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榮
摘要:新時代、新課程背景下,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而且其作用日益凸顯。中學思想政治課作為中學德育教育的陣地,在課堂教學中貫徹執行情感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學生認知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關鍵詞:政治信念;情感教學;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038-01
我認為思想品德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必須深入研究課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創設多種情境,注重情感教學,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首先,要求教師自身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所謂信念,就是一個人終身為之奮斗的目標,它是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精神支柱。政治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仰者,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化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教學之中。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才能向學生托出一顆赤子之心;當闡述馬克思主義真理時,才能吐露出自己虔誠的信念;當講到改革開放給祖國帶來巨大變化和描繪偉大祖國宏偉藍圖時,才能懷著一種由衷的喜悅和自信;當分析現實社會存在的種種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時,才能在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非正義等問題上,旗幟鮮明地袒露自己的態度,才能在教學中懷有濃厚而熾熱的情感,散發出巨大的潛移默化的能量去感染熏陶學生。相反地,在講到“社會主義民主是廣泛的、真實的民主;資產階級民主是虛偽的、不真實的民主。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等問題時,如果思想品德課教師自身對這些問題都沒有明確的態度,那只能是機械地平鋪直敘地照本宣科,強塞予學生。
著名教育家加里寧曾經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思想、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這就告訴我們: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同教師的教育活動緊密相聯的,具有自身特征的道德準則和規范。它要求教師的理想信念、言行舉止、品格儀表、情感智慧等都能成為學生的楷模和榜樣,時時處處要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
其次,要求教師真誠地熱愛學生,時時處處以關心愛護的情感對待學生,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品行、智能方面不斷提高,建立起平等、民主、友善的師生感情,使學生逐步形成對教師的信賴和尊敬的心理定勢,這樣就能促使學生接受教師傳輸的知識信息和提示的要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活動達到師生互動,達到教學目的。反之,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輕視、鄙夷、訓斥、粗暴等情緒,便會激起學生的反感和憎恨,學生一旦對你有了成見,就會對你的教學產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即使正確的意見和要求也會遭到拒絕。可見,教師的情感因素在我們教育中是具有何等的重要。
再次,還要求教師努力學習,博覽群書,刻苦鉆研業務,與時俱進,不斷進取,自我“充電”,拓寬和加深知識面,充分運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達到居高臨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地把真理和知識傳授給學生,以滿足學生廣博的求知欲望;同時,要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學習現代教學論,學習課程標準,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育規律,掌握教育藝術,使教育活動處于情理交融的交匯點上,從而將“理”逐漸轉化為學生的觀念,形成他們的道德感。這既是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學的藝術。
思想品德課情感教學,還要求教師善于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選擇相應的教學手段,有的放矢地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情緒體驗。思想品德課教材本身較為抽象、難懂,既沒有詩歌、散文的聲情并茂;也沒有音樂的悅耳動聽;更沒有美術作品的詩情畫意……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和研究具體的教學任務、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有選擇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就能為學生創設感知教材的種種有效環境,形成良好的情緒體驗。如教學電影、電視、幻燈等可以打破時空界限,為學生設置直觀形象的情境,展示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動畫面,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生動、形象、真實的故事、案例,能使學生以趣入境,容易激起學生思維的興趣和動機;音樂、詩歌能起到以情入境,渲染氣氛、深化課題、調節大腦和情緒、激發學生心靈的情感,受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寓言、漫畫、典故、諺語、幽默小品等能喚起學生以奇入境,產生好奇的心理情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和求知欲望的升華;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能巧妙地設疑提問,又能達到以疑入境,勾起學生的懸念,形成疑惑、矛盾的心理,從而激起學生迫切釋疑解惑的求知思維,使課堂教學任務順利而有效地完成等等。可見,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教師應盡力做到生動、形象、有趣、含情、幽默,不失時機地創設情境,形成輕松、愉快、民主、平等、溫馨、和諧的氛圍,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其景。長期陶冶感化,才能使我們的教育對象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型公民。
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情感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尤其在當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年代,如何面向全體,發展個性,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能力為目標,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的原則,充分運用現有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就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