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莉
摘 要:城市建設的水平高低以及管理的質量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分析目前鄭州在城市發展和管理態勢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出其在管理水平與都市區建設需求的差距,創新城市管理理念,構建規范化常規化制度化的長效體制機制,完善基礎配套設施,著力針對老區房屋進行相關改造,逐步消除城市與農村的差距,從而構建起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
關鍵詞:都市區;城市建設;管理模式;鄭州市
一、引言
面臨著中原經濟區建設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分析鄭州城市發展和管理態勢,發現鄭州城市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吸收借鑒國內外都市區建設過程中城市管理的成熟經驗與先進理念,如何進一步提升鄭州城市的管理水平成為相應的研究課題與問題。
二、鄭州城市發展和管理態勢及存在的問題
(一)鄭州城市發展和城市管理呈現出良好的態勢
中原戰略經濟區建設的提出,對于河南經濟、政治、文化等水平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機。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不僅使河南可以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重新審視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之間的比重,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自身的市場份額和戰略地位,而且這一戰略目標的提出,有利于實現當地產業結構的升級,從根本上提升競爭力。國務院批復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中,高度地概括和提出了鄭州這一城市在河南省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歷史性地位。針對鄭州市發展的相關工作,河南省政府直接予以批示,要提升鄭州發展速度與質量,建立起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現代化城市。從歷史角度而言,鄭州這一城市便具有著較大的經濟發展潛力,如果針對鄭州的當地特色,開發經濟增長點,鄭州都市區建設將大有可為。
(二)鄭州都市區管理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與其他城市發展的進程相似,在經濟發展以及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均會面臨相應的問題和弊病。例如:在城市發展的理念中仍然存在墨守成規的固有弊病,服務理念不深入,發展中規律性的、制度性的、理念性的內容嚴重缺失;政府各個部門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配合問題也仍然存在,既存在多個部門相互推諉的問題,又存在不同政府部門之間多規管理的問題;而且各個層次的政府管理的權限以及相應的職責范圍存在混淆,實際權限與行政權限的界定不清。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鄭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層面的發展產生十分消極的影響,大大降低了鄭州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成為造成其管理漏洞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目前鄭州城市管理水平與都市區建設需求的差距
(一)城市管理模式有待進一步改善和創新
從宏觀上區分國際上城市的主要類型,可以分為連續式的發展模式和飛地式的發展模式。前者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發展類型便是紐約,而巴黎是飛地式的經典案例。從目前的發展趨勢而言,鄭州的發展更加傾向于前者,而這種連續式的發展模式屬于單純的擴張類型,屬于低層次的發展模式。鄭州新型的發展模式應當通過城市超前規劃、組團發展,來解決城市發展無序和低效率的問題;在經濟發展轉型的過程中,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注重各個行業間的均衡發展;切實在相關的領域,實現城市的內部發展,將鄭州城市建設成為舒適、宜居的美麗城市。
(二)城市文化需進一步科學定位和定性
當前,以城市文化為核心的城市軟實力對一個城市快速發展的影響日益增強。作為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的鄭州都市區,要立足于發揮中原文化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政府的扶持和推動作用,培育鄭州城市精神,提升鄭州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城市影響力。一定要不斷深入挖掘當地的傳統文化資源,開發文化旅游產品。通過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帶動鄭州城市的軟實力發展,是鄭州城市發展的制勝措施。
(三)城市之間協調機制要進一步推進
鄭州都市區的發展,應當盡量按照集體或者群體的形式發展,絕不能通過單一的城市或者單一的點展開。因此,鄭州都市區在發展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空間因素的影響,對于如何形成空間優勢,進行總體協調和把握。同時除了分單純的空間上的合作外,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合作和聯系也應當進一步加強,對于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優勢、劣勢進行整合。在空間上進行整合與協調之后,對于行業的分布以及產業的協調,也應當納入到考慮的范圍內。推進城市之間的協調機制,行業間如何形成良性競爭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四、提升鄭州都市區城市管理水平對策分析
(一)創新城市管理理念
鄭州都市區要想實現良性的發展趨勢與模式,最重要的還是應當從理念著手,著力創新城市管理理念。不斷優化城市管理隊伍,并且及時將相關部門的城市管理理念下達到基層單位,要形成統一的城市管理理念。同時,又要明確各層政府的責任范圍,將城市管理的實際任務落實。通過上述措施,努力創新城市的管理理念,讓鄭州都市區的管理理念走在全國各地的前面,將鄭州都市區真正打造成優良的都市群,用一流的管理理念去促進鄭州都市區的發展,從而實現鄭州都市區的管理升級。
(二)構建規范化、常規化、制度化的長效體制機制
體制問題是限制一個地區或者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對城市發展較為松散的現狀進行梳理和整改,將有限的資源進行整合,嘗試構建規范的發展體制,將之前發展的規律固化成制度。通過以民為本的理念,及時聽取群眾的想法,從而對政府的發展決策進行不斷的完善。其次,創新城市管理模式,以數字城市技術為依托,建立以人口、社會單位、環境和市政設施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管理與服務數據信息庫,切實解決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信息化政策法規保障等問題,實現精確、高效的城市管理。最后,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硬件條件進行完善,例如市政設施、城市的防災減災措施,都可以較好地促進城市的發展和完善。
(三)科學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設施
前文中所涉及的多為硬件設施,但是城市發展過程中,軟實力也十分重要,例如城市的教育系統、衛生系統等等,即“社會性基礎設施”。
一是構建公交優先,“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高效環保,城鄉一體、統籌城際”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實現交通擁堵狀況有所緩解的目標。
二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努力構建節約型社會。初步建立起“以電為主,煤、氣、油為輔,可再生能源為補充,多元互補、多方供應、協調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統籌管理城鄉建設用地,推進現有農村居民點用地資源整合,保證耕地占補平衡。
(四)加大舊城和城中村改造,促進城鄉一體化
舊城以及城中村的改造,是在所有城市發展過程中都將面臨的問題,也是所有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得不解決的問題。目前鄭州都市區的發展,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協調問題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雖然城鎮化的規模和速度都迅速發展,但是質量相對較為薄弱,無法形成內涵式的發展和擴張。應當加大城鎮的影響力度,影響周邊的鄉村不斷實現升級換代,促進城鄉之間的一體化發展。土地利用問題在舊城和城中村改造的過程中也是一項重要的問題,如何實現集約利用,形成良性的規模效應也是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五)弘揚中原文化,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核心區
鄭州都市區位于河南省的中心區域,同時這里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此,政府應當逐步地轉變自身思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建立文化產業園區,調整文化產業結構,加快發展重點行業。抓住核心文化,打造文化品牌,要緊緊圍繞根文化、姓氏文化、都城文化、商業文化、漢字文化、功夫文化等中原文化的核心內容。在城市發展的各項環節中,加入文化元素,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元素,對城市發展的各個環節進行相應的文化包裝。將城市發展的各個途徑作為弘揚中原文化的有效平臺和有力手段,將城市綜合發展的利益定位在文明傳承的核心區這一高度,從而重視城市的健康發展,通過文化傳承的方式,促進城市管理模式的優化與完善。
五、結語
目前鄭州已進入城市化快速集聚發展時期,只有不斷創新鄭州城市管理模式才能推動鄭州都市區建設,加快城市化建設的進程。本文研究僅限于表面,還需在理論和實踐中作進一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王超深,靳來勇.1990年代以來我國大都市區空間規劃研究綜述[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
[2]汪來喜.鄭州都市區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的必要性研究[J].經濟導刊研究,2017, (01):113-114.
[3]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區[Z].豫內資鄭審字[2011]0050號,2011.
[4]胡惠林,楊麗萍.鄭州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