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7年開播的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將受訪者的個人成長、情感經歷、背景故事與經典佳作相結合的形式,選擇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摯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意義?!独首x者》這檔節目的持續走紅與其獨具特色的開場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開場白的主題性、現場性及生動性在這檔節目里運用各類辭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以《朗讀者》前七期的開場白為研究對象,采用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凡》中的辭格定義,解讀《朗讀者》的開場白,以期對當前文化類節目的開場白有所裨益,并為現代漢語的辭格研究拓寬新的研究語料。
關鍵詞:《朗讀者》;開場白;辭格
作者簡介:易媛(1994-),女,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漢語言文字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現代漢語、修辭學。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7--03
中央電視臺在2017年開年推出首季《朗讀者》,并于2018年年中推出第二季,節目采用“訪談+朗讀”這一新穎的形式呈現出嘉賓的情感故事,選用精美的文學片段,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價值,用朗讀來表達內心。《朗讀者》兩季的開場白常常成為南京中小學語文的命題角度,或成為學生習作過程中的語料。開場白,即開場時引入本題的念白,主要的要求及有三性:主題性——主題明確,抓人眼球;現場性——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生動性——簡短生動,雅俗共賞。瑞士著名演講家溫克勃先生曾說:“開場白的任務有二:一是建立與聽眾的同感;二是如字意所釋:打開場面,引入正題?!薄独首x者》的開場白與其他相類似的朗讀節目不同,其開場白由兩部分組成,首先是一段卷首語似的錄制片段,一段是現場的主持片段。但是如何做到一個主題,兩段開場,緊扣主題,反復不重復,引人入勝呢?主要原因就是其綜合運用了多種辭格將開場白的“三性”凸顯。
一、主題性——主題明確,抓人眼球
開場白是為整個節目服務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觀眾對于本期節目的主題有著明確的認識。主題就是每期節目的線索,只有主題明確,觀眾及朗讀者才能準確地將自己的情感與朗讀內容融合得更好。《朗讀者》在開場白中大量運用反復及排比等辭格強調節目的主題。
反復,用同一的語句,一再表現強烈的情思。[1]《朗讀者》每期都在開場白的兩段話里反復強調本期的主題,直接或 間接地讓觀眾們不但了解到節目的主題,而且可以跟隨節目主題情感隨之波動。節目的開場白巧妙運用隔離的反復,既起到了強調的作用,又不讓觀眾感受到廣告似的生硬。
1.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遠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變得更好,我要去試試。初心也許是一個簡單的愿望,憑知識改變命運,靠本事贏得榮譽。有的初心,走著走著,丟失了,而有的初心,走的再遠,我們依然會堅定地去靠近它??鬃诱f,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當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拋開一切世俗的附加,我們所堅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為寶貴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當中。《朗讀者》的初心,也很樸素,用最真摯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撫慰人心,2018,朗讀依舊,初心不改。[2](第一期)
2.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它出現在很多我們無法控制的瞬間,看電影,聽首歌,望著一張相片的時候,或者,就是在閉起眼睛的那一刻。對于生活在鳳凰城的翠翠來說,想念是那一晚對岸的歌聲。對于史鐵生來說,想念是在開滿菊花的秋天母親曾經說過的那句話:我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地活。而對于終老望鄉的洛夫來說,想念是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想念啊,讓日子變長了,讓不及的人變近了,讓我們最終明白,想念是擁有的另外一種形式,他想我,我想他,想念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有溫度。(第二期)
3.等待,是我們和時間之間的一場博弈,我們憑借著智慧和耐力,與未來做一個交換。等待的不可知性,是一份考驗,一天一天,一步一步走向希望,或者失望。安娜·卡列尼娜呼喊著:“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愛情?!庇谑撬诘却斨腥紵俗约?,“長亭外,古道邊,問君此去幾時遠”,這是英子和她的同學們在傷感的歌聲當中等待成長;“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是五十歲的孟郊寫下的詩句,也恰恰在那一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等來了和母親的團圓。除非到達終點,沒有人能夠評價等待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在于因為希望,所以等待,更在于因為選擇了等待,所以看到了希望。(第五期)
上述3例中,每例短短兩三百字中提及多次。例1提及當期主題“初心”7次,例2提及檔期主題“想念”7次,例3提及當期主題“等待”6次。這樣的頻率即使沒有字幕的提示,觀眾亦可了解主題是什么,更能有情感地加入節目中。
同時,開場白中善于運用排比。排比,即將同范圍同性質的事象用了結構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排比的運用讓開場白內容聽起來更具邏輯性,并且主題很明確,內容集中,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5.想念是那么奇特,它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澀的,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是淡然的,可以是綿長的,也可以是短暫的。(第二期)
6.我們經常會等一個電話,等一趟地鐵,等著新年的愿望能夠實現,等著和相愛的人久別重逢。(第五期)
上述2例及例1句中的“對于生活在鳳凰城的翠翠來說,想念是那一晚對岸的歌聲。對于史鐵生來說,想念是在開滿菊花的秋天母親曾經說過的那句話:我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地活。而對于終老望鄉的洛夫來說,想念是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倍际沁\用了排比的辭格進行講述,觀眾可以在短時間內對主題具有更明確的認知,“想念”“等待”相對來說是一個較為虛化的概念,運用排比的辭格使其實化,言簡意賅。
二、現場性——內容豐富,引人入勝
開場白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它是現場言語,它是正常節目的開始,它的存在是節目的奠基石,只有開場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觀眾才會繼續觀看下去。開場白的現場性是對主持人極高的要求,這不僅要求主持人對于現場的把控能力,而且需要主持人如何渲染節目的氣氛以及調節觀眾的情緒,增強觀眾的參與感?!独首x者》的開場白常常運用設問的方法讓觀眾進行瞬時思考,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引用大家熟知的文學作品片段或名言進行主題的剖析,以縮短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感。
7.杰克倫敦曾經說過一句話,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絢爛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顆都綻放著動人的光輝。(第三期)
8.“如果說時間是一條單行道,那么紀念日就是道路兩側最特殊的路標,它告訴我們怎樣從昨天走到了今天,畢竟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這是郝思嘉站在一片廢墟上渴望重建家園的紀念?!罢娴拿褪?,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這是魯迅寫下的不能忘卻的紀念。(第四期)
9.“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這一幕發生在1917年,那時候朱自清在北京大學讀書,父親到南京浦口火車站去送他,之后數年的時間里,父子倆摩擦不斷,最終失和。(第七期)
引用,文中夾插先前的成語或故事的部分。例7~9句均為明引,將名人所言或文學片段直接引用到開場白中,讓其成為語段一部分。引用的使用,增強了開場白的文學性,提高了節目的說服力,這也是《朗讀者》持續走紅的一大原因。董卿的才華橫溢,節目的獨樹一幟,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引用這一辭格外化出來的。例9中董卿開篇就引用了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話引出主題,我們深知《背影》一文是朱自清寫給自己的父親的,引用《背影》的原文,尤其是關于父親送行的這一段描寫更是眾所周知,無需強調“父親”的主題,觀眾內心早已明了。
10.說到生命你會想到什么呢?四季輪回,生命交替,一個你愛他如生命一般的人,還是我為什么要活著。(第三期)
11.為什么偏偏是那樣一個蹣跚的、略顯笨拙的背影擊中了我們的心呢?我想那是因為他代表了千千萬萬個不善言辭的樸素而深厚的父親的形象(第七期)
設問,即胸中早有定見,語中故意設問。一般而言,目的有二:一為提醒下文而問,二為激發本意而問。但《朗讀者》開場白中的設問作用卻很獨特,既不提醒,也不激發,它存在的意義是吸引讀者?!独首x者》是一檔臺上朗讀,臺下聆聽,互動感、參與感較低的電視節目,加上嘉賓多為大家平常不熟悉的行業精英,少有那些“泡沫式”的娛樂明星,因此觀眾的熟識度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在開場白中穿插著些許的設問并加上適時地暫停,觀眾會不自覺地會有自己關于主題的思考時間,會拉回自己的思緒,提高他們的參與感。
引用的書面性與設問的口語性,兩者巧妙地結合形成了《朗讀者》開場白文白相間的獨特節目語言,這也成為其持續走紅,甚至走進校園教學的一大原因。
三、生動性——簡短形象,雅俗共賞
開場白是整個節目的開始,也是觀眾對每期節目最初的感受,因此開場白激發觀眾繼續觀看的興趣,過于口語化會顯得不夠專業,過于書面化又會產生矯揉造作之感?!独首x者》常常綜合運用多種辭格進行,且善用短句,以便觀眾領悟更明晰,更便于接受,有親切生動之感。《朗讀者》開場白中為吸引觀眾興趣,常常采用譬喻、擬人等修辭,同時也偶出現仿擬、示現等辭格。
12.紀念日是結繩記事上的一個個繩扣,它紀念著一個生命的誕生和離去,也紀念著一段歷史的開始和結束。(第四期)
13.初心在最開始的時候,往往簡單、樸素。但是它會慢慢長大,就像一顆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又仿佛站在零的起點慢慢綿延成很長很長的道路。(第一期)
譬喻,即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文章上就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簡而言之,以A寫B,原因是B是一個不可言說或抽象的概念,用與其具有類似點的實在的A進行闡述,更便于對方接受。例12是單純的比喻句,將抽象的“紀念日”比作實在的“繩扣”,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們使用“結繩記事”來進行記錄,這樣的譬喻使得觀眾對于“紀念日”的概念有了更明白的認識。例13將抽象的“初心”比作了“種子”,種子是生活中的事物,種子是植物的開始,也是果實的最初樣子,因此用“種子”喻“初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初心”在我們一生中的地位。同時此句又將“初心”人格化,即擬人辭格,認為“初心”可以長大。譬喻及擬人的辭格均會讓語言更加生動形象,該句綜合使用這兩種辭格,讓觀眾對于“初心”有著更直觀,更具體的感受。
14.在今天的節目時間里,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座座情感的博物館,去看一件叫“想念”的藏品,會折射出怎樣的光彩。(第二期)
示現,即把實際上不見不聞的事物,說得如見如聞。例14句“情感”“想念”看不見,摸不著,但“博物館”“藏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開場白將不可見的概念示現為可見的事物,讓觀眾更易于接受,增強親切感。
15.記得,或記不得;說得,或說不得;父親,就在那里。(第七期)
仿擬,為滑稽嘲弄而故意仿擬特種既成形式。這是陳望道先生首次提出“仿擬”辭格,略顯狹義。王希杰先生認為仿擬是“根據交際的需要,模仿現有的格式,臨時創新的一種說法”。例15的仿擬大致是符合王希杰先生的定義的,此句模仿了眾所周知的扎西拉姆多多《你見或者不見我》“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的格式,與當期“父親”的主題相結合?!案赣H”一期的開場白運用了大量的引用辭格,引用朱自清的《背影》及朱自清父親的回信,文學性較強,最后采用仿擬辭格,不落俗套且親切生動。
文無定法,開場白如何抓人眼球實際上沒有什么固定模式,只要不平淡無奇,不矯揉造作,親切生動即可。一個高水平的開場白應該具有主題性,現場性及生動性,在寫開場白時需要進行語言“美容”?!懊廊荨弊詈唵蔚耐緩骄褪庆`活運用辭格,綜合運用多種辭格可以讓開場白更加鮮明活潑,具有鮮明的個性和鮮活的生命。
注釋:
[1]本文所有辭格的定義均出自陳望道先生的復旦大學出版社的《修辭學發凡》2017版。
[2]本文語料均為筆者自己根據視頻字幕所記錄。
參考文獻:
[1]常莉莉.抓住三要點 寫好開場白[J].武漢:《寫作》,2010(10).
[2]陳蘭香.漢語詞語修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4]陳蔚.論畢飛宇小說《大雨如注》的修辭藝術[J].武漢:《寫作》,2016(01).
[5]過彤,張慶龍.《朗讀者》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的大眾化探索[J].杭州:《傳媒評論》,2017(03).
[6]王廣清. 心動思凝一“聽”間——例談開場白的表達技巧[J].長春:《應用寫作》,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