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帥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統計數據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金融統計更是尤其重要,因其在金融政策決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關系著國家的貨幣政策和經濟發展。金融統計工作的質量情況在一定程度對政府決策和國民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需要引起金融統計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足夠重視。基層的金融統計工作由于經濟、行業和地域的不同,存在較大差距,發展相對落后的地方存在著很多問題。
關鍵詞:基層;金融統計;決策作用;存在問題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何全面準確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和重點,創新開展金融統計,為實施國家戰略,發展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服務是基層金融統計部門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存在的問題
1.統計認識不到位
金融統計標準化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執行難度較大。一方面基層單位對統計工作的重視不夠,沒有站在國家決策的高度去對待金融統計工作。金融統計最終結果上報到中國人民銀行或銀保監會總部,作為人民銀行或銀保監會領導決策或者向中央領導人進言獻策的依據,統計不準確將導致決策失準,經濟運行不暢,阻礙國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基層單位沒有意識到統計的準確性給自身企業決策帶來的效益,僅僅認為推行金融統計標準化工作需要大量財力和物力,增加了企業的費用支出,短期內卻很難給企業帶來較大收益,因此缺乏推行動力。
2.培訓學習不到位
金融統計數據量大,涉及知識面廣,專業性強。不僅涉及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統計部門,還涉及科技、會計、信貸等多個部門,且目前大部分統計數據需要整理和轉換,少部分歷史統計數據需要補錄,工作量成倍增加,而常規統計工作較多,統計及相關人員很難適應繁重的統計工作。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除統計人員外,其他部門人員不了解統計標準化知識,如果不經過專業培訓,相關人員很難理解和掌握統計標準化知識,在基礎數據的錄入上無法準確理解相關政策,進而無法保證金融統計數據質量。
3.統計工具不到位
目前,由于中小金融機構科技水平有限,絕大部分統計標準化軟件都由金融機構提出業務需求,委托專業軟件公司開發研制。受資金等條件限制,絕大部分統計標準化軟件只能滿足人民銀行上報統計標準化數據的需要,而沒有將大量統計數據進行加工和處理來滿足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但目前很多中小銀行支持“三農”、小微企業等貸款較多,從數據錄入到統計階段均是手工錄入,沒有相應的統計軟件,導致數據從原始錄入就無法保證高質量,勢必會影響統計數據質量,從而對國家相關金融決策造成影響。
二、應對基層金融統計不足的建議
1.提高統計認識,強化組織管理
各金融機構要統一思想,增強意識,高度重視,將統計工作上升到國家金融政策的決策層面。同時,將本機構金融統計標準管理納入內控合規體系和戰略規劃,把統計標準落實到各項業務考核和管理系統中。研究建立落實金融統計標準化總體方案,建立標準化工作管理制度,明確統計部門、各業務部門和系統開發部門的責任。基層人民銀行也要督促各機構金融統計標準化落實工作,將金融統計標準化工作納入金融統計考核內容,適時開展檢查工作,全力指導金融統計標準化工作落地。
2.加強統計隊伍建設
基層金融機構要不斷強化各條線人員的統計培訓。金融統計工作的連續性和復雜性決定了基層金融統計工作人員應具有高素質。現階段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基層金融統計工作要求也是非常的高,若是缺少素質比較高的金融統計人才,往往就無法勝任工作任務繁重、時效性強的金融統計工作。農村金融機構金融統計體系起步比較晚,金融統計人才相對匱乏,基層的金融統計人員大多數不是“新手入門”就是“半路出家”,缺乏深入系統地學習金融統計知識,對金融統計理論的研究、探討更是少之又少,這就要求要切實加強基層金融統計人員的培訓,讓基層金融統計人員學習和掌握金融統計知識,同時還要提高電腦使用水平和綜合分析能力,把握基層金融統計工作的內涵。為此,必須重視基層金融統計人員的培訓,以全面提高基層金融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達到準確、及時、完整、高效做好金融統計工作的目的。
3.確立統計工作重要地位,加強商業銀行基礎數據源管理
農村金融機構應站在經營管理和風險防范的高度,和自身的實際發展及創新有效的結合起來,實現統計工作的合理管理,實現各個方面資源投入的增加,從而將統計工作水平有效提升,確保統計數據的合理性以及整體性和真實性。首先要明確統計與基本業務經營和管理的關系,統計的基本職能是涵蓋在業務經營和管理活動各個過程中的,統計工作需要做好對原始數據到最后的報表數據生成整體有效統籌,在這當中,統計部門主導以及各個業務部門做好輔助,在統計結果的確定當中,需要按照對原始數據加工生成、各個部門對原始基礎數據有效負責、加強對原始數據質量做好監督和控制、實現對業務經營活動的管理當中對基礎信息合理整理以及加工,從而在此基礎上提供相應的意見。其次,做好內外部監管的要求銜接,明確報表數據和基礎數據之間的關系,以此促進統計數據質量不斷提升。最后,合理加強統計工作的作用,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參與決策的制定。現階段電子信息化的發展獲得了較大提升,統計工作收集、整理信息的作用逐漸淡化,而利用科技信息支持管理決策是成為統計工作新的重心。
4.完善功能,加強數據應用
金融機構在全面完成統計標準化數據采集后,要做好數據質量評估,在保證數據質量的前提下,在完成人民銀行統計數據上報要求的同時,應充分發揮標準化統計數據的信息資源優勢,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繼續完善軟件功能,構建基于統計標準的多樣化數據模塊,加強統計數據分析和應用,為本機構經營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支持。
結束語
隨著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和農村金融機構各項業務的不斷發展,金融統計工作的環境、方法和需求正發生著實質性的變化,金融工作需要和實際的業務發展相結合,加強不斷創新,不僅為業務管理和風險決策以及領導決策等方面提供真實以及全面的統計信息,更為國家相關經濟政策的正確性做支撐,以更好的發展我國。
參考文獻
[1]黃華.金融統計檢查實踐的法律思考[J].時代金融,2014(27):43-44.
[2]宋凝.中國基層金融統計研究[J].中國外資,2014(02):53.
[3]高小虹.基層央行金融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金融經濟,2014(02):192-193.
(作者單位:貴州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黔西南審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