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勛
摘要:按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要求,準確的判斷適用該項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地質勘查科研項目及其實施主體。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財稅法規的要求對研發費用進行單獨核算,準確的區分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正確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及時整理稅務申報備案材料,使地質勘查科研項目能夠準確的享受稅收優惠,激勵企業不斷增加地勘科研投入,貫徹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關鍵詞:地勘科研項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界定;核算與申報
為鼓勵科技創新,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稅務部門近年來不斷調整完善鼓勵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作為在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地質勘查工作,在進行科研創新時如何能夠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進而更好的營造科研氛圍,激勵自主創新,深入推進實施“三深一土”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戰略,結合稅收政策執行指引以及地質勘查科研項目的自身特點,現進行以下的探討。
加計扣除是企業所得稅中以稅基式優惠的一種方式,是按照稅法的規定在納稅人實際發生支出數額的基礎上,再給以加成一定比例,作為納稅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對納稅人的研發支出實施加計扣除,稱之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按照目前的企業所得稅規定,企業為了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8年7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上提出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
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可以使企業在進行科技研發的同時享受到所得稅減免的優惠,降低資金流出,進而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推動企業不斷的創新發展。
要判斷地質勘查科研項目支出是否可以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就要首先判斷其是否符合稅法中對研發活動的認定標準。財稅[2015]119號文件對企業研發活動的界定為: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
地質勘查科研項目具有極其鮮明的行業特色,這是由地質勘查工作的研究對象和技術方法等因素所決定的。地質勘查的種類廣泛,按照不同的目的可分為礦產地質勘查、水文地質勘查以及工程地質勘查等等,但都是根據任務要求,按照科學的程序,以地質觀察研究為基礎,選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或方法,通過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工作量,獲得較多、較好地質成果。地質勘查工作中選用的技術手段或方法一般有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探礦、鉆探、坑探、采樣測試、地質遙感等。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地質勘查科研項目一般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企業為獲得地質找礦的新理論,創新性的運用地質找礦技術,或者找礦新方法等而進行系統研究工作的科研項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成礦理論具有多解性和區域性,這種科研項目投入與產出的轉化呈現極其強烈的不對稱性,這就有別于其他行業產品的研發工作,企業在向稅務部門進行優惠備案時應從地勘科研特殊性方面予以說明。第二類是對地質勘查運用技術裝備的創新開發,如研發更新探礦設備、軟件,或創新勘探設備的使用工藝等。第三類是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以及與其相關的活動。以上項目可單獨進行科研創新,也可系統性的進行創新活動,實踐中可對比研發經費的政策標準來判斷是否可以適用加計扣除。
要注意企業發生的日常經營過程中知識性、技術性活動不屬于稅收意義上的研發活動,其支出不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地質勘查科研項目要體現出與“對現存產品、服務、技術、材料或工藝流程進行的重復或簡單改變”等一般技術活動的不同。在地質勘查科研項目立項,任務書及設計書的編寫,科研報告編寫與項目審查驗收時要體現出研發活動的創造性、技術、工藝的實質性改進等內容,以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要求。
如果企業進行的是一般性的地質勘查技術總結等研究工作,則不能作為地質勘查科研項目適用加計扣除政策。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屬于企業所得稅方面的優惠政策,財稅[2015]119號文件放寬了研發活動適用范圍,企業只要不屬于不適用加計扣除的行業,其發生的研發活動均可以加計扣除納入到優惠范圍里來。但需要注意的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單位必須是居民企業,且企業的會計核算健全,實行查賬征收并能夠準確歸集研發費用;如果該企業是以核定征收方式繳納企業所得稅則不能享受此項優惠政策。
生產經營中需要進行地質勘查科研工作的企業一般屬于《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4754-2017)》中的“采礦業”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符合適用加計扣除的行業要求;但如果企業的主營業務被稅局機關認定為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行業的業務,則不能享受此優惠政策。在賬務管理上,企業要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財務核算,明確研發費用的確定標準,嚴格與生產經營費用進行區分,合理歸集各項費用支出,才能享受稅收優惠。
(一)地質勘查科研項目經費應單獨核算
企業應按照會計準側的要求,進行地質勘查科研項目研發支出的會計核算,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應分別入賬,真實反映地質勘查研發費用的支出,比如應明確參與研發的人員、設備等。如果地質勘查研發活動中的人員、設備儀器、無形資產等同時承擔經營管理活動或多個科研項目,企業應對此類人員活動情況及儀器、設備、無形資產的使用情況做好記錄,并將其實際發生的費用支出按工作量、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多個項目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進行合理分配的費用不得加計扣除。
(二)符合加計扣除政策的研發費用要準確歸集
企業要按照國家稅務總局2017年第40號公告的要求對享受加計扣除的地質勘查科研項目研發費用進行歸集。各項研發活動支出要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做好日常核算,期末將可加計扣除費用的實際發生額準確歸集。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如果開展多項研發活動,則應按照研發項目設置核算科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三)準確判斷區分研發項目的階段支出
地勘科研項目研發費用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地質勘查科研項目立項時,應組織專家團隊判斷預期的科研成果是否滿足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如預期能形成無形資產,在開發階段的支出可資本化,最終確認為無形資產;如預期不能形成無形資產,則作為研究階段支出計入當期損益。地質勘查科研項目跨年開展,不影響研究階段支出的當期結轉,企業可按項目設立輔助備查賬記錄科研支出的整體情況。
(四)正確填寫研發支出明細賬,及時上報備案材料
地勘科研項目的開展形式一般有企業自主研發、委托外部研發、合作研發及集團集中研發,應按不同的形式填寫研發支出輔助賬。每年年末,企業要匯總分析研發費用支出情況,并填報研發支出輔助賬匯總表,在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同時隨附注一并上報。
由于地質勘查行業自身的特殊性,地勘科研項目執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應按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執行指引1.0版》的要求,整理企業留存的各項備查資料。
(二)企業應對地質勘查科研項目進行立項,并出具項目計劃書和企業有權部門關于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項目實施過程中各項資料應該完備。
(三)企業可參照國土資源、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方面的規定,制定自身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并加強對研發項目支出的核算管理。
(四)地勘科研項目無需事前通過科技部門鑒定,但要符合科技部門的相關認定標準。在申報稅收優惠過程中,企業要做好與主管稅務部門的溝通工作。
隨著稅務機關對研發經費加計扣除政策的不斷優化,提高了稅收政策的確定性和透明度,使優惠政策落地生根,幫助企業更好的享受政策紅利。而地質勘查企業也要加強科研項目管理工作,正確的運用優惠政策,加大科研開發投入力度,保持科技創新活力,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為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參考文獻:
[1]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執行指引1.0版.2018.
[2]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國土資發[2008]191號.
[3]孟琪,錢麗蘇.試論地質勘查科技創新體系之構建[B].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