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摘要:隨著環保形勢的日趨嚴峻,政府對于污水處理行業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也在不斷增加,其中稅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作為環保企業,稅收政策的變化對其經營發展、技術革新、盈利能力等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將著重分析現行稅收政策對污水處理企業的影響,分析其中的優勢和困境因素,并結合企業經營實踐提出困境突圍的可行對策。
關鍵詞:污水處理企業;稅收政策;優勢與困境
(一)增值稅
2008年12月,政府下發《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規定污水處理企業可免收勞務增值稅,同時免稅范圍有所擴大,只要污水處理企業達到城鎮污染物排放標準,那么都可以獲得免征增值稅優惠。同時,還有部分城建稅、教育附加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免。2015年6月,國家再次調整勞務增值稅目標,污水處理免征增值稅政策被取消。2015年7月,國家針對污水處理行業財務增值稅即征即退70%政策,企業需要承擔30%的增值稅,還需要繳納全額隨征附加稅費。減免稅條件是污水處理后質量需符合GB18918—2002指標。
(二)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污水處理廠從第一個納稅年度,三年內可以享受免征所得稅優惠,第四年到第六年,則享受所得稅50%優惠。同時,企業在設備投資中,環保設備投資金額可實現所得稅10%的減免優惠。眾所周知,在污水處理企業中,環保設備購置將使用一筆不菲的開支,占企業固定資本成本投入的很大比例,如果能夠享受設備購置金額10%的所得稅減免,那么企業將獲得更大的資本流通空間,對于提高企業經營收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如果企業設備抵扣一次未完成,那么還能在后續的五個納稅年度實現結轉抵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污水處理企業環保設備購置屬于政府撥款,那么這部分資金將不納入所得稅抵扣范圍。對于污水處理企業來說,這些稅收政策的優惠抵扣可以疊加,企業能夠同時享有上述兩項稅收優惠。因此企業在環保設備購置中要選擇資質良好、能夠開具增值稅票的供應商,保證企業設備購置之后用于污水處理,處理質量和操作安全全部達標。
(一)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
2015年7月,國家下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對于污水處理企業來說,該文件的出臺意味著以往免征增值稅改變為即征即退模式,再生水退稅額度為50%。污水處理退稅為70%,也就是說企業可以獲得70%的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這一政策的出臺對企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企業利潤有所下降。在新政策影響下,企業的稅負將有所增加。從2015年6月之后企業需要繳納增值稅,核算數據為污水處理行業企業實際發生金額計算得出。假如增值稅從原來的全面免稅變更為即征即退70%,那么水費收入將縮減17%,利潤總額將下降5.1%。二是增值稅即征即退70%的政府退稅期大約在3-6個月,如云南地區退稅時效為3個月,貴州地區為6個月,因退稅跨期長導致企業資金占用成本提高。三是稅率較高且無法轉嫁。污水處理勞務中的人工成本大約占總成本的25%,且無法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污水處理勞務成本稅率為17%,明顯高于原稅率,且企業下游為政府,這就使增值稅難以轉接,企業將承擔全部稅率負擔。四是懲罰力度較大。新政策實施之后,懲處力度較之以往明顯提高,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同時,假如企業被處以環保、稅收罰款高于一萬元,則三年內無法享受到優惠政策。
(二)城建稅及教育附加費對企業的影響
城市建設稅、教育費加費也被納入污水處理企業的增值稅繳納體系中,綜合占比為增值稅總額的10%-12%。這一部分稅金不在國家即征即退的優惠范圍內,因此需要企業全部承擔。與以往可以享受增值稅減免優惠相比,企業利潤價值將下降2%。
(三)所得稅對企業的影響
只要條件符合,污水處理企業均可獲得國家“三免三減半”的所得稅優惠,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稅務部門并未將企業的“投資收益”納入增值稅退稅范疇,因此不少企業難以獲得“三免三減半”的優惠,而且這些退稅需要企業承擔25%的所得稅。
(一)真正落實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政策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污水處理企業從項目首次獲得經營收益的納入年度起,1-3年間免征所得稅,4-6年年間所得稅可以獲得減半優惠。污水處理企業享受這一優惠政策,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企業項目運轉中要進行單獨核算,包括人力資源、物料耗材、動力成本等,如果企業同時運行多個項目,那么還要對其綜合費用進行分攤。第二,污水處理企業需要認識到免稅優惠的申請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如果企業還有其他兼營項目,那么免稅項目必須和其他項目分別申報。國家免稅條款規定:“當期形成虧損的減征、免征所得額項目,不得用當期和以后納稅年度應稅項目所得抵補。”也就是說企業獲得稅收優惠之后,如果污水處理業務出現大幅虧損,則無法通過其他項目進行彌補,也不能將未來應稅項目進行抵扣或彌補,這就有可能造成企業納稅金額不降反升。
(二)保證所得稅抵扣到位
國家所得稅法規定,污水處理企業在“所得稅優惠目錄”內的設備投資,當年可以享受10%的年度稅金抵免,如果當期抵免不足,還可以在后續五個納稅年度內進行抵免轉結。這一政策能夠使污水處理企業的所得稅得到有效抵扣和減免,并且企業能夠同時享受“三免三減半”優惠和設備投資減免稅優惠。也就是說污水處理企業獲得所得稅減免后,還能夠獲得目錄內設備添置減免稅優惠,享受這一優惠政策需要企業在所得稅清算中進行備案申請。具體到污水處理企業的設備購置,其中污泥干化機、污泥脫水一體機、膜生物反應器等設施都在優惠目錄中,這就需要企業稅務管理部門精準核算,從而享受到更大的稅收政策抵扣優惠。在設備采購招標和購買方案制定中,可以通過總包方式,供貨商需要為企業提供設備安裝設計維護一條龍服務,從而提高增值稅抵扣類目,因為供應商所開具的增值稅票可以獲得10%的抵扣優惠。
(三)再生水銷售收入減按90%征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在所得稅優惠管理通知中規定,如果企業優惠目錄中的資源進行生產,并保證產品質量合格,那么這部分收入能夠獲得所得稅減免90%的征收優惠。尤其是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處理項目,都可以納入申請范圍。如果企業污水處理質量達標,并將其銷售到綠化、工業用水用戶,那么銷售收入可享受減免90%的所得稅。但是,這項優惠的申請條件較高,企業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污水處理原料全部來自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凈化處理后要達到國家水利行業標準中的再生水質量指標。而在污水處理企業的實際業務中,水質處理后質量全部達到再生水要求還有很大挑戰,還需要企業進一步優化處理技術。二是企業必須獲得省級經貿委承認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只有這兩個條件全部具備,才能向稅務部門提出所得稅繳納優惠備案。
現階段,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都處于特殊轉型期,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污水處理企業要全面發掘國家稅收政策的優惠條件,通過營改增等政策的實施進行科學的稅收籌劃,控制企業經營成本的同時實現提質增效,促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污水處理企業要充分發掘自身優勢,結合稅收優惠政策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為企業創造好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龐虎.污水處理企業稅收優惠運用實務探究[J].中國外資,2015 (24).
[2]李成菊.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經濟效應及管理建議[J].全國流通經濟.2017 (32).
[3]艾蕊.污水處理企業加強成本與費用控制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 (04).
[4]楊哲.淺析新舊企業所得稅法的稅收優惠政策比較[J].中國外資,2015 (10).
[5]舒利敏.新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探討[J].科技創業月刊,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