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菲 賈雨蒙
摘要:音樂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承載著作者的內心感受,當一首音樂播放出來時,聽者也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這就是音樂的藝術所在。自我國新課程改革理念提出以后,教學活動中越來越重視情感教育,音樂作為一門學科,進行音樂教學時應用情感教育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情感教育應用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措施,為我國音樂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學;情感教育;應用策略
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于,音樂學科需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音樂天賦,提高音樂的教學效果。所以,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情感感受和情感表達能力,對于提高中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的意義分析
在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主要指的是讓學生領會音樂內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情感的角度上引發學生的共鳴,能達到提高音樂教學效果的目的。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能幫助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身體與心理素質發育的重要年齡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一味的講授理論知識,則學生的心理素質得不到有效提高,而融入情感教育,從情感的角度傳遞音樂知識,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促進學生對生活的感悟,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興趣,促進中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1]。
二、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的策略探討
(一)教師把握良好的教學情緒
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也是學生行為習慣的啟發者。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要想在中學音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首先要求教師有良好的教學情緒。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帶著愉悅的情緒進行授課,創造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這種教學方法在學生學習壓力不斷提升的社會形勢下,具有良好的作用。輕松的氛圍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興趣,這是音樂學科教學效率得以提高的前提條件。并且,根據不同類型的音樂,教師應創造不同的教學氛圍,一些音樂承載了作者快樂的情感,也有些音樂承載的是作者悲傷的情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利用情感教育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就需要積極創造與音樂風格相符的情感氛圍。比如《保衛黃河》歌唱了對國家的熱愛和作者抗日的決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為學生創造一種高亢、激昂、振奮人心的情感氛圍。用情感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
(二)利用教學設備的輔助作用,創造情感教育氛圍
音樂中蘊含豐富的情感,但是受中學生情感感受能力差異性的影響,有些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音樂所表達出的情感因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將這些情感放大化的展示給學生,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輔助作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向學生展示動態的聲音、圖像等,這種直觀化的視覺和聽覺感受,能幫助學生體會音樂中的情感。比如《橄欖樹》表達的是一種灑脫空靈的感覺,作者寄托在音樂中的是精神無信仰、沒有歸屬感的流浪情懷。作詞者三毛就是具有這樣情懷的人物,所以在學習《橄欖樹》時,作者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普及三毛的主要事跡,幫助學生了解三毛的一生,增加學生對《橄欖樹》中情感的感悟能力,實現融入情感教育的音樂教學[3]。
(三)利用即興活動增強學生的情感表現
音樂和舞蹈是兩個關系密切的藝術形式,剛具備行為能力的兒童就能跟隨聽到音樂做出揮舞手腳的動作,這是音樂中情感在人的行為動作中的體現。因此,在情感教育應用到中學音樂教學當中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即興的活動。比如教師進行鋼琴教學時,要求學生用鋼琴模仿出風吹的聲音、或者泉水的聲音等等,然后要求其他學生用肢體語言說出彈鋼琴學生模仿的是什么聲音,這種教學形式能增加學生對各種形式音樂的體會,能增強學生的情感表現能力[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每一首音樂作品中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不斷深入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音樂學科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教師的音樂教學方式對學生以后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能提高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也能促進音樂教學效果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即興活動、創造課堂情感氛圍等方式,引導學生感悟音樂中的情感,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還能推動中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麗媛.試析中學音樂教學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 (26):159-160.
[2]孫金山.淺談中學音樂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藝術科技,2016,29 (04):402.
[3]董藝翾.初中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理念的滲入[J].黃河之聲,2016 (06):30.
[4]劉新濱.以情感因素助推中學音樂教育發展[J].黃河之聲,2016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