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修輝

摘要:當前高職院校都已經普遍認識到創新創業課程教育的重要性,并著力推進和加強課程的體系建設和實施,部分院校在“雙創”課程的教育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以省內高職院校為調研對象,針對“雙創”課程開設情況、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進而促進課程教育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現狀;分析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教育現狀調查
為了解我省高職院校“雙創”課程教育現狀,作者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了調研。調查問卷共發放200份,主要受訪對象為學生。問卷內容共包括課程趣味性、課程時效性、學生參與程度、有無創業意向等十個問題。通過對回收的193份有效問卷進行整理,我們得到了第一手數據,并基本了解和掌握了我省創新創業課程教育發展的現狀,調查結果匯總見表。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教育現狀分析
第一,高職院校“雙創”教育理念陳舊。高職院校“雙創”教育在推動和發展過程中存在偏差:不能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開展雙創教育;創業教育局限于操作和技能層面,本末倒置,強調創業之“術”,忽視創新之“道”;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不能很好地結合,僅依靠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和鼓勵大學生參與各種創業比賽來開展雙創教育,沒有結合雙創教育與專業學科建設開展教學;不能將雙創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優勢進行聯結,雙創教育生態環境尚未形成;評價標準單一,僅用創業基地入駐項目數量、創業大賽取得的成績來評價雙創教育成果。
第二,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課程定位模糊。目前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主要是靠課堂教學完成的,以必修課或選修課形式開展,針對性不強,有的學校雖然建立了創業導師庫,請創業專任教師和校外專家進行講座和培訓,但由于沒有可持續性的人才培養體系,內容、形式、層次上碎片化嚴重。通過走訪黑龍江省內部分高職院校,在實際運行上大都是生搬硬套發達國家雙創模式或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學模式,難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本土化雙創教育嚴重缺失,甚至有的院校將雙創教育課直接設置為線上課程供學生自主學習,由于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覺性較低,教學效果不能保證。
第三,高職院校“雙創”教育教師乏力。雙創教師團隊建設亟待加強,黑龍江省高職院校中,專任教師較稀缺,基本上都是通過短期培訓匆匆上崗,教學水平和經驗上都比較缺乏;雖然從教教師都具備研究生以上學歷,但教師隊伍中職稱比例不均衡,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鳳毛麟角。
三、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調適策略
3.1更新“雙創”教育人才培養理念
我國高職院校要發展“雙創”教育必須改進人才培養理念。首先,要加強領導組織管理。領導層面和教師自身創新思維和理念的形成是推動和發展“雙創”教育的關鍵,牢牢把握“雙創”教育核心,轉變教育理念,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指揮、協調、激勵高職院校開展“雙創”教育。其次,拓寬教師來源渠道。可通過校內以自有渠道建設,由專業教師和創業導師組成的雙創教師團隊指導學生創新創業行動,還可通過校外合作渠道支持,以企業家、投資家等社會力量扶持創業行動。再者,高職“雙創”教育實際就是創業實踐。
3.2把握“雙創”教育成長規律
學生“雙創”教育的成長規律有三種:一是培養學生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運用創新思維和能力,不斷嘗試開拓新的方向和領域,求新求異;二是引導學生扎根崗位,發揚團隊合作精神,創造性地努力,不斷超越自我;三是既要做到培養一個杰出人才,引導大眾跟隨,也要做到讓學生自我培養努力成為杰出人才來帶動大眾的跟隨。所以把握“雙創”教育其內在規律顯得格外重要。
3.3優化“雙創”教育政策機制
從具體實際操作看,要細化高職“雙創”教育實施方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生輔修相關專業,實行彈性學制,支持保留學籍休學創業,創業實踐可折算學分,支持并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進行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讓學生的“雙創”熱情得到政策上的保障,機制上的落實。
3.4構建“雙創”教育評價體系
在傳統教育理念下,高職院校的學生是不大會自學的學生。所以在接受“雙創”教育過程中,學生如果不能主動改變學習理念、學習目的和方法,仍然依靠教師的傳授去追求標準答案是達不到教育目的的。只有通過不斷激發學生的自我意識,強化自我概念,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和小范圍試錯,形成政府、學校、學生、社會“雙創人才”培養生態系統,多方共同制定“雙創”教育評價標準,以學校為載體,以學生為核心,以政府和社會為指導,進而構建“雙創”教育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石國亮.時代推展出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7.10.
[2]張旭剛.高職“雙創人才”培養與“工匠精神”培育的關聯融合探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7.13.
黑龍江省教育廳青年專項課題《“中國制造2025”視域下高職院校機械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過程性評價體系建設研究》課題編號:GZD13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