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幾百年來,人們對教師的贊譽多的數不勝數: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擺渡的船夫,是蠟燭,是人梯……其實我認為教師的整個工作過程就是一個點燃與播種的過程,是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種子,向善向美的種子,點燃的過程需要的是光、是暖、是愛。羅曼羅蘭說:“你要播撒陽光于別人心里,那么你心中首先要有陽光。教育就是播撒陽光的過程,就是播撒愛的過程。”
關鍵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102-01
劉航,個子不高,瘦瘦小小,不大的眼睛滴溜亂轉,屁股坐在凳子上擰一圈又一圈,好像凳子安了轉軸。他很貪玩,上課最愛“搞怪”,常常是我在上面講一句,他在下面接一句,把你氣得哭笑不得。一次正在上課,我就扭臉在黑板上寫字的功夫,全班哄堂大笑,原來他趁機又是扯耳朵又是伸舌頭,在那兒扮鬼臉,等我去要“收拾”他時,他猴子一樣鉆到了桌子下面,還居然一邊大聲的說:“抓不到我,抓不到我……”全班頓時笑作一團,整個課堂一片混亂,不得不中止講課維持課堂秩序,如此一番折騰,一堂課下來,身心疲憊,課程也被耽誤了。請家長,寫檢查,批評教育,苦口婆心地談話,好話壞話說了一籮筐。后來他不再“搞怪”了,我講我的課,他干他的活:睡覺、看課外書、畫畫……我又找他談話,他居然說:“我沒有在課堂說話,也沒有擾亂紀律呀!”對他我是倍感頭疼,無計可施。上課搗亂,下課也不消停。我班緊挨衛生間,這天打掃衛生的阿姨找到我說,她發現廁所堵了,讓我協助她調查。我實地一看,可不,臟水都溢了出來,害的阿姨又是捅,又是掃,又是拖。原來有人拿礦泉水瓶子盛滿水,塞到了廁所的下水道里。真是讓人火冒三丈,查!是誰?干這損人又不利己的事。結果,經過檢舉揭發,又是他——劉航。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決定:讓他先用課間時間幫阿姨打掃廁所衛生一星期,并犧牲休息時間來衛生間門口值周一個月,以觀后效。如果還不改正,就要交給政教處處理。所以每當提起劉航,年級皆知,我也很是頭疼。
有時轉變就在不經意間。這天早晨剛到校,有同學急匆匆跑來告訴我:“老師,快!不好了,劉航不小心摔一跤,磕到講臺上,頭都磕流血了。”我三步并作兩步,趕快跑向教室,只見他手捂著頭,鮮血從指縫間流出來,處理傷口要緊,我一邊吩咐同學去請別的老師來看班,一邊攙扶著他往外走,趕快打車趕往醫院急診科,掛號、交費、包扎,處理傷口后,一邊安慰他一邊聯系家長,將他送回家休息。下午放學后又到家中看望并幫他補習功課。臨走時他說:“老師,您對我這么好,以后我再也不調皮了,我要好好學習。”我看著他誠實、感激的目光,我欣慰地點點頭。果真,此后他不再那么頑皮了,學習也進步很大。在一次我講完了古詩之后,要求同學們馬上背誦,并說:“我們比一比看誰最先背會!”大家嘰哩哇啦開始背誦,過了一會兒,我問:“誰背會了?”那天的時間的確有點緊,幾個平時背誦比較快的同學都低下了頭,突然有人舉起了手,我一看是劉航,有點不大相信,可是全班就他一個人舉了手,我還是抱著一絲希望請他起來,沒想到他居然很流暢地把這首詩給背下來了,全班同學一起為他鼓起了掌,我非常驚訝也非常高興,馬上為他點贊,他也是滿面笑容,看得出來他對今天的表現很滿意,也覺得為自己掙了面子。后來一談到誰最先來背誦時,全班同學都會推薦他。當然,我每次都表揚他,讓全班同學都向他學習。他自己在周記里寫到:“我現在對語文非常感興趣,學習非常有自信。”我也不記得從哪天開始,他上課在認真地聽講,課后認真預習、復習、背誦,甚至連練習冊上的作業都會提前做,比起以前真的變化太大了。在市里發起的“我為鳥兒搭個家”創意活動中,他別出心裁用廢舊的音箱改造成了一個鳥窩,贏得了大家的一直好評,并獲得了市里的一等獎。他的轉變我感到很欣慰。這也讓我想起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的話,“其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的行為,才能達到心的深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去年我班轉來一名手指殘缺、性格內向的女同學,平時她極少與同學交流,我發現后及時家訪,了解到真實情況,經常找她談心,幫助她樹立自信。在一次體育課上,老師教廣播操,她沒有做,站在那兒一動不動,體育老師說道:“動動你的手,動動你的腿,好嗎?”當時的她忍不住眼淚撲簌簌流下來,此情景恰好被我路過看見。下課后我把她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說到:“別人能做的,你一定能做到,人的健全不僅僅只在于身體,更在于心靈的健全,你要勇敢地面對自己。”她聽完后一頭撲進我的懷中,盡情的痛哭一場,然后告訴我她隱藏多年的秘密,她怕同學瞧不起她,嘲笑她,手從不伸出來。我給她講了許多如張海迪、貝多芬等殘疾人不平凡的經歷,鼓勵她做一個手殘志堅的學生。后來,我又在班里又搞了一次“手拉手獻愛心”的活動,讓她體會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并且課間活動時讓同學們主動邀請她,拉著她一同玩耍。漸漸地,她變得好動了,也愛笑了。愛學生不僅要從細節入手,還要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拉近與他們的距離,給他們更多的關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到愛之所在。
杜甫有詩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來形容我們的工作很貼切,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是滂沱大雨,也不是驕陽烈火,而是和風細雨,暖陽溫火,要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霖,用我們的愛去贏得他們的信任與尊重。