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繼順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爆炸式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念開始受到重視。教育者越來越多地把計算機信息技術運用在教育管理中,二者結合,共同完成教育目標。但是在我國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部分教育者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認識始終停留在較淺的層次,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資金投入較少,專門的信息化技術培訓活動更是難得一見,導致我國教育管理信息化無法快速推行。針對這些問題,文章提出幾點解決之策,以此促進我國教育管理的現代化。
關鍵詞: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029-01
教育是人才成長的基石,是中華民族人才的搖籃,對教育的重視,就是對我們民族未來的重視。21世紀的中國是信息化的中國,計算機和網絡被廣泛地運用在各行各業。在此種趨勢下,教育領域的管理信息化工作也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如果把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比較,就會發現二者之間的巨大懸殊。面對差距,我們唯有努力進步,迎頭追趕,敢于正視發展過程中暴露的種種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1.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提高辦學水平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高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越來越快,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預示人類的經濟社會生活將發生新的巨大變化。信息技術正在改變著我們的世界,使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為此,學校教育必須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辦學水平。
1.1 加快信息化基礎性建設,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環境。
實現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設是基礎。要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必需多渠道挖掘潛力,進行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和軟件建設。要以全新的觀念,確定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思路,設備添置做到整體規劃,實用,夠用,適度超前;經費投入做到爭取政府多撥入一點,社會多支持一點,自己多投入一點,購買必備硬件設置,并通過寬帶與互聯網相通,為學校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必備的物質條件。與此同時,抓好信息資源庫建設,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設備的功能。
1.2 提高教師信息素養,造就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為了使教師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走出一條現代化教學的新路,學校應把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信息技能作為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想方設法促使教師能盡早、盡快地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自我發展、自我超越,以適應新世紀的要求。
首先,要學會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要提高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術素養,必須使教師全員參加信息技術教育的全程培訓,做到“三學兩用一制作”。“三學”:一是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第二節課后對教師進行全員培訓;二是利用集體備課時間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培訓;三是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個人培訓。學校還制定了學習制度和獎勵制度,給學習優秀的教師以鼓勵,激發了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學校應有計劃地對全體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通過“三學兩用一制作”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創造性教學設計的氛圍。教師圍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設計課件,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優化課堂教學。其次,學會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當前,我國正在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成為其中的重要內容。要很好地實現各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就要求教師在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中實施課程目標,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使之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提供給全體學習者共享。不僅僅是教師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演示,還要讓學生運用信息加工的工具,如運用文字處理、圖像處理、信息集成的數字化工具,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創作。
2.當前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路徑及主要內容
2.1 建立中小學信息操作實驗室,研究信息科學和文化知識在實際操作和困難化解過程里正確解決的方式。
信息理論和美國教育技術學經典理論“戴爾經驗之塔”告訴大家:世界的信息度、虛擬化、網絡化水平越強,就越需要重視實地檢測、社會實踐、實踐科學、考察訪問等現實情況,這些將會是學生未來研究抽象信息且學習理論知識不能忘記的基礎。現在的校園學習課程與教育方式已然嚴重和實際脫離,和自然環境脫離,和孩子未來無法避免的社會脫離。所以,現在必須改變這樣與現實脫節教學信息化,急切需求中小學信息操作實驗室,研究信息科學和文化知識在實際學習和困難解決階段里高效整理的方法。
老師該在平時活動和實踐課程里制造課題,指引學生研究信息技術,和同伴在合作交流里培養感情,可以讓學生的認識和情趣得以提升。新教學變革需要老師把科目學習課程和社會實際或大自然相融合。
2.2 制作契合教學變革需要的中小學信息科學新課程,顯示培育學生信息素質和信息時代學生的價值觀念。
制造契合《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中小學信息科學課程是現在中小學教學信息化里的重點,是培育孩子信息素質和信息時代公民的首要表現和重要方法。信息科學課程會把信息科學確定成方便生活和獲取知識的途徑,好好利用信息科學提高學習質量的特點。這樣思想理念引導中的教學信息化才有可能在國際信息化教學里發揮優勢。
信息課程創建需以培育信息時代民眾要求的人文素質、信息知識和運用信息科學幫助實際探索的水平做目的,引領學生在運用信息科學和獲取知識、進行信息利用的階段上,獲取信息利用和分配、信息利用和分享水平,加強學生信息處理、消息分辨和消息評判的概念,利用信息科學和人文知識的結合,讓信息科學融合進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輸出到學生以后的生活學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