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王 苗
11月9日,由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農機學會機械化養豬工程分會主辦,廣西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分會承辦為期3天的“紀念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慶典暨學術研討會”在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南寧圓滿落幕,會議的召開得到了全國各地方生豬團隊的鼎力支持。此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有:紀念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學術研討會、紀念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一遍天之夜”暨“祥欣”杯頒獎盛典以及養豬科技展。
11月8日上午,紀念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慶典暨學術研討會開幕式正式開始。由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鄧近平教授主持,各位嘉賓領導也紛紛致辭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會議現場專家云集,熱鬧非凡。中國農業大學吳常信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生態農業研究所印遇龍院士、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院士、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張改平院士4位院士及10多位行業頂級專家出席會議,并分別從行業不同領域做了精彩報告,內容涵蓋了改革開放養豬40年來我國在育種技術、豬病防控與建設、動物營養研究、分子生物技術、地方豬種、豬肉質研究、豬業市場發展、疫苗研發、豬場管理等方面取得的進步,并結合當前我國養豬業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討論,以促進未來中國養豬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加快中國建設養豬強國的步伐。
中國農業大學吳常信院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結合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的大背景,深入淺出地為我們分析了養豬40年中國的生產能力、地位、面臨的挑戰及育種的關鍵問題,在數據統計及內容方面非常豐富精彩,體現了老一輩科學家嚴謹的科學態度。吳院士從選種性狀、選種方法、正向選擇和逆向選擇相結合、不同豬種的選種要點等方面重點總結了豬育種的問題,尤其是不同豬種間育種遇到的問題。加強育種技術的交流培訓,外種豬的選育要多加注意安全健康,做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地方豬種的選育工作也要注意保種,然后雜交利用,培育新品種。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生態農業研究所印遇龍院士向我們展示了相關數據統計,種種數據顯示了養豬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占有重要地位。印院士向我們介紹了當前我國發展生豬養殖業存在的限養措施、生產率低、飼料利用率低、疫病問題、環境設施等方面的問題。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及中央一號文件做出的重要指示,發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印院士針對各種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育種、疫病防治、種養結合及深加工4個發展建議,對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印院士表示在育種方面,建議培育優質高效節糧型豬;在疫病防治方面,構建生豬養殖疫病防控與用藥安全技術體系;重點介紹了在種養結合方面,構建生態種養有機結合生豬養殖模式推廣體系、優質健康畜禽產品綠色生產技術體系、農業廢棄物資源再生與治理體系及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等,尤其是豬低蛋白日糧生產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在肉品深加工方面大力創新升級深加工產業體系。

圖1 中國農業大學吳常信院士

圖2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生態農業研究所 印遇龍院士

圖3 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院士

圖4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張改平院士
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院士結合當前養豬熱點,向我們全面介紹了非洲豬瘟的相關研究,對養豬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經濟影響,陳院士希望各層面做好全方位舉措,使疫情不要在我國落地生根。根據非洲豬瘟的毒力,臨床表現形式從特急性、急性、亞急性、慢性到無癥狀,陳院士分別介紹了不同類型的非洲豬瘟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和病理變化,總結了診斷方面技術,最后對非洲豬瘟的防控也從不同層面做出了相關的建議:1)國家方面:加強國民宣傳,普及相關知識;加強跨地區生豬調運;嚴格檢驗入口的豬肉;加強政府在疫情方面的宏觀調控等;2)感染區方面:嚴格控制病死豬、屠宰場、泔水、運輸工具、人員的交叉感染等;3)豬場方面:樹立意識屏障、區域屏障、物理屏障;4)個人層面:正確認識非洲豬瘟,了解非洲豬瘟的危害及傳播途徑等。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張改平院士結合自身多年來在疫病防控的診斷經驗及我國豬場的防控現狀,系統總結了非洲豬瘟疫情現狀、根除策略、豬場防控體系面臨的新挑戰以及豬場如何加強防控體系的建設,提出了重要的疫病防控舉措,對豬場養豬疫病防控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張院士表示,豬場防控體系建設要堅持硬件建設,要加大投入成本,防控制度建設要完善,同時加強對制度的執行力的基本原則。加強豬場生物安全體系的建設,遵循防止外部疫病傳入,切斷內部疫病傳播,阻止內部疫病傳出的防控體系建設目標。系統總結了很多實用性舉措,對豬場健康發展提供了很大幫助。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劉作華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趙書紅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彭健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劉榜教授、河南農業大學田克恭教授、四川農業大學李學偉教授、加拿大AGC種豬聯盟CEO加拿大種豬出口協會會長Gordon Waters以及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韓雪峻總經理、睿保樂(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胡安戟總經理、廣西秀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家連博士也紛紛從不同領域做出了精彩的報告。學術報告的最后由國家生豬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中國農機學會機械化養豬工程分會的孫德林老師進行了大會總結,鼓勵同仁團結一致,為建設養豬強國不斷做出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下大功夫總結和運用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認真總結我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的寶貴經驗,對進一步加快養豬產業發展,建設養豬強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同時嘉獎為養豬產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企業,將為養豬產業的持續創新注入新鮮血液,鼓舞更多的行業人員加入,是推動養豬產業持續發展,實現跨越式提升的重要基石,也是提高行業影響力、促進行業生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圖4 “祥欣”杯頒獎盛典
11月8日晚,“一遍天之夜” 暨“祥欣杯”頒獎盛典隆重舉行。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國祥先生與廣西一遍天種豬集團董事長楊厚德先生發表了致辭,希望我國生豬產業在總結過往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引領行業發展,以加快我國建設養豬強國的步伐。這不僅是一場觥籌交錯的盛宴,更是一場行業嘉獎的盛典。以中國改革開放為契機,對養豬產業改革成果進行回顧,為促進養豬產業發展做出貢獻的行業專家、優秀企業頒獎也是養豬產業戮力前行的動力。
歡歌盛舞之后,隨著燈光的聚焦,伴隨歡快的音樂逐漸拉開了盛典的序幕,主持人宣布了紀念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獲獎名單,先后頒了“祥欣”杯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終身成就獎、“祥欣”杯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杰出貢獻獎、“祥欣”杯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杰出科學家獎、“祥欣”杯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影響豬業發展的百位人物中在養豬產業中科研領域有突出表現的“科研先鋒獎”以及在產業發展領域有突出表現的“產業模范獎”、“祥欣”杯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提升產業發展百位博士獎、“祥欣”杯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百佳養豬企業及養豬服務企業獎、“祥欣”杯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特別貢獻獎。授獎的專家企業全是養豬行業的典范,在場嘉賓共同見證了各個獎項的誕生。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回首過去,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探索至今。正是這些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追求卓越的養豬企業緊隨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提升服務能力,協同養殖業主推動我國養豬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在不同崗位上為實現我國的養豬強國夢不斷貢獻力量!
此次參加養豬科技展的企業有近80家,參展企業涵蓋了原種豬場、營養飼料、生物制藥、養豬設備、檢測數據等多方面領域,砥礪奮進、不忘初心、筑夢未來,集中向大家展示了在這改革開放40年里,作為畜牧業支柱產業的養豬業是如何以新的風貌面向未來的。
乘風破浪前程廣,鼎力創新步步高。企業是社會財富的生產者和流通者,也是社會生產力的主要承擔者,養豬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養豬企業的努力。希望在不同領域中為養豬事業做貢獻的各位同仁,在此次活動中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探討養豬遇到的問題,齊心協力推動中國養豬業迎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