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勤輝
(意大利亞士可化工大藥廠,上海 201199)
母豬難產應屬于自然界一個不正常的現象。由于母豬與剛出生仔豬的體重比達100∶1以上,在自然界哺乳動物中母子體重比是很高的,正常情況下一窩多胎的豬很少發生難產,但近些年來,隨著母豬的生產力顯著地提升,產仔數和瘦肉率越來越高,生長速度越來越快,而母豬承受著越來越大的營養和體力壓力(應激),使得母豬對環境的耐受力明顯下降,體質減弱,母豬分娩時間顯著增加,難產幾率也顯著增加。母豬難產不但增加了養豬人的工作強度,還會影響母豬的后續利用價值,應引起養豬人的足夠重視。
目前我們可以將難產的原因按照來源不同分為母體型難產和胎兒型難產。Arthur等曾報道過以下幾種難產的原因:無明顯原因的子宮無力(37%)、臀先露(14.5%)、產道阻塞(13%)、兩個胎兒同時進入產道(10%)、子宮向下偏移(9%)和胎兒過大(4%)[1]。催產素的使用不當也可造成難產現象。
一旦母豬出現難產時應及時助產,為了提高對母豬助產的科學性和成功率,必須在母豬產仔時每30 min觀察母豬一次,并記錄產仔的時間、數量以及分娩的時間間隔,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評估母豬的分娩狀況[2]。傳統的助產方式主要有“推”(推/按摩乳房)、“踩”(踩腹部)、“拉”(拉仔豬)、“掏”(手掏助產)、“輸”(輸液)、“剖”(剖腹產)等6種方法。其中手掏助產由于需要把手或者助產器械伸入母豬產道內部,且操作較為精細和復雜,衛生條件要求高,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產道炎癥,影響母豬后續的繁殖表現,文內圍繞手掏助產做分析。
母豬破水30 min后或上一頭仔豬與下一頭間隔30 min以上還不產出,母豬反復陣痛、努責、呼吸加快即為難產,需馬上采取助產措施;亦或是母豬因多方面原因產力不足并通過刺激乳房、踩腹部,注射縮宮素等不能產出仔豬情況時。
難產的原因主要有:1)母體性難產,主要有骨盆狹窄,產道畸形,產力不足等;2)胎兒性難產,又分以下幾種情況:胎兒過大,指母體骨盆大小正常而胎兒體格過大,仔豬不能順利通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仔豬同時楔入母體骨盆,都不能順利通過;胎向異常,胎兒縱軸與產道縱軸不一致,而是在骨盆入口處呈豎向或橫向;胎位異常,胎兒的脊柱朝著子宮的一側而呈左側位或右側位,或者朝向骨盆底部而呈下位;胎勢異常,是指母豬在分娩時胎兒的姿勢發生異常,其包括頭頸姿勢異常、前腿姿勢異常以及后腿姿勢異常。
手掏助產的原則是衛生,輕柔。具體步驟如下:
1)清洗消毒母豬陰戶以及陰戶周邊、尾巴、產床后部區域;
2)根據母豬的臥姿決定采用哪只手助產。如母豬為右臥,則最好采用右手進行手掏助產,助產前操作人要將指甲剪短磨平;
3)準備好2個水盆,一個水盆放清水,另一個水盆放0.1%的高錳酸鉀消毒水。拿清水洗干凈手臂后,再拿高錳酸鉀消毒藥水消毒手臂;
4)助產手臂涂石蠟油;
5)五指并攏呈錐形進入產道,當母豬出現努責時停止前進,母豬放松時繼續深入,慢慢深入產道內;
6)摸到仔豬后,先判斷仔豬有無胎位、胎勢、胎向異常,如發現異常則需通過旋轉、翻轉進行矯正;
7)確定仔豬胎位、胎勢、胎向正常后,固定仔豬頭部或者后肢,將仔豬拉出。若仔豬頭部在前將食指深入仔豬口中至下犬牙,拇指在外下巴處捏緊,將仔豬拉出;也可以將食指放在一只耳朵后,中指放在另一只耳朵后,拇指抓住仔豬下巴,將仔豬拉出。若后肢在前,則可通過食指與大姆指固定一條后肢,中指與食指固定另一條后肢拉出;
8)若仔豬過大,產道狹窄,產道水腫等現象實在無法拉出,則需要借助助產繩套、助產鉤等器械拉出仔豬;
9)接受助產的母豬做好登記以及標記,以便產后的消炎以及跟蹤觀察。
為了追蹤手掏助產與母豬產道異常分泌物、炎癥以及對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影響,筆者前兩年在廣東某存欄7 000頭母豬的豬場做了長達半年的跟蹤研究,詳細記錄每胎母豬的分娩狀況、產后表現、配種情況以及配種結果,統計結果如表1、表2、表3。
由表1可以看出,該場母豬分娩時手掏助產的比例為20.79%,比例較高。手掏助產的母豬產后、配后出現異常分泌物的比例為32.10%,而順產群體出現異常分泌物的比例為31.24%,說明只要是用科學的方法手掏助產,并沒有引起母豬產后、配后陰戶表觀異常分泌物增加的現象。
從表2可以看出,該場手掏助產母豬斷奶后第一情期返情、空懷的比例為15.57%,高于順產組的10.86%,說明手掏助產與下一胎的配種返情率存在一定的正相關。

表1 手掏助產與順產對于產道表觀分泌物的影響

表2 手掏助產與順產對于下一胎繁殖的影響

表3 產程對產道表觀分泌物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產程超過5 h的母豬產后、配后出現異常分泌物的比例為 48.67%,而產程 5 h 以內的母豬比例為28.88%,相差19.79個百分點。說明產程長短與母豬產道出現異常分泌物、炎癥呈一定的正相關。
雖然手掏助產與表觀異常分泌物、炎癥等關系不大,但是會影響下一胎的配種受胎率,所以要盡量減少母豬手掏助產現象發生。同時產程過長與表觀異常分泌物、炎癥等現象相關,產程超過5 h與產程在5 h以內的表觀異常分泌物、炎癥等差異較大,所以在實際生產中,應通過營養配方、飼養管理、現場接產制度的強化等措施縮短母豬的產程,減少母豬繁殖障礙的發生。
1)本次統計中,只要將手伸入產道,不管拉出仔豬與否都標記為被助產母豬;
2)異常分泌物指產后7 d以上或者配種后3 d內出現流膿、流血、血膿混合物、陰戶邊緣膿性結痂等情況;
3)本文統計的產程為第二產程,即從第一頭仔豬至最后一頭仔豬的分娩時間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