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瀟
摘 要:印度佛經中龍女報恩故事對《柳毅傳》題材選擇有一定的影響,又結合了中國文化從而形成唐傳奇《柳毅傳》。柳毅傳一方面弘揚柳毅的“義”,另一方面為讀者描寫了一位全新的“知恩圖報”的龍女形象。二者的婚姻恰恰證明了龍女報恩思想的體現,這個故事片段與描述龍女故事報恩原型是相一致的。本文根據柳毅傳故事當中故事,體現出的柳毅的品質進行具體分析,并結合當下青年現狀,分析柳毅傳中柳毅品質對當下青年有何影響。
關鍵詞:柳毅傳;龍女;漢譯佛經;報恩型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7-0-02
1、《柳毅傳》介紹
《柳毅傳》是唐代李朝威的一篇傳奇小說,它運用“人傳神書”的情節進行框架,小說中融入“龍女報恩”母題故事,打造出柳毅、龍女一系列人物形象。
柳毅傳是寫一個愛情的神話故事。在唐代鳳凰年間,有一位失敗的學者柳毅,在回家途中經過涇陽,遇見了龍女在曠野上放羊。龍女告訴她丈夫與公婆虐待他的情況,希望柳毅能夠把家書帶給父親,柳毅出于憤慨,答應幫他傳遞信件給她父親洞庭君,洞庭君的弟弟錢塘君聽說這件事請,十分氣憤,于是飛向涇陽,把侄婿殺掉并吞下,把龍女救回。通過這件事錢塘江君深柳毅為人高易, 想把女兒龍女嫁給他,但由于言語傲慢, 被柳毅拒絕,然后龍女化身為范陽盧氏與柳毅結婚,最終他倆終于成了幸福夫婦。
2、柳毅品質
2.1柳毅品質之仁義兼備、敢于擔當的精神品格
《柳毅傳》是唐傳奇中的精品,全文文采出眾,充滿著浪漫主義情調,不僅在情節上曲折動人,而是貫穿整篇小說的人物形象,其中以柳毅最為成功。
書中的柳毅是一位落第書生,回家途中看到在道畔放羊的龍女,感覺龍女很難過,便主動的向前詢問,龍女告訴柳毅的悲慘遭遇,柳毅當即決定幫助龍女擺脫當前困境,為龍女撰寫家書并給答應給其父親,把家書傳到完成后詞回家,這些作為顯示了柳毅仁義兼備、敢于擔當的精神品格。
反觀當下,又有幾人能和柳毅一樣,重承諾,重仁義。古人云:下對上義,上對下就要仁;同樣上對下仁,下對上就要存在報答之心,就是義。所以針對當下的青年人;首先要敢于擔當,就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其次要確定自己目標與方向,堅定的理想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指向標和方向盤。
2.2柳毅品質之大無畏的氣概
龍姑娘獲救后, 其父親洞庭君為了答謝柳毅救女之恩,特意設宴款待柳毅, 并在宴席上表示了感謝之情。并提出要把龍女許配給柳毅,并在言語上表現出了脅迫的意思。錢塘君是一個性格暴烈的人,他發怒時忽雷閃電、天坼地裂的場面也為柳毅親眼所見,并害怕地撲倒在地。面對錢塘君言語中的脅迫,柳毅表現出了崇高的氣節,并沒有因此而屈服,明確表示了自己的心志,其大義凜然的氣度連錢塘君都敬服不已,并向柳毅謝罪認錯。柳毅性格剛直,為人正派而有氣節,具有儒家提倡的君子品質,作為一介書生,其大無畏的氣概連錢塘君都敬畏不已。
而這種氣概,恰是當下的年輕人所缺少的。他們都在不計條件的追求經濟利益,高薪、有房有車已成為大多數年輕人的人生目標。那些成為房奴,車奴和孩奴的年輕人有急躁,有抱怨,唯獨缺少面臨困難時,大無畏的精神。
2.3柳毅品質之敢愛敢恨的愛情態度
在這片傳奇中,柳毅是人格美的典型,與涇川龍王的次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向人們表明了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兩顆美好心靈的碰撞才能產生愛情的火花,而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產生美好的心靈,愛情離不開雙方的互相了解。包辦婚姻的悲劇自古就有了,包辦婚姻盲目性很強,只講門當戶對,忽略了對人品的考查,如果遇到紈绔子弟,就等于把女兒送進了火坑。
愛情觀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在歷史的各個時期,愛情觀的內容是各不相同的,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停地發生著變化。
戀愛雙方有著共同目標和理想是當代愛情觀的前提,自由戀愛是當代愛情觀的基礎,雙方一旦相愛,必須承擔共同的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所以,當代愛情觀的特征如下:第一,必須是自愿的,愛情不能有強迫性,自覺自愿是雙方戀愛的基礎,雙方互相愛慕和尊重,愛情之花就會越來越燦爛;第二,愛情雙方必須忠于對方,排他性是愛情的重要特征,戀愛雙方必須在感情上是對方為唯一,朝秦暮楚是不可取的,必須堅決拒絕;第三,愛情需要包容,雙方一旦相愛,不管個性存在什么差異,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則,都必須互相包容,建立戀愛關系后,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扶持共進;第四,愛情的持久性,戀愛關系一旦確立,感情必須長期穩定的維系下去。
3、今日青年的素質
3.1青年學習素養
進入21世紀以來,高科技取得了飛速發展,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歷史上的作用必將進一步增強,并逐漸成為了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所以,作為新世紀青少年,必須在科學素質方面達到其較高的水平。掌握高科技知識與技能。樹立攀登科學高峰的進取精神,形成高水平的科學文化素養。這就要求當代青年要學會自主學習和探究,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并養成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可以通過自主閱讀、研究、習得活動過程,掌握相應的知識與能力。青年自發地進行學習,養成良好學習素養,這也是其綜合素養提高的主要表現,也是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徑。
3.2青年品行素養
對世紀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和世界資本市場的競爭,當代中國青少年只有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準則,才能讓中國越來越富強。在黨中央與國務院下發的多項有關教育的條令當中都涉及到了素質教育內容,相關文件中提及素質教育為國家增強綜合國力的基礎,國力強弱是受勞動者素質決定的,也是由人才數量與質量決定的,而這也間接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結束語:
唐傳奇的經典作品《柳毅傳》,到了元朝發展為著名雜劇《柳毅傳書》,柳毅的精神也從理想到世俗,發生了驚人的轉變,在唐傳奇中的主角,在元雜劇中成了配角。柳毅身上的高潔品質逐漸淡漠,世俗化傾向開始增強。袁行霈先生認為,我國古代說唱藝術在宋、金、元時期呈現出世俗化的發展傾向,是我國古代文學發展的一大特點。柳毅形象經歷的變化,是其最鮮明的例證,這也體現出了唐傳奇和元雜劇表達需求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也是我國古代文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柳毅傳》是值得后世青年學習與效仿的。青年人更多要學習柳毅在遇到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敢于擔當的精神,學習柳毅在外在壓力脅迫的時候,仍然不敢初衷,不畏懼強勢的大無畏精神,學習柳毅正確的愛情觀念,這些品性都是值得當下青年人學習的。
參考文獻:
[1]陳惠琴. 傳奇的世界: 中國古代小說創作模式研究[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1.
[2]周貽白. 中國戲劇史長編·中國戲劇本事取材之沿襲[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 647.
[3]汪辟疆. 唐人小說·序例[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
[4]程國賦. 唐代小說嬗變研究[M].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
[5]程毅中. 唐代小說史話[M].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6]徐大軍. 元雜劇主唱人的選擇、變換原則[J]. 文藝研究,2006( 8 : 91.
[7]楊鶴年. 元雜劇人物的出場和“沖末”——元雜劇藝術形式初探[J. 中華文史論叢,1981( 18) : 298.
[8]程國賦《柳毅傳》的演變過程——從唐傳奇到元雜劇[J].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 4) : 22-28.
[9]周瀟.《柳毅傳》中的君子人格與社會理想[].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3 ) : 29-30.[10]李修生. 元雜劇史[M].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