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一花
【摘要】本文通過在教育過程中的案例描述和案例分析,闡述了轉化后進生應先從“益友”開始,走進學生心里,讓學生信任、接受老師,才能接受老師的教育,并能達到比較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后進生 益友 持之以恒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61-02
【案例描述】
接手新班時,我班某同學在自我介紹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都是垃圾,我也是垃圾。”這句話給了我不小的震憾。于是,我開始關注他,基本上掌握了一些情況:上課無精打采的,老是想睡覺;在課堂上起哄,筆記也不肯記,作業也拖拉;自修課喜歡講話。但是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在班級中人緣挺好。
我就思考用什么方式來和他交流,才能產生更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先找了張凳子,讓他坐下來,他有些驚訝。我微笑著說:“我發現呀,你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據老師的觀察,你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想想是不是你在班級里的人緣挺好的?”
他抓抓頭,不好意思地說:“被你這么一說,好像是那么回事啊,呵呵?!?/p>
我接著說:“但你也有缺點,老是會犯錯誤,是吧?能和我說說嗎?”
“說實話吧,我覺得我們之間有代溝,你們總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我們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做法?!?/p>
我接著幫他分析:“你們都覺得自己是大人,能處理好事情。但有時真是個孩子,有時處事不計后果,沖動,情緒難以控制?!?/p>
他點點頭;“說實話,現在的我們都挺叛逆的?!?/p>
“嗯,老師明白這是你們這個年齡的特點。但你能變得更加優秀。希望你能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學會做人做事,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你在人際交流上是比較突出的。我看好你?!?/p>
“真的啊,從來沒有老師這樣說過?!?/p>
“你完全可以在這方面大顯身手。以后我想要給你委以重任,讓你協助老師管理班級,行嗎?”
“老師,我真行嗎?”他非常驚訝。
“呵呵,你肯定行,我可是相信我的眼光。”
他非常振奮,說:“既然老師看得起我,那我就試試看吧?!?/p>
“希望你在管理能力上能得到更大的鍛煉。但是我要對你提要求,你平時的一些壞習慣得改改,要不然你在管理時就沒有說服力。別人不會信服你的,你說是嗎?”
“好的,我會注意的,老師,你看我以后的表現吧。”此時的他已完全是另一種精神面貌了,讓我看到了希望。
有一次,我接到一個他發給我的短信,上面寫著:“老師,我們能像朋友一樣嗎?”這正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契機。隨著“朋友”式的交流不斷深入,我發現他在我的課堂上開始記筆記了,上課睡覺的現象也有所好轉。當然要從根本上改變他的壞習慣,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我不會放棄,我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
【案例分析】
在德育工作中,后進生的教育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們要走進他們的心里,讓他們愿意接受我們的教育。我認為,要從“益友”開始,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微笑面對學生
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有感情的人,而不僅是一架教書的機器。如果學生畏懼老師,則必然會妨礙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老師在課內外應多一些微笑,對學生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我們教授的不只是知識,還應該有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善良、寬容、友情等等。
二、學會“換位思考”
對于如何改掉學生的壞習慣,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欲速則不達。要經常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考慮,常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去思考、體驗,這樣學生才會信賴你,向你敞開心扉,教師也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老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從思想上先著手,才會使他慢慢地改掉壞習慣。
三、尊重學生,從“益友”開始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他們需要老師的尊重、愛護和幫助。善于做學生朋友的老師,有哪個學生不喜歡呢?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講究方法和技巧、這需要老師在學習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總之,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是作為一名教師最感到快樂的事。
四、“坐下來”溝通,多鼓勵
在教育時可讓學生先坐下來。在學生看來,站著的時候是被批評教育,坐下來時和老師是溝通交流,從心理上來說,更容易接受這種方式。在溝通時,多指出他的優點,給予強化和鼓勵,他便會增強自信心,朝好的方面發展。
五、持之以恒,不離不棄
學生的壞習慣一旦養成,要糾正過來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需要老師有耐心、持之以恒。在轉化過程中,學生會受一些外在因素以及內在因素的影響而行為反復,要對他有信心,不放棄他。他一點一滴的進步都非易事,要及時給予鼓勵與支持。
參考文獻:
[1]熊華生. 班級管理智慧案例精選[C].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