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CEO可預期變更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2018-12-17 09:07:10金蓮花王梓沖
會計之友 2018年19期

金蓮花 王梓沖

【摘 要】 當CEO離任已成事實并且能夠預知離任時間時,前任CEO為了自身薪酬的最大化而產生盈余管理動機。文章界定CEO退休為可預期變更,選取2008—2016年間滬深A股發生CEO退休的企業和同年度、同行業、同規模CEO留任企業為樣本,分析CEO可預期變更前是否存在應計項目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現象。研究發現CEO可預期變更前一年的異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ACFO)顯著低于CEO留任企業,而可操縱應計利潤(DA)未見顯著差異,意味著CEO在退休前一年更傾向于通過異常降價促銷等方式進行盈余管理。以往的CEO變更與盈余管理相關研究普遍關注繼任CEO的盈余管理行為,文章以不同的視角研究前任CEO在離任前的盈余管理行為,為防范離任前CEO盈余管理行為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CEO可預期變更; 盈余管理; 應計項目盈余管理; 真實活動盈余管理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8)19-0074-07

一、引言

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現代企業中,總經理(CEO)受股東的委托,開展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和重大財務決策,影響著一個企業的文化建設和價值精神。與此同時,總經理作為理性經濟人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其薪酬待遇和自我價值實現感也是最高的。根據薪酬契約,CEO的績效薪酬通常與會計盈余相關,CEO為了達到薪酬契約,有動機和機會操控會計盈余,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 1-2 ]。

在某種程度上CEO的穩定有利于公司長期穩健發展,管理層的人事變動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也影響企業的長期利益或股價的變動,同時CEO更換的過程也是企業經營者進行盈余管理的敏感期,同時我國有很多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例子,CEO變更的原因以及更換過程的盈余管理行為引起了實務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CEO變更當年以及變更后是否會有明顯的盈余管理行為,普遍發現新任CEO會進行“洗大澡”調低當期盈余,將變更當年糟糕的經營業績歸咎于前任CEO,為將來進行盈余反轉做好準備,增加未來期間會計盈余上升的空間來獲得更加出色的業績和薪酬,并可以減少未來被解雇的概率。也有部分學者研究CEO變更前的盈余管理行為,發現即將離任的CEO為得到較多的薪酬績效以及在離職前得到良好的職業聲望,會考慮自身利益進行會計盈余操控。

研究CEO離任前的行為時,變更理由至關重要。當CEO預知到離任時間時,可能有動機也有機會采取機會主義行為,即更加注重個人薪酬或個人后期發展而不是企業長遠的發展;相反,如果CEO意外離任,即使CEO有動機也沒有機會實施盈余管理。在各種變更事由中,退休作為一種常規性的變更,CEO是可以預期到的,并且在即將離任的最后一年完全可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盈余管理方式,所以CEO任期即將結束時是否進行盈余管理以及選擇哪一種盈余管理方式應該值得關注。

本文研究CEO在可預見的退休之前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并且從不損害長期發展的應計項目盈余管理和犧牲長遠發展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兩個角度,探索CEO在可預期的變更前一年更傾向于哪一種盈余管理方式。為此,本文選用2008—2016年間滬深A股發生退休的企業及同年、同行業、同規模CEO留任企業為研究對象,驗證CEO退休前的盈余管理行為。研究結果發現,CEO可預期變更前一年的異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ACFO)顯著低于CEO留任企業,而可操縱應計利潤(DA)未見顯著差異。從會計原理可以分析,放寬信用政策賒銷方式的盈余管理既反映在異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ACFO)的減少上,又反映在可操縱應計利潤(DA)的增加上,而異常降價促銷只反映在異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ACFO)的減少上,但不影響可操縱應計利潤(DA)。本文的研究結果意味著CEO在退休前一年更傾向于異常降價促銷的方式進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本文的研究為預防CEO離任前盈余管理提供參考依據,同時對企業制定有效的薪酬激勵機制和契約約定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文獻回顧

借鑒會計的決策有用觀和經濟收益觀,會計盈余和盈余管理的定義可從信息觀和經濟收益觀解釋。Schipper[ 3 ],Healy和Wahlen[ 4 ]等以信息觀為基礎,定義盈余管理為管理層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有目的的對財務報告領域進行干預和操縱的行為。此定義既包括應計項目的操縱,又包括真實活動盈余管理,較為全面。Scott[ 5 ]通過經濟收益觀闡述盈余管理是企業實際管理者利用自己的職業判斷對會計政策進行選擇,以實現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并提高企業價值,該定義比較狹義,沒有考慮真實交易下的盈余管理。

前人通常根據資本市場動機、政治成本動機和契約動機三方面對盈余管理的動機進行分析與研究。研究初期,學者們普遍關注應計項目盈余管理方式,其計量最初由Deangelo[ 6 ]提出,經過多次改進,近20年普遍應用的是Dechow[ 7 ]的修正Jones模型。但是同期也有不少學者提出企業經常通過改變真實活動的方式達到盈余管理的目的。Baber等(1991)研究438家美國工業企業,發現當企業經營業績不達標時,大多數公司會削減研究開發支出調增利潤。Jackson和Wilcox[ 8 ]研究發現微利企業會在第四季度利用銷售操控來增加利潤。Dechow和Skinner[ 9 ]發現企業會通過削減研究開發費用、廣告費等可操控性酌量費和降價促銷、放寬信用政策、賒銷等方式進行真實活動的盈余管理。Roychowdhury[ 10 ]從銷售、生產以及研發與廣告費用角度構建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模型,該模型被會計領域廣泛應用,涌現出很多CEO變更與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研究。

CEO交替時點的盈余管理研究屬于契約動機范疇,與CEO薪酬契約相關[ 11 ]。國外對上市公司CEO變更與盈余管理的研究比較早且涉及方面比較廣泛,包括變更原因、變更形式與應計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成果非常豐富。Moore[ 12 ]最早研究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發現高管變更的當年,后任的高管存在“洗大澡”行為,即后任CEO通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方法等應計費用削減會計利潤,將不好的業績歸于前任,以便降低考核標準,提高后續薪酬。Pourciau[ 13 ]研究了總經理變更前一年、當年和后一年的盈余管理行為及方式,發現總經理變更的前一年,離任總經理并沒有通過應計項目進行利潤操控;總經理非常規變更的當年,繼任總經理則利用攤銷項目來進行負向的盈余管理,從而把繼任當年糟糕的經營業績轉嫁給前任總經理;在變更后一年會發生盈余反轉,即繼續利用應計項目來調增盈余,從而提升自己新上任時的經營業績,以獲得更好的職業聲望。Miranda和Susan(2002)以日本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探究CEO變更前后的盈余管理行為,實證結果表明離任CEO在位的最后一年會進行正向的盈余管理行為,對繼任高管的盈余管理行為研究結果與More(1973)和Pourciau(1993)相一致,即繼任高管在繼任當年會通過應計項目進行負向的盈余管理。Retienga和Teamey[ 14 ]通過研究表明,如果高管可以預期到自己即將離任,那么在其離職前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和良好的職業聲望以及未來更好的職業發展前途,會有動機和機會進行正向的盈余管理。

杜興強和周澤將[ 15 ]以我國滬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為樣本探究繼任方式對高管變更當年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發現外部聘任的高管比內部繼任的高管存在更加顯著的負向盈余管理行為。朱星文等[ 16 ]研究發現國有控股公司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沒有顯著的相關性,其原因解釋為國有控股公司受到當地政府和監管機構的關注度高,審計質量高,因此盈余管理程度小。林永堅等[ 17 ]研究我國A股上市公司總經理變更與應計項目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關系,結果發現新任總經理在繼任當年會通過應計項目進行負向的盈余管理;在變更后的第一、二年度會同時運用真實活動和應計項目盈余管理來操控利潤使其達到預期。周吟吟[ 18 ]研究發現,總經理變更伴隨著會計盈余操縱,但隨著會計準則的日益完善和外部監督制度的日益嚴格,真實活動盈余管理逐漸成為總經理進行機會主義盈余管理的一種選擇。李增福和曾曉清[ 19 ]研究高管離職、繼任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發現高管離職前一年正常變更的離職者通過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方法調增利潤,在變更當年,內部繼任者則會通過應計項目盈余管理的手段調減利潤。

縱觀國內外CEO變更前后盈余管理的研究,普遍得出后任CEO在變更當年通過應計項目進行負向盈余管理,前任CEO臨離開前盈余管理的方向不一,這與變更原因、繼任CEO的來源、公司治理都有關,其中變更原因及前任CEO是否預知離任時點起著關鍵作用。

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根據Schipper[ 3 ]的定義,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層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有針對性地干預對外財務報告的行為,并按照利潤的調整是否影響現金流,將盈余管理分為應計項目盈余管理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應計項目盈余管理是通過選擇會計準則和政策或運用職業判斷使會計盈余發生改變,對會計信息進行操縱,從而誤導那些以會計數字為參考的利益相關者。應計項目盈余管理最大的特點是具有盈余反轉性,管理層只是根據相應的會計方法調整損益的會計期間,對公司短期業績的影響較大,理論上不會改變公司的真實價值和長期發展能力。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是管理者通過改變日常生產經營決策來調整公司盈余指標從而達到預期經營業績的行為。與應計項目盈余管理不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不具有盈余反轉性,由于管理層通過改變公司實際經營活動,對公司長期業績的損害更大,從而影響公司的持續發展能力。Roychowdhury(2006)提出,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有銷售操控、生產操控和費用操控。銷售操控是通過提高銷售量來增加當期盈余,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打折促銷和提供寬松的信用政策。該方法雖然提高了銷售量,增加了當期的會計利潤,但是由于寬松的信用政策加大了賒銷,所以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相應減少,增加了壞賬損失和收賬費用,同時打折促銷降低了企業產品服務的價格預期,有損于企業的長期競爭力。生產操控是企業通過過度生產來降低單位成本。因為企業的機器設備和廠房作為固定成本通過折舊和攤銷計入損益,而隨著產量的增加單位固定成本相應減少,因此增加了企業的總體利潤,然而銷售量與生產量的增加不一定完全匹配,當期未售出的商品會造成庫存積壓,從而增加后期的成本和資產減值損失。費用操控是管理層對可以自己決定的酌量性費用進行把控從而調整會計盈余,這種方法更加隱蔽,因為作為報表使用者很難區分是為了調增盈余刻意減少可操控性費用還是真實經營活動所需。可操控費用包括企業的研發費、廣告費和培訓費以及其他必要的經營費用支出,這些費用的多少通常都是CEO刻意決定的。酌量性費用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持續經營,但是不會增加企業當期的經濟利益流入。

根據委托代理理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企業,CEO作為代理方擁有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決策權,而股東作為委托人擁有企業的剩余索取權,此時處于信息優勢的CEO為了自己薪酬與職業聲譽有動機進行盈余操控。CEO在離職前會存在“短視行為”,即企業的總經理在可預見到自己將要離職時沒有動力來提高企業價值而更關注其自身的利益,在臨近退休的前一年會試圖調整公司盈余,使公司會計業績達到股東的要求以獲得更高的薪酬和獎金,或增加其職業生涯的個人聲譽。

綜合上述應計項目盈余管理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即將退休的CEO為了獲得契約結束前最大的報酬以及得到個人職業生涯良好的聲譽,在退休前一年尚有職位權力時,會有動機和機會進行盈余管理。這種盈余管理既包括對長遠發展無影響的應計項目盈余管理,又包括對企業長期發展不利的銷售操控、生產操控、費用操控等真實活動盈余管理。

根據上述理論分析,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上市公司在發生CEO退休前一年,會進行正向的應計項目盈余管理,即CEO退休前一年的可操縱性應計利潤(DA)大于CEO留任企業。

假設2:CEO在退休前一年存在銷售操控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即CEO退休前一年的異常經營現金流量(ACFO)低于CEO留任企業。

假設3:CEO退休前一年存在生產操控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即CEO退休前一年的異常生產成本(APROD)高于CEO留任企業。

假設4:CEO退休前一年存在費用操控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即CEO退休前一年的異常可操控費用(ADE)低于CEO留任企業。

四、研究方法與樣本

(一)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驗證CEO可預期變更前的盈余管理動機及其方式,因此,設置可預知變更為解釋變量,盈余管理方式和程度為因變量。

1.解釋變量的計量

CEO離職有升職、職務變更、辭職、辭退或解聘、個人健康問題、訴訟、退休等諸多事由。其中,唯有退休屬于CEO本人可提前預知到的,因此,本文限定CEO由于退休而離職的企業為CEO可預期變更企業,即CEO退休企業為1,未變更企業為0。

2.因變量的計量

本文的因變量通過應計項目盈余管理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兩種方法計量。

(1)應計項目盈余管理的計量

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本文采取可操縱性應計利潤(DA)作為應計項目盈余管理的代理值,通過時間序列修正的瓊斯(Jones,1995)模型計量。計量過程如下:

TAit = ?琢(1/Ait-1) + ?茁[(?駐REVit-?駐RECit)/Ait-1] +

?酌(PPEit/Ait-1)+?著it (1)

其中:TAit為i企業t年的總應計利潤(凈利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Ait-1;Ait-1為i企業t-1年末資產總額;?駐REVit為i企業t年的銷售收入增減變動額;?駐RECit為i企業t年的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的增減變動額;PPEit為i企業t年末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的合計;?著it為殘差項。

根據上述回歸方程對每個樣本企業按時間序列進行回歸分析,用OLS預測的殘差項(?著it)作為可操縱性應計利潤(DA),以此衡量應計項目的盈余管理程度。

(2)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計量

近年國內外對于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計量多數借鑒Roychowdhury(2006)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模型,本文也借鑒Roychowdhury(2006)提出的異常經營現金凈流量(ACFO)、異常生產成本(APROD)、異常可操縱費用(ADE)三個指標來計量真實活動盈余管理。這三種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代表值推算過程如下:

其中:CFOit為i企業t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Ait-1;PRODit為i企業t年的生產成本(i企業t年的銷售成本和存貨增加額之和)/Ait-1;DEit為i企業t年的可操縱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之和)/Ait-1;Ait-1為i企業t-1年末資產總額;REVit為i企業t年的銷售收入;?駐REVit為i企業t年的銷售收入增減變動額;?駐REVit-1為i企業t-1年的銷售收入增減變動額;?著it為殘差項。

通過上述回歸方程對每個樣本企業按時間序列進行回歸分析,OLS預測的殘差項(?著it)分別為異常經營現金凈流量(ACFO)、異常生產成本(APROD)和異常可操縱費用(ADE),以此衡量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程度。

3.控制變量的計量

(1)企業規模(SIZE)

上市公司的規模越大,業務活動越繁多,會計處理方法越復雜,CEO進行盈余管理的方式和難度也不同,同時利益相關者會重點關注大規模的上市公司。Chaney等(2011)的研究表明,由于規模較大的公司監管嚴格,審計質量高,所以盈余操控的空間小,會計盈余信息相對比較穩定。本文選取公司年初總資產的自然對數作為企業規模的代理值。

(2)資產負債率(LEV)

債務契約中債務期限結構、債務成本、償債能力三個方面的要求對會計穩健性有影響,從而對盈余管理產生影響[ 20 ];同時債務契約的存在會對CEO的經營決策和財務行為起到一定的限制以及引導作用,從而對其操控盈余信息的空間和行為有一定的影響(Chaney等,2011)。

(3)總資產收益率(ROA)

CEO經營不善可能導致企業虧損,不但損失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而且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不利。Koemiadi等(2013)的研究表明,業績差的公司迫于投資者的要求和各方的壓力需要提高經營業績,所以業績差的公司更傾向于向上的盈余管理。本文用總資產收益率(ROA)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

(4)公司成長性(GROWTH)

處于不同生長周期的企業對管理層的盈余管理也有一定影響,Menon和Williams(2004)的研究表明處于高成長期的企業為了達成預期的盈余目標可能會進行正向的盈余管理;Skinner和Sloan(2002)的研究指出,成長較快的公司更會關注經營利潤是否達到之前的預測,所以會為了迎合分析師的預測進行盈余管理;周吟吟[ 18 ]的研究結果顯示,具有投資價值、成長性高的企業得到眾多投資者的關注,而利益相關者關注最多的就是會計盈余數字,所以一般情況下不太可能進行顯著的負向盈余管理。本文將稅后利潤變動額與總資產的比值作為公司成長性的控制變量。

4.回歸模型

為了檢驗本文的相關假設,根據上述解釋變量、控制變量和因變量的設置,構建模型(5)驗證假設1,構建模型(6)—(8)驗證假設2、3、4。

其中,DAit-1代表CEO可預期變更前一年(t-1)的可操縱利潤,ACFOit-1、APRODit-1、ADEit-1分別代表CEO可預期變更前一年的異常經營現金流量、異常生產成本、異常可操縱費用。TURNOVERit為本文的解釋變量,如果t年度變更CEO取值為1,未變更則取值0。SIZEit-1、LEVit-1、ROAit-1、GROWTHit-1為控制變量,分別代表總經理變更前一年的企業規模、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凈利率和成長性。

(二)樣本的選取

本文從2008—2016年間滬深A股持續上市的公司中剔除以下企業:(1)由于金融保險業會計處理的特殊性,剔除金融保險行業的公司;(2)剔除凈資產為負數的異常公司;(3)剔除CEO變更或變更事由資料不可得的上市公司。基于以上標準,本文共得到16 199個觀測值。其中由于退休原因變更CEO的企業為82家,為本文的研究樣本;在CEO未變更企業中,選取同行業、同年度資產規模類似的82家公司作為配對樣本,共得到樣本164個(表1)。另外,本文使用的上市公司財務數據來自國泰安CSMAR數據庫和滬深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

五、實證分析結果

表2為CEO退休樣本與配對樣本各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其中Panel A表示CEO退休前一年公司各項指標的描述性統計結果,Panel B表示配對樣本同一年度各項指標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3是CEO退休企業與留任企業相關指標的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表2中CEO變更企業在CEO退休前一年度的可操縱應計利潤(DA)均值為0.044,而未發生退休的配對樣本的可操縱應計利潤(DA)均值為-0.019,說明發生CEO退休公司前一年的可操縱利潤(DA)大于0且大于CEO留任企業,與假設1的方向一致。在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指標方面,發生CEO退休公司的退休前一年的異常經營現金流(ACFO)均值為-0.024,低于CEO留任企業的0.008,并且t值為-1.951,在10%水平顯著,說明CEO在預期退休前一年存在通過降低價格以及放寬信用政策的方式來進行銷售操控從而增加當期利潤的可能性。另外,CEO退休前一年的異常生產成本(APROD)均值為0.018,高于CEO留任企業的-0.011,說明CEO在預期退休前通過生產操控來調高盈余的可能性大,與假設3的方向相同。在可操控費用(ADE)方面,CEO退休企業前一年的均值為-0.016,小于CEO留任企業,與假設4的方向一致。控制變量中,由于本文的配對樣本以資產規模為標準選取,因此樣本企業與配對企業的公司規模(SIZE)均值分別為22.598和22.580,相差不大。資產負債率方面,CEO變更企業明顯高于CEO留任企業。CEO變更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ROA)的均值高于CEO留任企業,成長性(GROWTH)均值低于CEO留任企業。

表4是因變量、自變量和控制變量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表中看出異常經營現金流量(ACFO)與CEO退休(TURNOVER)在10%水平上顯著負相關,可操縱應計利潤(DA)與CEO退休(TURNOVER)正相關,異常生產成本(APROD)與CEO退休(TURNOVER)正相關,異常可操縱費用(ADE)與CEO退休變更(TURNOVER)負相關,與假設方向一致,但是統計上均不顯著。控制變量中,CEO退休(TURNOVER)與其他控制變量未表現出顯著的相關性。此外,可操縱應計利潤(DA)和異常生產成本(APROD)都與資產負債率(LEV)顯著正相關,與負債率高的企業更傾向于進行利潤操縱的前期文獻結果相一致。異常可操縱費用(ADE)與總資產利潤率(ROA)顯著正相關,表示盈利能力好的企業其投入的費用更多,其中也包括研發投入和廣告推廣投入。然而,可操縱應計利潤(DA)與總資產利潤率(ROA)顯著正相關,反映高盈利企業的應計收入高過應計費用。

本文的回歸分析結果列于表5。表5顯示,當操縱性應計利潤(DA)為因變量時,CEO變更(TURNOVER)的回歸系數為0.036,與假設的方向一致,但t值較小,統計結果并不顯著。當異常經營現金流(ACFO)為因變量時,CEO變更(TURNOVER)的回歸系數為-0.032,t值為-1.937,在10%水平顯著,反映CEO退休前一年度的異常活動現金流量顯著低于其他企業,本文的假設2得到支持。異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ACFO)和可操縱應計利潤(DA)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通常兩者的相關性較高,這一點在相關性分析中也得到驗證。異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ACFO)主要原因有放寬信用政策賒銷和異常降價促銷,前者不影響毛利率,而后者減少毛利空間;前者會反映在可操縱應計利潤(DA)的增加上,而后者不影響可操縱應計利潤(DA)。可操縱應計利潤(DA)主要影響因素是異常賒銷收入和應計費用。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得出,CEO在退休前一年更傾向于異常降價促銷的方式進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而不是賒銷的方式。

當異常生產成本(APROD)為因變量時,解釋變量(TURNOVER)的回歸系數為0.018,方向與假設3相同,但是結果不顯著。異常可操縱費用(ADE)為因變量時,解釋變量(TURNOVER)回歸系數為-0.010,方向與假設4相同,但是結果不顯著。本文的假設3和假設4得不到支持。

六、結論與展望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逐漸與國際接軌,職業經理人制度在我國被廣泛采用。職業經理人制度作為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中的重要一部分,一方面提高了專業化水平,增強了CEO管理企業的效率;另一方面也為經理人利用權力進行盈余操控以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機會,使作為公司日常經營管理者的CEO進行盈余管理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本文從CEO可預知離開時間的退休事件出發,研究離任前的CEO是否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進行盈余管理。研究結果顯示:(1)CEO可預期變更(退休)前一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顯著低于CEO留任企業,可操控性應計利潤(DA)大于CEO留任企業(統計結果不顯著),說明CEO在可預期的退休前通過降低價格、異常促銷等手段增加當年利潤。(2)CEO可預期變更前一年的生產成本(APROD)高于CEO留任企業,可預期變更前一年的可操控應計費用(ADE)小于CEO留任企業,與假設方向相同,但是結果不顯著。

以往的研究多數關注后任CEO在任職初期的盈余管理現象,本文研究了前任CEO的盈余管理動機和行為,根據以往研究結果和本文的研究結果發現,高管變更前后都會產生盈余管理,造成財務造假與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為了確保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也為了前后任CEO的順利交接,上市企業應建立健全薪酬激勵機制,加強內部控制與監督,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審計質量以防范變更前后CEO的盈余管理行為。

【參考文獻】

[1] WATTS R,ZIMMERMAN J. 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78,53(1): 112-134.

[2] HEALY P. 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1):85-107.

[3] SCHIPPER K.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Horizons,1989,3(4):91-102.

[4] HEALY P M,WAHLEN J M. A review of the earr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tandard Setting[J]. Accounting Horizons,1999,13(4):365-383.

[5] SCOTT W R.財務會計理論[M].陳漢文,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6] DEANGELO L E. Auditor independence, “low balling”,and disclosure reg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1,3(2):113-127.

[7] DECHOW P M,SLOAN R G,SWEENEY A P.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J].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5,70(2):193-225.

[8] JACKSON S B, WILCOX W E. Do managers grant sales price reduction to avoid losses and decline in earrings and sales?[J].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2000,39(4):3-20.

[9] DECHOW P M, SKINNER D J. Earnings management: reconciling the views of accounting academics,practitioners,and regulators[J].Accounting Horizons,2000,14(2):235-250.

[10] ROYCHOWDHURY S.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t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3):335-370.

[11] 王華.基于業績的薪酬激勵是高管盈余管理的誘因嗎:對應計盈余管理與真實盈余管理的分析[J].會計之友,2016(9):2-10.

[12] MOORE M. Management changes and discretionary account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73,11(1):100-107.

[13] POURCIAU S.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nonroutine executive chang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3,16(1/2/3):317-336.

[14] RETIENGA A L, TEARNEY M G. Mandatory CEO retirements,discretionary accru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and Finance,2003,18(2):255-280.

[15] 杜興強,周澤將.高管變更、繼任來源與盈余管理[J].當代經濟科學,2010(1):23-33.

[16] 朱星文,廖義剛,謝盛紋.高級管理人員變更、股權特征與盈余管理: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10(2):23-29.

[17] 林永堅,王志強,李茂良.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基于應計項目操控與真實活動操控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3(1):4-14.

[18] 周吟吟.高管變更與真實活動盈余管理:來自A股市場的證據[J].會計之友,2014(4):77-81.

[19] 李增福,曾曉清.高管離職、繼任與企業的盈余操縱:基于應計項目操控和真實活動操控的研究[J].經濟科學,2014(3):97-113.

[20] 張白,蔡楚悅.債務契約與會計穩健性: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6(19):77-8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a毛片|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久久伊人色| 国产免费黄|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91福利免费|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小视频|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黄色一及毛片| 狠狠色综合网| 国产va视频|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91精品综合|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91青青在线视频|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色婷婷电影网| 91久草视频|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啪在线91| 成人第一页|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a毛片在线| 亚洲天堂区|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99草精品视频| 香蕉网久久|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福利视频|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亚洲成肉网|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激情视频综合网|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a视频|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欧美午夜精品| 亚洲永久色|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国产夜色视频| 亚洲成a人片7777| 澳门av无码| 在线欧美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浓毛av|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