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澤頭中學 山東威海 264400)

表1 《空氣》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環節Table 1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ir” unit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和學校實驗條件的限制,化學課枯燥乏味,很難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而視頻錄播技術運用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能夠以最少的成本、較短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化學實驗耗費時間長,一堂課45分鐘的時間,很難完整地重現整個實現過程,甚至等不到實驗現象的發生。而通過視頻錄播技術,教師可以提前下載或者錄下耗時較長的實驗過程,通過簡單的剪輯,就能夠使學生們完整的觀察到整個實驗不同階段的變化。例如在8年級化學教學中的第二單元第三節“水分子的變化”和第四單元第一節:“空氣的成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排水法進行氧氣收集,來令學生加深印象,充分理解水中的成分和氧氣的特性。利用視頻錄播技術,如樂透視頻等軟件,教師可以將實驗操作細節和結果錄下,將實驗重點在學生面前播出。這樣子能夠充分的結合課本理論知識,加深學生的理解。
與傳統實驗不同,視頻錄播技術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可以重復演示,并通過放慢、特寫等形式,加深學生對化學現象的記憶。因此,利用視頻錄播技術,教師可以提前將實驗過程制作成教學視頻,在重點難點方面讓學生們反復觀看,使其可以牢記實驗規范和注意事項。
在九年級下學期中,有許多單元的實驗都受到實驗室的設備限制,同時由于部分實驗將會產生一定的危險和有毒氣體,因此不適合在課堂中進行當場實驗。例如第六單元第一節:“爆炸是如何發生的”中,涉及到氫氣的燃燒與爆炸實驗,該實驗需要讓氫氣進行燃燒,并且在實驗后半段會使氧氣和氫氣接觸,導致其產生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膨脹,從而產生爆炸。由于該實驗涉及到燃燒和爆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即使有老師在當場進行指導,該實驗也不適合在教室進行。利用視頻演示,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初中化學實驗,不僅對于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具有提升能力,并且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體系。視頻錄播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在別處進行化學實驗,然后通過如樂秀視頻等視頻軟件進行錄像和簡單的剪輯,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指導。
1.案例選擇
魯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為例,介紹在單元教學原則指導下,如何按照單元教學的一般步驟進行初中化學的常規教學。
2.教學設計與實施
3.教學評價
視頻錄播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慢放,放大細節,重播等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看清實驗過程,例如在播放在實驗過程中加入催化劑,其制氧速度前后變化這一過程,應學生要求反復播放了三次,力求達到每個學生都能牢記過程,這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是無法達到的。在視頻播放的同時教師進行講解,更難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對接下來自己親自實驗也奠定基礎,
視頻錄播技術的出現,不僅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更是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整個教學模式的改革發展,為化學實驗教學打開一片嶄新的大門。視頻錄播教學具有其優點也有局限性,教師如果恰當的運用該技術進行教學,發揮它的輔助能力,將有效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