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李零的《花間一壺酒》,頗有感慨,選書中精彩之處簡單評論并抒發感想。人,有時想想過去,從過去中汲取養料,有時眺望一下遠方,展望一下前方的絢爛,都會有益于我們更好的生活。讓讀者更加了解自己、認識世界。
關鍵詞:糊涂與明白;經世致用
作者簡介:宋鴿(1994.4-),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現讀于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戲劇專業。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7-0-01
《花間一壺酒》,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時,還以為它是一本散文集或是詩評集。“花間一壺酒”因李白的《月下獨酌》而揚名,花團簇擁下,一壺老酒,越品越香。很喜歡書的封面設計,古色古香,更喜歡這上面的話,書的副題是“越活越糊涂,越喝越明白”,看到這句話,我不禁啞然一笑,想必作者是揣著明白在裝糊涂。
作者先用將近四頁的紙在寫自序,開宗明義地談到了他作為一個久在學術研究腹地的學者,將自己放逐在邊緣的想法,他說:“我一直在逃,從專業學術的腹地逃向邊緣,從邊緣逃向它外面的世界”為什么要“逃”,原因是個人的,但也是群體的,即他關心的是在專業的學術中沒有位置,于是,“只能用業余的方式,另外找個地方說話”。這四頁紙上的文字不但告訴我們書的主要內容更像是一篇戰斗檄文,揭開了這本書神秘的面紗。
剛開始讀這本書,總覺得很突兀,因為作者的思維總在來回的跳躍,古今中外,經常在說一件事兒,說著說著突然扯得很遠,談到其它事情上,但是這些事與我們又離得很近。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他的率性,豐富的想象力,獨具一格的想法,樸實的文筆。這本雜文集讀起來很輕松,而且給我的感覺是越讀越有意思,雖然有些地方我不能理解或不是很贊同他的說法。
文章的第一篇,就是他用作書名的《花間一壺酒》,戲說李白的《月下獨酌》。先是說詩中的酒徒獨自喝悶酒沒勁,于是拉上月亮和自己的影子,說著說著他就筆峰一轉,從古人飲酒的意境入手,進而講百年中國的問題:月亮代表西方的現代化,酒徒代表中國,而影子代表中國的現代化。我是第一次讀到這樣關于中西方現代化的比喻,嬉笑之于細細品來其實作者說得很對,而且還很有趣,很耐琢磨。文章中有很多時候是在談歷史,尤其是歷史中的硬道理。在作者看來,要想認識歷史,就不能回避歷史中的硬道理。認識西方的硬道理,對于吃盡了這些硬道理的苦頭的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一篇評論《劍橋戰爭史》的文章中,他對類似的“劍橋史”提出的一個總的看法,就是它們反映的是西方觀點,是很有勢力的看法,也是充滿了偏見的;在西方學者看來,西方學術就是國際學術,甚至西方漢學就是國際漢學。“他們不把我們放在眼里,因為他們在各方面都比我們先進,也比我們眼界寬廣,更了解天下大勢”。戰爭的硬道理就是實力,盡管我們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像《孫子兵法》這樣偉大的軍事著作,卻并不能用來代替實力,在西方“沒有人把它當回事”。孔孟再偉大,也不能是戰無不勝的,代替不了西方的“船堅炮利”。
文章還有一部分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頗有感觸,就是作者以大學校園之所見所聞,對當今喊聲震天的教育“改革”毫不留情地說道:“改革不能目中無人,人不是數字,不是金錢定購的物品,不能輕言犧牲,那怕是為了長遠利益”,只注重數字的教育改革家們聽到這句話不知會作何感想。“教育改革”這個名詞對于我們這代大學生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小學開始說減負,初、高中遇到新課改,改來改去,沒見任何變化,一樣的文理分家,知文不會理,懂理遠離文,偏科現象嚴重。重視理科建設,因為它可以直接創造物質財富,卻忽視文科發展,把中華五千年悠久的文史哲丟棄到一邊,大學開始擴招,以前大學生是個寶現在遍地都是大學生,大學里專業設置混雜,專業說的一個比一好,其實有時并不是這樣的。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改革”,這就是我們教育改革取得的“豐碩成果”,推而廣之,在其它領域(如醫療衛生等)的,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對于這樣的問題作者都有痛快淋漓的批評,對于大學盲目擴招和教育產業化,“學校不是養雞場”就出自作者之口。
書的后記中有這樣幾句話:“運動,永遠是年輕人的天下。只有看見他們,才會忘記衰老。”“和歷史相比,我們太渺小。”也許是上了一定的歲數,有了很多坎坷難忘經歷的人,四周看看,回頭想想,才會有這么深刻的認識,如此精辟的話語。現在的年輕人只想著自己美好的夢想,根本不會認識到這些,我也是這樣。但當我看到這幾句話時,心里還是被觸動了許久,和漫長的歷史相比,我們簡直小得可憐,日子一天一天在流逝,我們也在一天一天的成長,由健壯到慢慢衰老,亙古不變,這想起來讓人未免有些心酸,如何利用這短暫的時光是我們值得深思的。雖然我只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二十幾年,但是仔細想想,收獲其實不少。
“難得糊涂”也許有時就應該糊涂一下,活得明明白白會很累,“越活越糊涂”作者在書的副標題中就告訴了我們。讀一本好書可以啟迪人的智慧,在我看來,《花間一壺酒》雖算不上什么大家之作,但讀過之后卻讓人更加了解了自己,認識了世界,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值得我們去思考。
參考文獻:
[1]《花間一壺酒》 李零 同心出版社2005年6月.
[2]《讀李零<花間一壺酒>》 程念祺 上海社會科學院院刊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