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收錄了不少寫景類的散文,這些散文以景物作為主要的描寫對象,運用描寫、記敘、議論、抒情等手法,展現人文環境下的自然景觀,體現作者的情感。我們教師在演繹教材時,要挖掘寫景類散文的特點,凸顯文本中流淌的深層之美,從而引導學生真正掌握散文的內在意蘊。
【關鍵詞】寫景散文;畫面美;情感美;哲思美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寫景類散文往往詞句優美,富有真情實感,體現了獨特的美。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這些寫景類散文時,可以鼓勵學生體會其中的畫面美、情感美和哲思美,進而走進文本的內在,深刻地感悟寫景類散文的靈魂。
一、感知畫面美,還原生活體驗
寫景類散文往往展現了優美的生活和自然環境,能還原生活體驗。不少經典的散文作品中都細致入微地描繪了景物,能體現一定的畫面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詞句,然后在頭腦中將其還原成真實的畫面,品味作者選詞酌句的巧妙之處。為了激發學生的感悟,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和散文情境相似的圖片,這樣能進一步促使學生感悟散文的畫面美。
在學習《春》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描寫春天的圖片,讓學生喚醒生活體驗,回憶自己曾經看到過的春天的美景。此后再鼓勵學生結合課文進行分析,說說在課文中如何用文字展現畫面之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盼春、繪春、頌春等角度入手進行分析,從如何選詞造句、如何運用修辭手法等方面入手進行分析。如學生發現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描寫了萬物對于春天的渴望之情,如用“欣欣然張開了眼”表現了一種惺忪的狀態,體現了對于春天的渴望之情。除了擬人以外,比喻和排比也是文章中常常使用的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用“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詞句將比喻和排比融合在一起使用,展現出了春天草木茂盛、繁花開放的唯美場面,讓整個畫面充滿了色彩感。在這樣的分析中,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文章的詞句美,并體會到了春天的美麗。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散文中的某些詞句進行分析,說說作者如何運用看似尋常的詞句展現出真實世界的畫面之美。除了品味詞句以外,還可以讓學生分析作品的句式和修辭手法、表現手法,這樣能更好地感受作品的畫面美。
二、欣賞情感美,體察文本基調
學者王國維提出:“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寫景類的散文中,表面看作者只是在描繪景物,但是實際上作者卻將情感融入了進去,產生借景抒情的效果。由此可見,景物描寫其實只是情感的寄托,展現情感才是作者寫作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會寫景散文中的情感之美,把握住作品的基調。
《濟南的冬天》一文不僅展現了濟南冬天的風貌,更重要的是在文章中體現出了作者對于濟南的深厚情感。教師在教授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重點品味文章中的情感,體會其中的基調。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中展現了一個怎樣的濟南。學生發現:“文章中描繪了濟南的美景,但是并非全方位描寫,而是著重描寫了濟南溫晴的一面。”教師又引導學生思考:“那么從這種溫晴的場面中,大家能否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變化呢?”學生提出:“作者對于濟南懷有一種情意,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作者所感受到的也只是濟南的溫晴,絲毫都不會被凜冽的寒風所影響。”教師又鼓勵學生將景色和情感融合在一起思考。學生發現:“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以寫景為主的山水文,其主要的目的是展現作者對于濟南的一片深情。”這樣學生就能基本了解文章的情感基調。
優秀的寫景類散文往往體現出情景交融的特點。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梳理出作品中的情感線索,然后思考作者如何將其融入景物描寫中。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觀察作者的情感基調,并以之為線索展開分析閱讀。
三、體悟哲思美,理解動人力量
不少精彩的寫景類散文都展現了作者在觀察大自然和社會的過程中對于人生的理性思考。在寫景類散文中不僅能讀到精美的景物描寫,更能感受到厚重的思想。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作者寫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想要告訴讀者什么想法。這樣就能讓學生深刻理解作品中哲理美。
《紫藤蘿瀑布》一文的巧妙之處在于寫出了作者對于人生和世界的理性思考。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時,可以鼓勵學生探究文章的哲理性。教師首先讓學生了解一下作者如何從描寫形狀、顏色、狀態、氣味等方面入手,描繪紫藤蘿的形貌特點。學生在分析中發現,作者用精美的詞句描寫了藤蘿的壯觀,寫出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此基礎上,教師又鼓勵學生從閱讀“藤蘿”過渡到閱讀“我”,說說作者帶著怎樣的情感去感受紫藤蘿、欣賞紫藤蘿。學生發現:“作者從紫藤蘿身上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美,更重要的是紫藤蘿的活潑與熱鬧。這原本不是植物該有的形容詞,因此作者實際上在這里寫的是自己內心的感受。”教師又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學生發現作者的思考還不只是這樣,作者還產生了對于生命長河的思考。
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介紹作者的生活背景,又或者給學生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這些方法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作品中的哲思之美。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進行自主思考,獲得更具個性化的思考。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閱讀寫景類的散文,通過分析詞句了解作品的畫面美,通過探究行文線索感受作者的情感美,通過體會作品的思想體會其哲思美。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展開個性化理解,提高閱讀寫景類散文的效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