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摘 要 遠程審計是審計發展的趨勢,遠程審計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將提升內部審計防范風險職能作用的發揮。本文將“遠程審計”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與成效進行深入剖析和梳理,從中總結經驗,提出新時期遠程審計在審計內容、審計技術、審計模式方面創新和開拓的幾點想法。
關鍵詞 內部審計 遠程審計 審計監督 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1遠程審計在內部審計監督中的作用
遠程審計,是指審計機構通過遠程的方式對已經存儲在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提取及被審計單位網絡或書面報送的數據、資料為基礎,進行整理、分析、質詢及適當現場核查等工作,形成審計報告的過程。
遠程審計是未來審計的發展趨勢,內部審計的特點使遠程審計技術更適用于內部審計。遠程審計將在以下方面改變傳統審計模式,全面提高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審計監督能力,加大風險防范職能作用:一是通過數據分析和業務信息的影像化處理,替代和減少現場審計工作時間,同時有效降低了對被審計單位正常工作的影響,實現人力成本和費用成本的減少,提高審計資源配置效率;二是通過日常對經營數據的分析和挖掘,比傳統現場審計具有更大的審計數據采集和分析量,有效規避抽樣風險,提高樣本核查準確性,打破時間、空間和審計內容的限制,拓寬審計覆蓋面,提高審計的深度;三是通過審計程序的優化和信息化審計思維方式的轉變,內部審計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影響公司運營安全的風險來源,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四是將審計端口前移,實現由事后審計向遠程監測轉變,增強審計發現問題的能力,提高審計結論的價值和審計服務的能力。
目前,公司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高度集成,使內部審計所需的大量原始財務數據和其他各種證據都可從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直接獲取,這為真正有效實現遠程審計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遠程審計在內部審計業務實施中發揮更大的風險防范作用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遠程審計實踐的工作體會
2.1面臨的困難
(1)資料調集的及時性難以保證。一是被審計機構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對遠程審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工作重視度上與現場審計無法等同,造成資料提供速度緩慢;二是僅通過電話、郵件等遠程方式,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無法確保暢通及時,影響審計資料提供的及時性,對審計工作進程帶來影響。
(2)審計調查的客觀真實性有所弱化。遠程審計項目,審計人員運用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進行問卷調查、遠程訪談,被調查人員或訪談人存在一定顧忌,此種取證方式的運用效果有所弱化。
(3)問題質詢取證難度加大。開展現場審計時,審計人員能就發現的疑點、問題及異常,及時當面向審計對象提出質詢,并可根據實地核查、盤點,對多個訪談對象的反饋結果做出審計判斷。在遠程審計工作中,則面臨質詢的問題無法采取面對面方式,從而使被審計單位有一定的時間進行相應準備及應對,有可能得不到真實的情況回復,從而影響審計人員將審計觸角全面延伸、掌握細致而直接的信息,對重大風險點的揭示能力有所弱化,對審計判斷、評價的準確性可能存在一定影響。
(4)遠程審計方法及技能創新不夠。遠程審計是一種審計方式的新嘗試, 需要審計人員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不斷挖掘和獲取更多的數據資源應用于審計工作中,為遠程審計取證、評價提供技術保障。隨著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要求的不斷變化,風險數據模型開發創新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與審計業務有待進一步融合。
2.2解決途徑
(1)加快遠程審計工作流程的標準化管理。一是完善制度保障機制,對遠程審計工作的要求、程序、報告等進一步予以細化,提升項目實施的規范性;二是通過優化工作程序,提高被審計單位對遠程審計重要性的認識,確保被審計單位能自覺接受非現場審計和質詢,并提供真實的基礎數據和審計資料;三是構建遠程審計技術支持與共享平臺, 對于典型遠程審計案例、優秀遠程審計報告及信息技術研究成果予以經驗推廣,以增加遠程審計深度、拓寬遠程審計廣度、提高遠程審計技巧。
(2)增強與現場審計項目及持續監控的協同作用。一是統籌結合現場審計,充分發揮審計工作的整體功能。立足全年工作立項計劃,加強遠程審計規劃,與現場審計項目同部署、同安排,通過合理的工作組織和資源配置,加強遠程審計與現場審計的有效結合,為客觀評價被審計對象提供支撐,提升遠程審計風險揭示能力,提高遠程審計工作質量。二是發揮持續監控的輔助作用,提高對持續監控成果的利用。加強持續監控有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整理分析被審計單位內外部檢查處理結果,財務、業務部門專項檢查結果,紀檢監察信訪等信息,同時對持續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和風險疑點建立風險數據電子臺賬,為遠程審計提供方向和線索。
(3)增強審計信息化實踐能力。一是加大對審計人員信息技術培訓力度,通過舉辦審計信息化專題研討、課題研究與工作交流,強化審計信息化前沿探索,總結推廣計算機審計技術方法,系統提升審計人員信息化應用水平;二是拓展審計信息化應用范圍,通過建立完善審計管理平臺、制定制度標準等系列措施,增強審計人員的信息技術實踐能力;三是強化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將現場審計工作中的邏輯思維、操作流程等經驗轉化成遠程審計方法,開發能夠滿足遠程審計要求的數據模型。
3遠程審計模式的創新和拓展
遠程審計作為內部審計發展的新方向,給內部審計的工作方式和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基于在遠程審計實踐過程中的工作體會,筆者深深感受到遠程審計對內部審計工作發展產生的強大推動力量,深刻體會到推動遠程審計建設是內審工作轉型發展的內在需要,對于完善審計監督、提升審計價值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需要在實踐中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
(1)審計內容的拓展。基于遠程審計,建立經營業績與內控合規指標評價的分類監控機制,推廣實施不同風險等級或不同業務環節的差異化監督;探索強化動態持續監控,探索審計預警與連續審計,采取及時采集數據、及時分析預警、及時督促整改的審計方式,提高審計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提升內部審計風險防范能力。同時,遠程審計在提供增值服務方面具有特有的優勢,通過建立以“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查、系統研究”為特征的總體分析審計方式,深人挖掘數據背后的內在規律,提出體制、制度和機制方面的系統性審計建議,充分發揮審計服務職能。
(2)審計技術的創新。遠程審計是以“遠程數據分析”為核心技術手段,要充分發揮其監督核查的職能,借助大數據的理念積極研究運用數據挖掘等先進技術至關重要。充分運用對特定的數據結構實施有針對性的數據挖掘手段,探索審計抽樣、風險評估以及多專業融合、多視角分析、多方式結合等審計方法的信息化實現方式,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減少審計風險。持續推進大數據體系建設,增強審計信息的完整性,提高數據分析的準確性和對重要細節信息的發現能力,并揭示出各類信息之間的關聯關系,有助于發現潛在的風險因素和掌握風險變化的趨勢。
(3)審計模式的創新。根據遠程審計與現場審計的不同組合,可形成獨立審計、聯合審計、協作審計等多樣化審計模式。
①獨立審計模式。即利用遠程技術獨立承擔審計項目,出具遠程審計的常規和專項報告。這種遠程審計工作模式一般僅開展非現場審計,若發現帶有苗頭性或傾向性重大隱患的問題,可延伸進行現場審計。適用于對分類監督測評等級較高、風險可控的被審計單位開展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或績效審計等專項審計項目;也適用于根據持續監控結果及集中提取的風險數據等信息,對被審計單位系統性開展風險數據專題審計項目。
②聯合審計模式。即根據審計項目的特點,通過工作分工,遠程審計小組和現場審計小組各承擔審計項目中的一部分審計任務,充分發揮優勢,實現工作互補。在這種審計模式下,根據遠程審計和現場審計取證方法不同的特點,對審計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成為順利推進審計項目、圓滿完成審計任務的關鍵。遠程審計小組充分運用分析性復核、遠程登陸系統查看業務財務影像資料等方法,對審計范圍內的電子數據與檔案資料進行評測審核;現場審計小組充分運用詢問、觀察、監盤等方法,對有形資產數量及存在性、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等進行現場勘驗,獲取必須現場核實的審計證據。
③協作審計模式。即通過遠程審計小組在后端實行數據分析,為現場審計小組提供支持,形成遠程與現場的協同和聯動。協作現場模式實施審計項目時,遠程審計小組通過全量數據分析,形成內部控制缺陷和違規事件的線索,為現場審計提供有針對性的具體線索;現場審計小組,一方面要對遠程審計小組的分析數據進行驗證,另一方面通過現場檢查發現的疑點,有針對性地向遠程審計小組反饋需擴大篩查的數據分析范圍,提升重大風險點的揭示能力。
參考文獻
[1] 蔣洪浪.遠程審計技術下的內部審計體系重塑[J].中國內部審計,2015(09):30-32.
[2] 楊柏松.網絡時代審計模式創新初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6(05):105-106.
[3] 牛艷芳,薛巖,孟祥雨.云計算環境下的審計業務模式變革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4(04):95-103.
[4] 翟曉暉.內部審計的局限性及其潛能的發揮[J].管理觀察,2016,8(14):118-120.
[5] 劉昂.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對公司遠程內部審計的展望[J].商品與質量,2012(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