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新醫改的深入推動,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備受關注,且財務管理主要涉及到了短期目標、中期目標以及長期目標,是公立醫院發展的重要保障。現階段在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層出不窮,需加以分析與研究,并制定切實有效的對策,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公立醫院的創新發展與進步。故此本文著重探究了現階段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醫改;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對策
從整體角度分析,在公立醫院的發展中,財務管理涉及到的內容眾多,包括醫院日常運營以及各項業務活動所涉及到財務活動,現階段就醫難、就醫貴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且公立醫院并沒有將自身的公益性與服務性充分發揮出來,還有便是國家相關部門財政支持力度不夠,所以無法提高財務人員的積極性,所以在此發展背景下需要多角度的分析與研究,探究財務管理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真正實現我國公立醫院的創新發展。
(一)財務管理提高醫院管理效率
在醫院的發展進程中需要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監督體系,其中財務管理能夠促使醫院在生產經營中得到可持續發展。一般而言,醫院在根據時代發展背景下完善各項監督體系,并且應用多項資源,實現經營與管理的優化,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本質上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
(二)財務管理可以控制醫院成本
毋庸置疑,在醫院發展中影響財務管理效率的因素眾多,有宏觀因素也有微觀因素,有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比如像員工工資變動、市場供需關系變化等等,但是從嚴格意義上分析,對其利潤造成影響的因素則是成本,在醫院的發展中財務人員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對成本加以控制,實現服務成本的控制、各項費用的控制、研發費用的控制等,以此起到降低醫院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的基本目的。
(三)財務管理提升醫院資金管理水平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醫院的發展中資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資金是醫院發展中的基礎,其中要想得到創新發展,那么則離不開雄厚的資金,所以積極做好財務管理可以提高醫院資金管理水平,且醫院的財務管理人員要立足現實,對市場加以分析與研究,綜合統計各項數據,對資金合理分配,以此提高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保證資金流的通暢。
筆者經過歸納與整理,從多個角度加以分析與研究,對現階段新醫改背景下我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加以分析與研究,并概述為以下幾點。
(一)缺乏完善的資金使用監管制度
眾所周知,在傳統醫院的發展中,其管理模式是以科室為主要單位的,這種情況下會導致醫院財務管理缺乏系統性、控制性以及全局性,且因為受到諸多因素所帶來的影響,監管制度不健全,尤其在引進新型醫療設備或者對設備加以維修的時候,導致資金管理受到影響,各類違法亂紀現象層出不窮,這樣一來則嚴重制約了醫院資金的整體使用效率,也對醫院財務管理的有效發展造成制約。
(二)缺乏明確的醫院內部成本控制管理體系
就目前而言,大多數醫院成本管理并沒有相應的職能機構加以負責,會讓資金分配模式逐漸取代成本核算,甚至在發展進程中對醫療服務過程中的成本管理加以重視,并沒有多角度的分析與研究,導致后勤行政服務成本造成忽略,且藥品、設備、物資等成本管理不符合相關要求,并沒有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體系,長此久往,不僅無法形成統一的操作方式與操作流程,甚至還會衍生其它問題的發生。
(三)缺乏有效的預算管理方法
預算管理關系到了醫院的發展與進步,尤其是對醫院的經濟活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醫院財務管理中,因為大多數醫院的管理者與領導者沒有認清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對后期開展醫院預算管理造成影響與制約。還有一點是部分醫院雖然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制定了切實有效的預算編制,但是卻未得到有效落實,所以會或多或少影響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筆者經過調查與分析,大多數醫院雖然制定了預算管理體系,但是缺乏可行性,導致預算結果與醫院發展目標之間存在偏差,甚至因為財務部門在預算以及財務管理中會利用上年度的財務數據進行本年度的預算編制,導致預算目標與實際情況存在問題。
(四)管理者與財務人員素養過低
就目前而言,大多數醫院管理者與財務人員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并沒有對醫院的公益性加以重視,尤其是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僅僅對成本核算工作加以重視,但是卻沒有對其加以監督,在受到自身職業素質以及職業能力的影響下,未從全局對醫院財務管理體系有所了解。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醫院管理人員因為受到自身因素的影響,會認為醫院的財務管理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與其它科室沒有太大的聯系,所以則導致醫院財務管理抗風險能力比較低。
在上文中筆者從多個角度對醫院財務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與討論,并分析了積極做好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從新醫改角度出發,制定完善的發展對策,真正發揮出財務管理的作用,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增強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
(一)制定有效的預算管理制度
在新醫改背景下積極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已經成為了當前的關鍵所在,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時候,每一位財務人員均需要清楚的認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不僅可以起到抗風險的能力,并且也能夠提高自身效益,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醫院需要加強重視預算管理,并且對各個科室部門的財務信息加以了解,真正利用財務預算將醫院財務狀況加以分析。與此同時,筆者認為,預算部門還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對影響醫院經濟運行的各項因素加以分析,特別是近幾年出臺的藥品、衛生材料價格政策的影響,對年度財務進行精心預算,從而真正保證醫院年度工作的有序開展,當然,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醫院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做好醫療服務,尤其是需要對醫療支出計劃加以科學分析,真正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
(二)制定全面的財務管理制度
在當前的發展背景下,需要嚴格按照實際的發展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并且實現醫療流程的規范化,進而形成科學且合理的財務管理體系。當然,為從根本上增強醫院財務管理的效率與水平,要做好財務人員自身素質的培訓,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各項培訓與再教育,根據現狀制定完善的績效體制,做好考核制度,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技能,讓財務人員在工作崗位上樹立正確觀念。還有一點是需要讓財務人員將自身的各項職責充分發揮出來,編制財務報表,便于管理者根據數據進行分析,做好決策。
(三)制定有效的財務內控制度
因為受到新醫改所帶來的影響,大多數醫院在發展過程中會積極參與到醫療服務行業的各項競爭之中,所以會導致醫院財務風險的發生,在財務管理的時候需要健全完善的財務內控制度,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要求,對醫院層面、業務層面分別進行內控風險評估,通過了解目前各層面內部控制工作的總體情況,梳理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和完善情況,對醫院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搭建,將內控體系分為對醫院層面內部控制五個方面、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的六個方面,并再造業務流程及控制程序、風險點控制方案,制定符合醫院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手冊。
在新醫改的深入推動下,公立醫院需要加強分析與研究,尤其要對財務管理加以重視,并且還需要從整體角度出發,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各項問題,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包括制定完善的財務內控制度、財務預算制度、財務管理制度,促進公立醫院健康運行。
參考文獻:
[1]鄭麗敏.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5 (12):94-95.
[2]李云峰.新一輪醫改背景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思考[J].經濟師,2016 (01):148-149.
[3]李鵬.新醫改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探析[J].金融經濟,2016 (02):233-234.
[4]曹偉.“藥品零差價”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當代經濟,2017 (03):44-45.
[5]伍潔,李智.新“醫改”政策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水平評價體系研究——以三甲醫院為例[J].上海經濟,2017 (06):80-90.
[6]楊仁勇.我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3 (24):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