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娟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248-01
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就是對玩感興趣,怎么玩也玩不夠,可是,讓他稍微多做一些題就不行。怎樣才能讓孩子對待學習就像看電、玩游戲那樣投入呢?
1.小學生學習興趣問題的主要原因
1.1 學生由于年齡小,對學習的認識不到位,信心不足。不少同學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模糊,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還不懂得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規律。在學習習慣上,沒有養成專心致志認真做事、樂學好思的良好學習習慣,還不能很自覺地控制、規范自己的行為,懶于動腦、動手、動身。
1.2 學習思想負擔重,精神壓力大。一些學校仍然堅持智育為重,分數第一,給學生灌輸唯學習成績方能定終身的思想。有的老師實施大容量的題海戰術,甚至用多布置作業來壓學生。擇優評先,只重成績,不看綜合素質。有的家長單純以分數高低判斷孩子的學習成效,得高分就表揚獎勵,分數低就打罵處罰等。這些都使學生感到學習太痛苦,喪失了學習的源動力。
1.3 老師在講課等教學過程中缺乏藝術性。教學方法單調呆板,有的老師只重視少數優生,對大多數學生態度消極,致使學生得不到學習樂趣。
2.怎樣培養學習興趣
相對小學生而言,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要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學。首先,想讓小學生喜歡學習,在課堂上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教學中,老師總處于一種凌駕于學生之上的位置。顯而易見,這樣的師生關系無疑會壓制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上造成靜悄悄的局面。老師只有放下架子,親近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在這種氣氛下進行學習,學生興趣濃,主動性高,往往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抽象思維較差,單憑老師的講述或學生想象,很難對某個事物產生深刻的印象。因此,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老師在教學中應利用實物、圖畫、活動、猜謎、課件等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這樣,不僅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第三,要發展積極興趣,改造消極興趣。人的興趣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積極的興趣是有益的,而消極的興趣則有害。有的同學對學習不大用心,上課走神,作業馬虎,卻熱衷于打撲克、逛大街、看電視,有的甚至迷戀于網吧,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以致荒廢了小學階段的學業,損害了幼小的身心健康,使寶貴的學習時間付之東流。所以,必須制止一切消極的、有害的不良興趣,堅決改掉不良嗜好,發展積極的、有益的興趣,才能保證身心健康成長。
總之,老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學生“苦學、厭學”現象,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在學習中體會樂趣,從而達到“我要學、我愛學”的境界,老師在教學中也感到輕松、快樂,更新觀念,推陳出新,幫助學生學習,激發興趣,調動主動性,給教學帶來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