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琰 劉產明 張 琪 朱月琴 黃 瑋
(常州市中醫醫院,江蘇常州 213003)
蒼術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稱其“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饑”,其生品、炮制品均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傳統認為蒼術苦溫燥烈,因此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用。但經炮制后可緩和燥烈之性,降低辛烈溫燥的不良反應。孟河醫學為我國著名地域性醫學流派之一,在臨床上之所以有獨到而確切的療效,除了脈理精細,用藥精當外,其獨特的中藥炮制技術也是重要原因[1]。其中蒼術的炮制方法多樣,所用輔料頗具特色?!般锝橛桶璩础薄昂谥ヂ榘枵簟钡戎品ㄔ诂F有的炮制規范中未見有收載。本研究以蒼術及其現代主要炮制品、孟河醫學特色炮制品為研究對象,采用GC-MS分析蒼術揮發油中主要成分β-桉葉醇、蒼術酮和蒼術素的含量,為蒼術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質量評價、炮制機制的闡釋提供科學依據。
1.1 儀器 PerkinElmer Clarus氣相色譜儀串聯AXION-iQT質譜檢測器(美國PerkinElmer公司);NIST標準質譜圖庫(2011版,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WILEY標準質譜圖庫(美國John Wiley&Sons公司);電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KH-500型超聲波清洗儀器(昆山禾創聲波儀器有限公司)。
1.2 藥材與試劑 蒼術藥材購自蘇州市天靈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批號:170627),經南京中醫藥大學劉產明教授鑒定為菊科植物北蒼術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莖。對照品蒼術酮(批號:H4520005,純度≥90%)、蒼術素(批號:H4510010,純度≥98%)購自上海安譜實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β-桉葉醇(批號:BCBR5666V,純度≥90%)購自Sigma公司;正己烷為分析純,購自南京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2.1 蒼術不同炮制品的制備
2.1.1 麩炒蒼術 取麩皮撒入熱鍋內,用中火加熱,俟冒煙時,加入蒼術片,拌炒至表面呈深黃色,取出,篩去焦麩皮,放涼。100kg蒼術片,用麩皮10kg。
2.1.2 米泔水制蒼術 取蒼術片,用米泔水浸泡片刻,取出,用文火炒干。100kg蒼術片,用米泔水20kg。
2.1.3 焦蒼術 取蒼術片,用中火炒至外表焦黃色,取出放涼。
2.1.4 泔浸麻油拌炒蒼術 取蒼術片,用米泔水浸一夜,取出,焙干。取焙后蒼術片,加麻油拌透,置熱鍋中,用文火不斷翻炒至焦黃色,取出,曬干。100kg蒼術片,用麻油20kg。
2.1.5 黑芝麻拌蒸蒼術 取蒼術片,加黑芝麻,拌勻,置鍋內,隔水加熱,上氣后蒸1h,停止加熱,悶透,取出,曬干。100kg蒼術片,用黑芝麻20kg。
2.2 色譜條件 Agilent HP-5MS石英毛細管色譜柱(0.25mm×30m,0.25μm)。載氣:氦氣;分流比20∶1,流速1mL/min;進樣口溫度200℃,檢測口溫度250℃,進樣量1μL。程序升溫:初始溫度90℃保持2min,以15℃ /min升至130℃,保持1min;以3℃ /min升至180℃,保持1min;以5℃/min升至280℃,保持2min。
2.3 質譜條件 電子轟擊離子源(EI),離子源溫度230℃,電子能量70eV,氣相色譜-質譜接口溫度230℃,掃描范圍m/z 40~400。對照品、供試品的總離子流圖見圖1。確定各目標化合物的保留時間和特征離子,再采用選擇離子監測模式進行定量,選擇監測離子m/z 149(β-桉葉醇),216(蒼術酮),182(蒼術素)。

圖1 混合對照品(A)和蒼術樣品(B)的GC-MS圖譜
2.4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β-桉葉醇、蒼術酮和蒼術素對照品9.10、15.30、41.55m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分別得到濃度為0.182、0.306、0.831g/L的 混 合 對照品溶液。
2.5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將蒼術及其不同炮制品粉碎過40目篩,精密稱取蒼術生品及各炮制品粉末0.5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正己烷15mL,稱重,超聲處理(功率400W,頻率40kHz)30min,取出放冷,再稱重,以正己烷補足失重,搖勻,13000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以0.22μ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濾液,即得供試品溶液[2]。
2.6 方法學考察
2.6.1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密量取2.4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0.25、0.50、1.00、2.50、5.00mL,分別置于10mL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搖勻,得到系列標準溶液。分別取1μL,按2.2項下色譜條件和2.3項下質譜條件進行GC-MS/SIM分析。以對照品溶液質量濃度(X,μg/mL)為橫坐標,對照品峰面積為縱坐標(Y),進行回歸分析,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見表1。

表1 線性關系結果
2.6.2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份對照品混合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和2.3項下質譜條件連續進樣6次,計算峰面積,結果β-桉葉醇、蒼術酮和蒼術素的精密度RSD(n=6)分別為0.91%、2.2%、2.3%,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6.3 穩定性試驗 取同一生蒼術供試品溶液,分別在制備后0、2、4、8、12、24h按2.2項下色譜條件和
2.3 項下質譜條件進樣分析,結果β-桉葉醇、蒼術酮和蒼術素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61%、0.49%、1.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h內穩定。
2.6.4 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生蒼術粉末6份,按2.5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后,按2.2項下色譜條件和2.3項下質譜條件測定峰面積,結果β-桉葉醇、蒼術酮和蒼術素含量的RSD分別為1.5%、1.7%、2.9%,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2.6.5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生蒼術樣品0.25g,共6份,每份加入相同濃度的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5項下方法制備溶液后,按2.2項下色譜條件和2.3項下質譜條件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β-桉葉醇、蒼術酮和蒼術素的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7.1%、98.5%、103.9%,RSD分別為2.7%、1.8%、1.5%。
2.7 樣品含量測定 稱取蒼術及其不同炮制品粉末約0.5g,按2.5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和2.3項下質譜條件進行測定,計算β-桉葉醇、蒼術酮和蒼術素的含量,結果見表2。

表2 樣品含量測定結果 mg/g
孟河醫家認為,“蒼術與白術,功用相似,補中遜之,燥性過之”,須炮制抑其燥之偏性[3]1308。蒼術的炮制方法頗多,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其作用亦各有偏重。關于麩炒法,《本草蒙筌》[4]認為“麥麩皮制抑酷性勿傷上膈”;關于米泔水制,《本草綱目》[5]載有“蒼術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干用”;關于炒焦法,《中藥炮制經驗集成》[6]認為“炒焦,能溫脾祛濕,止瀉”;關于泔浸麻油拌炒蒼術,《青囊秘傳》中將其與大黃等配伍用于治療痢疾[3]899;關于黑芝麻拌蒸法,《本草通玄》[7]載有“米泔浸三日,去粗皮研,芝麻拌蒸三次,以制其燥”。
現代研究表明,蒼術的燥性與其中的揮發油有關。揮發油既是蒼術的有效成分,又是其產生毒副作用的主要物質基礎[8]。β-桉葉醇、蒼術酮和蒼術素為蒼術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本研究結果表明,蒼術炮制后,β-桉葉醇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降低程度大小依次為泔浸麻油拌炒蒼術>米泔水制蒼術>焦蒼術>麩炒蒼術>黑芝麻拌蒸蒼術;蒼術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降低程度大小依次為泔浸麻油拌炒蒼術>米泔水制蒼術>麩炒蒼術>焦蒼術>黑芝麻拌蒸蒼術;蒼術素含量降低程度大小依次為焦蒼術>米泔水制蒼術>麩炒蒼術>泔浸麻油拌炒蒼術>黑芝麻拌蒸蒼術。炮制引發這些成分含量降低可能與脫水、脫氫反應、輔料吸附等原因有關[9]。
β-桉葉醇具有中樞神經抑制作用[10];蒼術酮具有明顯的抑制家兔唾液腺分泌以及增加小鼠飲水量的作用[11];蒼術素可使胃泌素分泌量上升,增強胃平滑肌收縮[12]。經炮制后,揮發油中的這些主要成分含量降低,可降低過量揮發油引起的副作用。本研究結果將為蒼術不同炮制品的臨床合理應用提供理論支撐,同時也為進一步闡述蒼術的炮制機制提供實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