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娟
摘 要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混合式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力,解決目前計算機類基礎課程所面臨的問題,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的目標。本文針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慕課及微課應用與混合式教學的作用,對慕課和微課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混合式教學的運用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夠提升其教學效果。
關鍵詞 慕課 微課 計算機基礎課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慕課與微課的發展在不同方面引發了新的思考,其對大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促進大學優質課程資源建設與教學模式的創新上。為了不斷創新校內、校際課程共享與應用模式,《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中指出,滿足學生更多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是教育技術發展短期內的關鍵趨勢,應通過在線學習、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應用在線開放課程。而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旨在信息素養的培養和實踐操作技能的提升。將慕課、微課的融入到混合式教學的中,能夠進一步提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效果,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
1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傳統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首先,很多學生上課的意愿不強,為了保證課堂的出勤率,教師會逃課和遲到的學生扣除相應的平時成績,學生被動的來上課,害怕被教師點名批評。其次,大多數教師講課時很有激情,但是課程內容單調,學生并不感興趣,人在心不在,上課玩手機、睡覺、看課外書、發呆等現象常常發生。同時,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較少,課堂互動性不強,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講,學生只是被動的聽,阻礙了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將慕課和微課融入到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勢在必行。
2慕課和微課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混合式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首先,慕課和微課有利于開展效果較好的混合式學習,能夠體現教學過程的全程參與模式,能夠完善教學結構設計。如:在授課之前,為了讓學生提前了解授課內容,教師利用慕課平臺發布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案、講稿等材料,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每周上課前,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要求,定期完成自學內容,自行規劃時間學習。課堂學生是主體,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講授,教師成了課堂的引導者,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實例分析和實踐操作等活動。課后,為了鞏固知識,教師會布置課后作業和在線測試,并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
其次,慕課和微課每節課有3~5個相關主體的短視頻組成,視頻一般為5~8分鐘,內容較短。課前,為了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按照教師要求自行規劃時間學習并及時反饋問題。并且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視頻中,通過精心設計交互式問題,微課和慕課符合交互性學習需求。并且在視頻中嵌入測驗題,還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及時地檢查。
另外,慕課具有大規模的特點,擁有幾萬學習者,但只有幾名教師,這決定了教師不可能親自批改作業與測試題。因此,借助自動評測系統,針對客觀題、主觀題,學生按照互評標準相互評分,教師提前制定出作業和測試題的互評標準,通過互評作業和測試題,達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而目的,及時發現問題。
3慕課和微課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的運用
混合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將慕課和微課應用到基礎課教學中,通過網絡平臺,能夠及時反饋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變為引導者和輔助者,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自行規劃學習的時間、進度和內容。而在課堂上,為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回答學生遇到的問題并組織課堂討論、實踐操作。并且慕課平臺中有很多教學名師,他們能夠拓展、補充和潤色教學內容,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專業術語,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機基礎課的樂趣,能用幽默的語言講解抽象的理論知識,有助于整合優質的課程資源。而根據學生生活遇到的計算機問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開展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果。如:如何安裝驅動程序、設置IP地址等。
其次,計算機基礎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框架由慕課及微課在線課程平臺和線下課堂平臺組成。學生利用在線課程平臺提供各種資源,來完成課前預習、觀看慕課及微課視頻、完成作業題和測試題等,如:學習資源和練習資源等,直到掌握計算機基礎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而在線下課堂平臺中,教師是引導者和輔助者、組織者,能夠為學生解答問題,幫助學生實現對計算機基礎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的內涵。線下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將課前收集的學生反饋的問題提前總結歸納,鞏固強化知識點,解決學生的疑點,精心設計課堂討論等教學活動。并且慕課及微課視頻具有碎片化的特點,因此,教師應對各知識點進行系統梳理,增強其系統化。同時,教師可以有目的的對現有知識點進行拓展加深,滿足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開闊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拓展創新,如:對軟件現有功能的創新等。
另外,計算機基礎課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主要包括評價主體多元化、考核內容全面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等。其中,評價主體多元化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等。考核內容全面化的內容包括掌握知識情況、考勤情況等,主要是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評價方式多采用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如:線上課程平臺的評價和線下學習情況的評價等。
參考文獻
[1] 王萍,陳章進,莊偉明.慕課環境下《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1).
[2] 梁嘉.基于慕課的高校混合式教學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8(01).
[3] 任鎖平,馬亞蕾.基于SCH-SPOC模式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實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