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浩
摘 要:人類社會的發展與人類對能源的開發、利用息息相關,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水平是衡量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物質文明的重要標志,而且關系著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消費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勢在必行,在此背景下,發展環境友好、地域分布相對均衡且潛力無限的新能源成為各國共識,本文主要針對我國目前新能源發展的現狀及前景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新能源;發展現狀;發展前景
近年來,與能源相關的環境、生態問題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焦點,各國均從本國國情和實際情況出發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能源消費總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人均資源量少、資源消耗量大、能源供需矛盾尖銳以及利用效率低下、環境污染嚴重、能源結構不合理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大量消費化石能源使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問題,尋求新的可替代、無污染、可再生能源是我國現階段亟待解決的戰略問題。
1 我國能源發展現狀
在過去100多年里,發達國家先后完成了工業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資源,特別是能源資源。當前,一些發展中國家正在步入工業化階段,能源消費增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
我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擺脫貧困,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主要任務。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成功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世界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位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供應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為世界能源市場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能源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全球能源安全,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我國政府正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繼續為世界經濟發展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我國既是能源的消費大國,也是能源的生產大國。雖然1990年以來能源生產總量已名列前茅,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費量只有發達國家的5%—10%;但在另一方面,每萬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能耗方面則為世界各國之首,為印度的2.2倍,為發達國家的4—6倍;使用能源的設備效率偏低,又造成能源的浪費,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再者,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以煤及石油為主,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2 我國新能源的發展
盡管常規能源問題多,但長時間內,煤炭依舊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但是使用潔凈煤技術,勢在必行,目前比較成熟的的潔凈煤技術主要包括:型煤、洗選煤、動力配煤、水煤漿、煤炭氣化、煤炭液化、潔凈燃燒和發電技術等。
在我國,核能、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些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據著一定的比例。目前中國核電在建規模居全球第一:在建核電機組30臺,總裝機容量3281萬千瓦,占全球的45.7;2020年中國在運核電裝機規模將居全球第三,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僅次于美國和法國。太陽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太陽能產業正得到快速發展,許多技術如太陽能電池等也日臻成熟。風能,如果充分開發,也有能力在2020年實現40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風電將超過核電成為中國第三大主力發電電源。
可以看出,中國在新能源開發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新能源不僅是用于發電,在生活、生產以及交通領域也逐步滲透,新能源汽車更是成為了大家追逐的焦點,特斯拉的風靡就是最好的證明。 新能源主要利用方式是發電,電力是重要的能源載體,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核心角色。然而,我國電力供應形式卻不容樂觀,自2003年和 2004年全國爆發大面積“電荒”以來,電力缺口大、拉閘限電現象頻頻出現。面對如此嚴峻的電力供應形勢,積極發展新能源能一定程度上彌補火電供應能力的不足,有助于改變長期以煤換電的格局,在優化能源結構方面能發揮巨大作用。并且盡管新能源的開發已經有了進步,但是在使用方面,由于技術和設備的限制,大部分新能源處于產能過剩,無法充分利用的狀態。以風力發電為例,它雖然是我國發展最快的新能源行業,已具有1.5MW以下風機的整機生產能力,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軸承、變流器、控制系統、齒輪箱等的生產技術難關卻遲遲未能攻克。另外由于風電并網問題無法解決,我國沒有統一的智能電網,沒有先進的電網調控和調度技術,再加上風電穩定性不強,因此我國風電的利用率并不高,造成了風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3 新能源發展前景
新能源已經越來越受歡迎,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發展清潔能源是必然的趨勢。我國具有發展新能源豐富的資源條件和一定的工業基礎,近年來,新能源產業處于快速發展狀態,一些新能源 利用技術已達到商業化水平,從資源、技術和產業的角度來看,我國擁有大規模發展新能源的潛力。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飛機、光伏發電等等,都代表著新能源的崛起,加大新能源與制造業、電力、交通的合作,積極拓展新能源的利用領域,提升新能源利用技術,是新能源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未來能源結構中,新能源將扮演重要角色,對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保障能源供應、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低碳社會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技術、體制、政策等方面原因,新能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新能源的發展將是一條充滿機遇和挑戰之路。
參考文獻
[1]韓芳.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J].可再生能源,2010,28(4):137-140.
[2]高文永,單葆國.中國能源供需特點與能源結構調整[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6.
[3]韋威.利用清潔發展機制促進新能源的發展[J].廣東電力,2005,18(9):26-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