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持續進步,大數據也在逐漸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工具,而如何在浩如煙海的數據中安全快速精準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源,并對這些資源數據進行整合加以有效分析,這就需要結合人工智能的龐大作用。在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大有可為,勢必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穩定創新發展。基于此,本文圍繞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作用和應用措施,以促進網絡數據對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的進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計算機網絡技術;有效途徑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為了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各種數據的良好結合,應該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加強這方面的管理與控制,以便促進整體的網絡技術的利用水平。
一、大數據時代下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優勢
(一)提升網絡和計算機的穩定性
面對海量的數據交換,對網絡和計算機的訪問和處理越來越成為網絡技術發展過程中,乃至國家網絡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關注的事情。人工智能的運用可以更加精準對接服務需求,減少無關的網絡運行,并對常接觸的服務需求進行合理分析與處理,不僅促進網絡和計算機的穩定性,同時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數據分析。
(二)推進智能化網絡運行生態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越來越多的服務需求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開展,這就會形成越來越專業的服務模式及網絡運行邏輯,就減少了服務需求之外的處理邏輯模式。此外,對于新的服務需求也可以提前預測,創建合理的信息數據應用體系和機制,提升處理效率,加強網絡頂層設計,提高管理工作效果。
二、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用于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有效途徑
(一)關注數據的安全應用
人們利用數據的首要關注點是安全應用,特別是涉及企業或個人隱私時,更甚者是涉及到國家安全,這是大數據時代網絡技術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由此在出入輸入、輸出及入侵檢測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對數據的建立、整合及分析,并以此作為基礎建立計算機的邏輯,將其數據特性編制成特定的計算機編碼,從而匯集成龐大的數據庫。當信息數據運行時便可將其作為判斷的依據,特別是發現入侵時,人工智能可立即啟動判別,確定其種類及危害,將不良因素拒之門外,從而保護數據的安全。
(二)關注數據的智能應用
在眾多的數據中人工智能可將數據快速、準確地傳遞給用戶,也可以根據用戶的日常習慣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就需要人工智能發展來模擬人腦的處事方式。除此之外,人工智能還需要對相同或相似屬性的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出人腦無法分析的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對數據的發展規律進行全方位提取、分析、研判,更好滿足用戶的個人需求。
(二)關注網絡的自愈功能
計算機網絡的屬性決定了每個人的網絡終端不是孤立的,是面向整個網絡世界,在人工智能維護用戶自身安全服務的基礎上,增強計算網絡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自愈能力,面對外來入侵計算機的影響后,對漏洞進行自主修補,并加強此范圍的控制能力,對所處環境依賴較低。
(三)關注人工智能運用的管理與評價
對于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系統的科學評價活動,及時發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相關問題,從而提高整個網絡數據的管理效果。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也要根據新問題、新要求強化其搜索、推理、求解的功能,并針對個性需求進行優化與創新服務,以便更好地完成用戶任務,提升整體系統的運行效果。
人工智能需要對數據進行科學的整合與分析,為此要建立起龐大的專家知識庫。在先進的科學技術支持下,做好各種數據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機制,并根據數據特點形成一定的網絡編碼,這是人工智能進行計算機網絡處理的前提和基礎。在這個過程中,組織者要創新整體工作模式、方式與內容,加大專家知識庫系統的應用于研發,并及時進行過程控制,做好經驗總結,全面提升整體的運營管理與控制工作的水平,滿足當下和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需求。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世界互聯網大的賀信中指出,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迫切需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需要把三者結合起來為用戶、國家,甚至世界發展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這是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的應用方向。為更好進行數據管理,需要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方式,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加強安全、智能、自愈的管理,以此提升整體技術的處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谷守軍,王海永,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J] 電子制作,2017(6):30-310.
[2] 閔銳.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6):36-36.
[3] 李世鋒.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23):259-259.
作者簡介
孫授卿(1979.01-),副教授,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作者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