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彥宏
摘要:中職學校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對自我的認識存在不足,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更好的成長。中職語文的教學為德育提供了平臺,教師通過對英語教材教學,把所蘊含的思想品質傳達給學生,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道德價值觀念。學生只有提高綜合素質,才能適應社會需求。
關鍵詞:中職;思想;價值觀念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教學中應該遵循英語教學規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教師要在教學中做好模范作用,與學生一起投身于德育的活動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提高素質。在我國,中職學校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在加強技能訓練的同時應該注重學生德育的發展,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學習與生活中更好的成長。
一、中職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中職學校教師要明確德育的教學目標: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讓他們健康成長;培養學生的職業修養,為社會做貢獻。英語作為中職學校的主要課程之一,在教學中,要注重德育的滲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職學校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對自我的認識存在不足,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念,使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更好的成長。由于中職學生學習能力差,內心自卑,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則會走向極端。
德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其一,因為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過低,在工作中缺乏責任心,得不到公司的認可。其二,中職英語的教學為德育提供了平臺。教師通過對英語教材教學,把所蘊含的道德素質傳達給學生,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道德價值觀念。學生只有提高綜合素質,才能適應社會需求。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自信
學生之所以來中職學校就學是因為初中成績不理想,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中職學生日漸失去了信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給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由于中職學校學生文化水平較低,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不夠,所以在實踐操作中力不從心,使之喪失了學習興趣。
由于中職學校學生得到的表揚較少,大多都是指責,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對未來沒有長遠規劃。英語的學習必須長期堅持,如果學生長期處于缺乏自信的狀態,則會影響英語的學習。
(二)缺乏主動探究的意識
很多中職學生存在厭學行為,他們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上課時無精打采,沉溺于玩手機。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利用教材中的“School Life”一課,讓學生明白學校生活的珍貴,讓學生將文化課與專業課的學習結合起來,明確每個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將來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讓學生明白如果放棄文化課的學習,則很難適應多元化的社會環境。
(三)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
中職學校學生大多存在不求上進的思想,在課堂與生活中自律性較差,而部分學生為了追求個性,染燙頭發、穿奇形怪狀的衣服,甚至說臟話、打學生等。這對學校造成不良的影響。中職英語教師應該利用“Personal I dentification”一課,對學生實行德育。讓學生通過學習國外人際交往的基本禮儀,例如文中所講,西方人很重視個人隱私,不輕易打聽別人的私事,不經人同意不隨便動他人物品。讓學生明白在學習與生活中要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與隱私,學會與人相處。
(四)價值取向存在偏差
由于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身子女,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這種思想,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學生缺乏意志力,遇到困難容易放棄。因此,應該加強中職學校學生的德育培養,使學生不過分依賴家長與教師,讓他們獨立思考,關愛他人,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中職英語教學中滲透的德育策略
由于每個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水平不相同,因此教學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英語教學中步驟是基本相似的,圍繞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滲透德育思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在課堂內實施德育滲透
中職英語教材內容豐富,教師可以設計幾個環節對德育進行滲透,比如背景介紹、內容分析、揭示道理等。在“Jobs and Hobbies”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不同工作的人群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勞動,尊敬各行各業的人,讓他們樹立高度的責任心與奉獻意識。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對學生要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例如在“Food and Drinks”一課中,讓學生看一段中國人民之前的歷史,一個個因為饑餓而面黃肌瘦,甚至因糧食短缺而死亡。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食物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從自身做起,讓學生明白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歸功于我國的利民的政策和方針,引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就必須提高全民的素質。
(二)開展特色實踐活動
課本的知識具有局限性,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某篇有特色的短文為基礎,進行課后的編寫或仿寫,讓學生明白尊重他人的行為是值得學習的。特色實踐活動讓使每個學生參與其中,相互交流,感受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培養學生自信心,言傳身教
教師的行為具有指導性,應該在教學中注意自己的言辭。中職學校的學生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差,容易產生消極心理,教師應該利用勵志性的英語文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找到自己的優點,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價值,不被困難所打倒,做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人。
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信息的交流過程,更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場所。因此,教師要主動與學生溝交流,同時在溝通的過程中逐漸明確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教師是德育的實施者,他們的世界觀、情感、品行都會對學生的行為表現產生影響,因此教師要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要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增強社會責任感、愛國主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職學校英語教師要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德育的重要性。并在其它學科的教學中也滲透德育教學,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加快學生德育培養的進程。
參考文獻:
[1]朱文欣.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 (04)
[2]張昕.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外語教研.200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