布置到學習小組之后,往往大部分的發言、匯報等任務都會轉移到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身上。為減少和防止類似情況的發生,在教學中筆者明確了“中等學生擔任3人小組的組長,讓差生進行學習成果匯報,而優秀學生在其中起輔導和支持,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角色轉換”的指導意見。在具體的組織實施上,在詞匯的拼寫中,其中一人說漢語,而另外兩人一個先默寫對應的漢語,另外一個則是在之后讀出對應的發音,然后交換進行。在朗讀開展過程中,結合當前英語教材分角色地進行。在針對教師布置的合作學習任務上,其中一人負責統籌、協調,并負責最終的交流匯報,另外兩人一人負責對原有的課堂筆記、資料等進行查閱,另外一人負責資料的整合,三人相互幫助、相互配合,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也是對彼此之間的思路、意見等進行充分的討論,相互吸取精華,有效彌補缺陷和不足。
三、強化教師監管,實現學習的有效推進
當前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們反應較為集中的問題就是學生們借小組合作學習之機,在課堂上進行聊天的問題。為最大限度地規避這一模式教學中的薄弱環節,筆者強化了對每個合作學習小組的監管,在學生們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筆者在教室內進行來回“踱步”,以實現對學生們的有效監管,同時,筆者還會臨時性地加入到某一個小組之中與學生們一起進行交流或探討,主要目的在于對于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情況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數,對于其中的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為學生們提出指導和點撥,對于學生們在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校正與引導。在對于合作學習的評價之中,也是堅持小組綜合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從最終的合作學習效果、合作學習中交流的過程、小組學習中個人的作用發揮、學習思維方法等的創新等多個層面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通過三人制合作學習小組的推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度提升了,課堂的參與度明顯增強了,學生們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整個英語課堂中學生們的學習始終處于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在今后的教學中,筆者還將對三人制互助合作學習小組的模式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努力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們學習自主能力的培養上、學生們的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上得到不斷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天帶.小組互助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4(30).
[2]鄭妍芳.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施探究[J].學周刊,2012(1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