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教育部門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目前,我國初中數學教育中存在一定問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育中,教師運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導致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枯燥,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難以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綜合能力。因此,我國教育部門提出將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結合,以此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本文基于此進行分析,表明現階段初中數學課堂數學史融入現狀,并提出數學史與中學數學教學融合策略,以此全面提升我國初中數學教育水平,滿足我國教育部門對初中數學教育要求。
關鍵詞:數學史;中學數學;教學;融合
引言:
數學史主要包括數學內容以及演變內容。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融入數學史能夠使學生深刻的理解數學知識,結合數學發展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式學習數學,提升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融入數學史具有重要意義。初中數學教師首先應掌握數學史演變歷程,提升自身的精神層面,以此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從而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其次,教師應根據數學史的演變過程與教材內容結合,有效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學習思維,有利于其未來發展。
一、初中數學課堂數學史融入現狀
目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對數學教學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師關注數學文化,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因此,現階段數學教材內容發生一定變化,在教材中重點的教育內容會存在數學發展背景介紹,以此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并且,教師應對數學史深入了解,并將數學史發展進程融入課堂教學中,以此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但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數學教育依舊運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僅有少量學校能夠在數學課堂中融入數學史的發展。但國外數學教學中,對數學史與課堂教育融合的研究較多,并進行實踐,提升教學水平。與國外數學教學相比,我國初中數學教學更重視指導學生如何解答題目,忽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影響其未來發展。
二、數學史融入中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一)以數學史開啟數學教育新課程
在教育過程中,教育的起始階段最為重要,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以此提升整節課的教學質量,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堂學習中。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數學史的發展進程激發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吸引初中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同時,教師能夠根據數學史的發展設計課堂教學環節,以此創設教學情境,使初中生能夠將數學史的發展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加深初中生對數學知識印象。如教師在講解勾股定理時,首先應向初中生表明勾股定理的來源,并表明我國是最早發現勾股定理的國家之一,以此吸引初中生,使其能夠集中注意力學習勾股定理知識,從而提升自身數學學習水平。
(二)了解數學家探索數學知識的艱辛
教師能夠指導初中生研究數學文獻資料,以此激發初中生對數學史發展的興趣,從而使其在研究數學史演變過程時,學習數學知識。數學史的發展中,擁有大量的數學家探索數學知識的故事,以此對初中生進行教育,能夠使其清楚的了解現代數學知識的來源多么不容易。通過此種方式能夠使初中生在學習數學遇見困難時,不再畏懼困難,而是通過不斷努力獲取最終的成功。因此,教師應在數學教育課堂中向初中生表明數學家為探索數學知識付出的努力,使其能夠珍惜在課堂中學習的機會,從而激發初中生數學學習欲望,使其主動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效培養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其數學成績。
(三)數學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化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嚴謹性、理論性以及邏輯性的特點。在初中教育中,數學教育難以理解,對初中生的思維要求較高,要求其能夠根據知識的不同及時轉變學習思維。但現階段大部分初中數學教育中,教師運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導致課堂較為氛圍較為枯燥,使初中生對本就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失去學習興趣,難以在學習過程中轉變數學思維。因此,教師應根據數學史的演變歷程,對初中生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將有關于數學知識的小故事在課堂中對初中生講述,以此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初中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此種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初中生數學成績,還能夠改變其學習心態,有利于其未來接受高等數學教育,促進其快速發展。
(四)不斷更新數學史教學內容
數學史的發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內容,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因此,會出現更多全新的數學知識以及數學故事,從而推進數學史的發展。數學史的演變過程能夠對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產生影響,初中生能夠從傳統的故事學習中轉變為實際事件的學習,以此提升初中生對數學史變化研究興趣,從而對數學思想發生改變。所以,教師能夠利用數學史的發展融入到數學教育課堂中,使初中生明白數學知識能夠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不斷滿足人們發展對數學知識的需求。同時,教師應認識數學史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關系,以此恰當的將兩者結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融入數學史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但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初中數學教育中存在一定問題,教師忽視數學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初中數學課堂教育應進行改革,首先教師應了解數學家探索數學知識的艱辛,并使初中生對數學史的發展進行了解,以此作為基礎學習數學知識,有效加深初中生對數學知識印象。其次,教師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最終,更新數學史內容,為初中生提供更先進的數學知識,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馮文波.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 (14):90-91.
[2]唐振,譚本遠.數學史融入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J].中國培訓,2016 (14):183.
[3]楊雅欣,晏衛根.數學史在初中學習階段的研究與滲透[J].亞太教育,2016 (22):71.
作者簡介:陳瑞娟(1988.4-)女,河南省商丘市,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